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五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支原体肺炎治疗的86例痰热闭肺证患者,根据治疗法随机分为五汤组43例服用五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消炎药阿奇霉素注射液,同时使用雾化和化痰药;消炎药组43例使用雾化药物布地奈德,消炎药阿奇霉素,化痰药物氨溴索。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指标变化明显且具有可比性,五汤组指标变化更优,P<0.05。(2)五汤组的中医症候群积分治疗前(17.11±1.14)分,治疗后(6.88±0.25)分。消炎药组治疗前(17.23±1.25)分,治疗后(12.14±2.11)分。(3)治疗7天后五汤组阴影小于25%的患者占62.1%,消炎药组患者占48.8%。结论五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能提高患儿免疫能力,促进炎症吸收。

  • 标签: 五虎汤 葶苈大枣泄肺汤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4月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12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于术前对患儿进行访视,向患儿及家属介绍麻醉的方法,术前6~8h禁食,术前3h内禁止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即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咪达唑仑0.1mg/kg,阿托品0.1mg/kg,舒芬太尼0.3ug/kg,麻醉维持丙泊酚1.0mg/kg。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氟醚麻醉,即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1mg/kg,若患儿哭闹不配合,应注射氯胺酮5mg/kg,若患儿听话合作良好,则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患儿入睡后给予面罩吸入氟醚,并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1min内静注结束,面罩加压给氧3min,而后行气管插管。结果观察组术中出现疼痛2例,疼痛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术中疼痛7例,疼痛发生率为1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前血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扁桃病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扁桃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采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拔管时间、自主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疗效确切,麻醉起效时间快,有效的减轻患儿疼痛,缩短了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小儿扁桃体肥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对小儿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8例4~10岁择期腹腔镜下行小儿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M)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术前家属陪护麻醉诱导及术后陪护复苏;对照(C)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两组患儿术中目标BIS均维持在40~60。观察并记录小儿麻醉前(T1)、术中(T2)及苏醒后(T3)平均BIS、HR、SBP及术中氟醚MAC值,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术中及术后BIS、HR、SBP值,氟醚MAC值及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小儿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心理干预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氟烷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给予低浓度氟烷麻醉,乙组给予高浓度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含量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与术后一周,乙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高浓度氟烷麻醉,能够显著减低对其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浓度 七氟烷 老年腹腔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在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全麻的病人16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右旋美托咪啶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低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C组为中等剂量组,D组为高剂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入睡时间、镇静评分及苏醒时间。结果B、C、D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C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其他三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以产生明显的镇静效果,中等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镇静效果最为理想,但应注意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的长短及嗜睡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七氟醚 麻醉诱导 剂量
  • 简介:摘要在临床手术治疗中,为了减轻病人疼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经常采用全身麻醉。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气道刺激小、不需要喉镜暴露声门等诸多优点,临床近年来普遍采用此麻醉技术。乳腺癌根治术是是一种对于要求肌肉松弛相对较低的手术,保持呼吸自主,可以不用肌肉松弛剂,也就是能够采用喉罩来麻醉。而氟醚既可以用于手术前麻醉的诱导,也可以用于手术中麻醉的维持。本次研究通过设置全凭吸入甲组和吸入氟醚与传统静注相结合的乙组,分析研究在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通过喉罩通气全凭吸入氟醚麻醉方式有什么样的临床反应。

  • 标签: 喉罩通气 七氟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单侧内环口结扎术的男性患儿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K组)与试验组(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5例。对照组静脉注进氯胺酮2mg/kg+异丙酚4mg/(kg·小时)直至术毕;试验组面罩吸入8%的氟醚,静脉注进瑞芬太尼0.5μg/kg+3%氟醚。结论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术中患儿循环稳定,分泌物少,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标签: 七氟醚 瑞芬太尼 氯胺酮 疝气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氟醚与氟醚用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选取期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7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气管插管后,对照组患者采取氟醚维持麻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地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呼之睁眼时间、第一次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指令应答名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氟醚,使用地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的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明显较短,安全性好,二者在临床应用上各具优势,就麻醉效果来说,地氟醚更优。

  • 标签: 地氟醚 七氟醚 肥胖患者 妇科腹腔镜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使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使用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取得非常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予叶皂苷钠治疗,B组给予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C组给予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血清NO、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后C组NIHSS评分低于、BI指数高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三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C组低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七叶皂苷钠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β叶皂苷钠治疗由盆腔肿瘤术后放射引起的急性直肠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收治20例盆腔肿瘤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急性直肠炎患者,给予自制灌肠液行局部保留灌肠治疗,设为对照组。选取同期2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疗法+β叶皂苷钠注射液静滴,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β叶皂苷钠治疗放射性急性直肠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直肠炎 高压氧 &beta 七叶皂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脑瘫患儿,ASAⅠ~Ⅱ级,年龄5~1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氟醚全凭吸入组,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时的反应、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单次追加瑞芬太尼作为补救的次数、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术中因麻醉深度不足追加瑞芬太尼次数高于B组,术后躁动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插管时呛咳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结论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脑瘫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较易发生躁动,术中维持效果不如静吸复合麻醉。

  • 标签: 七氟醚 全凭吸入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脑瘫患儿 颈动脉外膜剥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有视疲劳症状患者136例(272只眼),所有患者予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眼部症状和全身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2%,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 复方托吡卡胺 青少年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麻醉手术采取氟醚吸入麻醉和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不同麻醉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7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氟醚吸入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时、诱导10min、手术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诱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来说,采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影响着手术质量的好坏,而氟醚吸入麻醉作为一种患儿更容易接受的麻醉方法,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避免因麻醉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小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β-叶皂苷钠与甘露醇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20%的甘露醇、预防感染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叶皂苷钠开展降颅内压(简称“IC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ICP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GCS与ICP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损伤的治疗中,β-叶皂苷钠与甘露醇的联合使用能够获得理想效果,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且能够明显改善GCS。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重型颅脑损伤 GCS与IC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氟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A组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静脉输注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患者术后认识功能情况。结果A1、A2组患者术后POCD(认识障碍)发生率依次为16.1%、12.9%,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B组的41.9%(P<0.01)。结论0.4ug/kg右美托咪定复合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麻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老年患者 全麻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4例。常规组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取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为(3.8±0.7)min,常规组镇痛起效时间为(5.2±0.9)min,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确切,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