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道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及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影响。方法以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开展研究,共88例,分为参照组(4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优质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优质气道护理 急诊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通过对酸性氧化电位水与1:5000高锰酸钾对患儿阴茎头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寻找更适合应用于患儿外生殖器手术术前准备的外用药物。方法于浸泡治疗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计算菌落数,比较两种消毒液的细菌杀灭率及对皮肤黏膜的刺激程度。结果酸性氧化电位水对患儿阴茎头微生物的杀灭率高于1:5000高锰酸钾(P〈0.01)。两种消毒液对患儿皮肤黏膜刺激程度的疼痛评分均为0级。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杀菌作用强、对皮肤黏膜无刺激、价格低廉、安全环保的高效低毒消毒剂,可替代1:5000高锰酸钾应用于患儿外生殖器手术的术前准备中。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高锰酸钾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一氧化碳中毒与人体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具有相关性,从而引发的全身性中毒病变,儿童脑部及心肺功能均会受到影响,也是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此,在研究过程中,分析儿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并探究高效治疗方式,提出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措施,为儿童病情康复提供帮助。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护理 治疗方法
  • 简介: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北方的秋冬季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多为生活中因煤气灶、煤气淋浴器等一氧化碳意外泄漏或煤炉燃烧不全、通气不良所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院前急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之一。如不及时救治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现将14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病人 护理报告 院前急救 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在我科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则在院前进行了合理的急救以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后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治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排痰对ICU危重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排痰,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 振动排痰 传统扣击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改良人工道气囊放气方法,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以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行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单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气囊放气,双日采用改良方法放气。结果改良组患者人工道气囊放气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定时气囊放气过程中,适当调整抽气速度和容量,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气囊放气 不良反应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分析针对ICU患者进行人工道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方式的效果,根据该方法,从入院60例人工道患者。定期护理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从研究结果来看,在安全气囊保了道压力的正常合格,从而出现了高低压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人工气道 气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道气囊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接诊的人工道治疗患者59例进行护理分析,总结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改进对策,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检测流程因素和导管型号问题等;在管理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20.34%,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至3.39%,数据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人工气道气囊 风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人工道是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人工道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人工道是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将导管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同时也破坏了上呼吸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的作用。患者会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及对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道分泌物黏稠,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减慢等,造成细菌的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 标签: 人工气道 安全吸痰 气管切开处 气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导管插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并从多方面经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出完善措施,包括提升学生软实力、强化师资培训、增加临床实践、优化评价与教学模式等方面,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满足当下对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的目的。

  • 标签: 基础护理教学 临床实践 脱节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案主要介绍了一例IgG4关性眼病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使用激素护理等,现患者双眼肿胀、突出明显减轻,双眼视力明显好转,右眼已可视物。通过本案例,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治疗该病症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提高对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能力。

  • 标签: IgG4 眼病 护理
  • 简介:润喉!咳痰前先喝几口温开水,或者用温开水含漱一会儿,使咽喉部湿润,以便咳痰时便利爽快。药物祛痰"除用抗生素抗感染外,还可用药物祛痰。祛痰药分两类:一类是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咳必清、伤风止咳糖浆等。另一类是粘液溶解剂,以降低痰的粘稠度而易咳出,如复方甘草合剂、半夏露等。蒸气吸入#此法可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准备半杯开水,病人取坐位,将口置于杯口上大口大口地吸蒸气15至20分钟(水凉时可更换1至2次)。拍背$此法适用于久卧病榻的老年患者,患者侧卧位,将臀部垫高15度,头部略低或去枕。操作者五指并拢稍弯曲呈现弧形,摆动腕关节,由上而下轻轻拍打其背部,然后再嘱患者深呼吸并进行有效的咳嗽而将痰排出,再让其翻至另一侧用同样方式拍打对侧,每天2至3次。体位排痰!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疡者,此法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取既有利于排痰、病人又能耐受的体位。例如,患支气管扩张时若病变在下叶肺,可取卧位、头低足高脸朝下;若病变在上叶肺,取侧坐位,嘱咐病人轻轻呼吸几次,然后咳嗽。患肺脓疡时,应侧卧位使病灶位于上方,请别人轻拍患处,每日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钟。因饭后排痰易引起恶心...

  • 标签: 招简易 排痰 教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诊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高流量吸氧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两组病人病情恢复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在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上,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HbCO饱和度上,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有效促使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尽快病情平稳,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疗效确切。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道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了2017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双盲的分组方法将参与研究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以及观察(n=3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道护理进行干预,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概率、住ICU时间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和入住ICU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之中患者,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中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道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患者在ICU的时间,降低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 重症脑外伤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道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了 2017年 11月~ 2019年 3月期间本 院收治的 6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双盲的分组方法将参与研究的 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n=31)以及观察( n=3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道护理进行干预,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概率、住 ICU时间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和入住 ICU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之中患者,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之中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道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患者在 ICU的时间,降低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 重症脑外伤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重症患者进行人工道湿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纳入患者40例,除抢救治疗外,给予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人工道湿化护理模式,后续收集两组的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喉癌术能够有效阻碍病情的进一步进展,促进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提升。但该手术会对患者的气管产生创伤性影响,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重视道护理。

  • 标签: 喉癌术 气道护理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