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行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vNOTES行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14例临床资料,包括异常子宫出血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常规阴手术准备,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按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步骤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直肠子宫间隙,切断双侧子宫骶、主韧带及子宫动静脉下行支,切除宫颈后置入 Port经阴道NOTES专用通道,腹腔镜下探查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腹腔脏器情况,转入vNOTES进行子宫切除术。结果:1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8.5±24.2)min,术中出血(64.6±31.0)ml。子宫重量55~205 g,(139.1±43.3)g。术前血红蛋白(119.0±16.9) g/L,术后24 h血红蛋白(118.5±18.3)g/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0.5)d,术后排气时间(11.5±1.7)h,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7,0.5)分。术后随诊(4.6±2.1)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vNOTES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开展科护理服务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39例),研究组开展科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护理质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科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护理 护理质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科医生治疗的模式对血压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资料共计 10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 57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控制,观察组采取科医生模式下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科医生综合干预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的血压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全科医生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脓性腮腺炎的科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0例一组的A组和B组,并分别践行常规护理和科护理,观察对比效果。结果:在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之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同时B组患者还以96.00%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而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78.00%(P<0.05)。结论:对化脓性腮腺炎患者实施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助力患者恢复健康以及获得更好地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化脓性腮腺炎 全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颈外静脉留置针对骨科危重患者的救助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诊治的 20 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四肢浅静脉穿刺,观察组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在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统计与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外静脉穿刺相较于四肢浅静脉穿刺有显著性差异( )。 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应用于骨科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提高了救治效率,节省了治疗时间。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四肢浅静脉穿刺 骨科危重救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4年 1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Bennett骨折患者 26例临床资料,其中新鲜骨折 22例,陈旧性骨折 4例。入院后均试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其中 4例拒绝手术, 22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克氏固定治疗,术后复查 X线, 2周拆线,石膏固定 3-4周,术后 4-6周复查 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术后根据具体情况 5-6周取出克氏,随访并指导功能锻炼,以拇指外展、对掌功能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6例患者,保守治疗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约 6周,功能评定:良;手术治疗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约 6-8周,优 17例,良 2例,可 1例,优良率为 95.00%。其中恢复较差 1例为陈旧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欠佳。结论:治疗 Bennett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克氏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Bennett骨折 改良克氏针 复位内固定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手术患者使用 26 号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 11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55 例产妇。观察组产妇采用 26 号腰麻,对照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疼痛程度、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 VAS 评分以及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Bromage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术后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以及穿刺部位红肿等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6 号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取得的麻醉效果基本一致,但 26 号腰麻在降低术后腰背痛上具有更好的优势。

  • 标签: 26号针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妇科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21-2-15至2021-3-15期间静脉留置输液患者220例,调查妇科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21-6-15至2021-7-15期间静脉留置输液患者305例,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发现实施品管圈活动使静脉炎发生率由25.5%降为10.5%。 实施后,留置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优于实施前( P<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留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能够减轻病人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 摘要 ] 早期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的生理,食物的直接刺激有利于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肠屏障的功能、防止细菌移位。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需要病人的高度配合,对于健康知识缺乏的病人,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宣教工作; 对于精神异常、烦躁不安等可能自行拔管的病人,应做好预防措施,并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通过护士与病人有效沟通和科学合理的管饲护理方法,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改善了机体营养状态, 肠内营养是促进胃切除术后病人康复的保证,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肠内营养实施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 要】三级医院要想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就需要设置科医学科室,同时还要了解科医学存在的问题,根据人们需求合理设置科医学科室。实际上,该科室面向的人群主要为家庭、社区等,科医学整合了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科,主要包括:预防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等。本文就科医学在三级医院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全科医学 三级医院 基础医疗
  • 简介:[摘要 ] 总结两年来,某院对全麻病人的风险管理经验,认为风险管理意识对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减少医患纠纷,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 全身麻醉病人 风险管理 实施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致静脉炎中的预防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共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接收治疗的 40例老年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就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 94.3±3.1,对照组 75.9±3.6)和静脉炎发生概率(观察组 5%,对照组 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也可在护理过程中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刀结合牵张疗法治疗军事训练致腰方肌急、慢性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17.7—2019.12在我科临床确诊的腰方肌损伤 2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12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腰方肌损伤;治疗组采用刀结合拔火罐及牵张疗法治疗腰方肌损伤,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对照组治疗前 VAS( 8.0±1.5),对照组治疗后 VAS( 2.0±1.0);治疗组治疗前 VAS( 8.0±2.0),治疗组治疗后 VAS( 4.0±2.5)。对照组显效率为 56.69%,总有效率为 83.46%;治疗组显效率为 77.95%,总有效率为 100%,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疗效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刀结合拔火罐及牵张疗法治疗腰方肌损伤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方肌损伤 针刀 拔火罐 牵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B超造影联合细穿刺活检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患者57例。于术前分别进行B超造影检测和B超造影联合细穿刺活检。将所有患者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灵敏性、总符合率。结果  手术病理中所有患者中结节中共79个,其中良性结节20个,59个位恶性结节;B超造影检检测出良性结节25个,恶性结节54个;经B超造影联合细穿刺活检后检测出良性结节17个,恶性结节62个;B超造影联合细穿刺活检的特异性(98.31%)、灵敏性(95.00%)、总符合率(98.73%),均明显高于B超造影的特异性(86.44%)、灵敏性(75.00%)、总符合率(88.6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B超造影 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 良恶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闭引流的相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心胸手、气胸、血胸的患者进行胸腔闭引流采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引流护理,配合心里护理,掌握拔管指征,防止感染等措施。结果:使用胸腔闭引流术对气胸,血胸和心胸手术患者气液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胸腔闭引流术引流是安全、有效,加强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感染,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闭式引流 胸腔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诊所诊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数量: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椎动脉指标数据有明显改善,并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数据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使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椎动脉各项指标数据明显改善,各项症状逐渐好转,应当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镇肝熄风汤 加减治疗 项七针 椎动脉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以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治疗的 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椎体成形术联合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 1周及 1个月,实验组患者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指数,提高伤椎前缘高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采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针刀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同治法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痰热壅肺型)的临床展望。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痰热壅肺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为常规组,余下患者为实验组(给予针刺配合服用热哮汤加减化裁),比较两组患者出院4周后哮喘控制情况。结果:经分析比较,实验组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96.66%,常规组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66.66%,实验组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临床控制率(P

  • 标签: 针药同治法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年龄小儿中采取不同静脉留置位置对留置时间带来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6月到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静脉留置治疗的不同年龄患儿纳入到研究中,其中新生儿(年龄低于28天)纳入到甲组,婴幼儿(年龄在28天到3岁)纳入到乙组,学龄儿(年龄在3岁(不含)到12岁)纳入到丙组,各有28例。比照三组患儿不同静脉留置位置的留置时间。结果:甲组的下肢、上肢及头部留置时间没有很大差异(P﹥0.05)。乙组的头部留置时间最长,其次为上肢,最后为下肢;丙组的上肢留置时间最长,下肢最短;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应选择上肢进行静脉穿刺,婴幼儿则应选择头部,新生儿为了便于观察,也应选择头部,上述位置能够延长留置时间,保证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位置 不同年龄 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