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由于使用阿司匹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8例,统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以及出现的具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及系统主要包括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等。有14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有7例患者累及血液系统,有9例患者累及神经系统,有7例患者累及消化系统,有8例患者累及泌尿系统,有13例患者累及呼吸系统1。结论使用阿司匹林应规范用药标准,并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过敏史,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患者,对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克林霉素主要应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抗感染治疗当中,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部位的损害,无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但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也较多,占30%。结论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自身为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观察用药时的反应。积极预防过敏性休克,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应注意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避免滥用药物。

  • 标签: 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应用卡马西平的药理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马西平有很强的抗癫痫效能,单用或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治疗部分性发作、特别是复杂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这些发作类型同时存在的癫痫有效。结论卡马西平是安全、有效、广谱、没有认知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而得到广泛应用的抗癫痫药。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80例不同原因引起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原因引起疼痛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非常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阿司匹林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重新认识和评价非常重要,从而对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阿司匹林 药理学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180张处方,分析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结果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180张处方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眩晕、失眠、恶心呕吐、嗜睡等,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药物重复使用等。结论多种药物联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临床上要提高对多种药物联用的重视度,充分掌握药物之间的作用、原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多种药物 联用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从而确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静脉给药49例(65.33%)口服给药26例(34.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和性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49例(65.33%),男性26例(34.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为胃肠反应,30例,占40%,过敏反应29例,占38.67%,神经系统损害12例,占16%,静脉炎4例,占5.33%。结论合理使用阿奇霉素,科学控制药物浓度,及时调整滴注的速度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0例其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主要是集中在治疗后的3个月(68.8%);有6例患者是发生的单一不良反应,另外10例皆是2种或者是合并有2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且服用他巴唑治疗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2%要明显高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患者的1.1%(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会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要尤其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不典型硬下积液病例的诊治经过,探讨心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对于硬下积液的诊治进展和新认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总计32份不典型硬下积液病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1.2±2.5岁);纳入标准有头痛头晕、偏瘫或意识障碍等等神经功能影响症状,并且CT示有颅内硬下积液,量>20ml,可伴有或不伴有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除外标准原发性脑萎缩硬下腔隙扩大者、生理性脑叶缺失、蛛网膜囊肿、单侧无症状性硬下积液。回顾性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有加压包扎、体位和药物治疗、腰穿及腰大池引流、颅骨修补并硬下-腹腔分流术、钻孔外引流等措施。结果17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15例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术后迟发硬下积液,二次手术后行脑室外引流并外侧裂积液处穿刺外引流术,预后欠佳。结论不典型硬下积液成因复杂,发展及转归情况不规律,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个体差异性亦很大,诊断后需尽量明确发生原因,研究其形成机制,评估后根据个体性差异具体制定治疗措施,而不拘泥于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积液 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 硬膜下-腹腔分流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3株大肠埃希菌(25922),均对其实施血平板培养。在分别在复温30min、1h以及6h的营养条件下对其生长情况,尤其是生物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复温30min后,大肠埃希菌菌落有所生长,在复温1h后的菌落数量最多,在复温6h后菌落数量有所下降。并且在使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查后显示,在复温1h后的生物厚度明显高于复温30min以及复温6h,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复温1h的营养条件下,更有利于大肠埃希菌生物形成。

  • 标签: 不同营养条件 大肠埃希菌 生物膜形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对于防止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瓣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瓣之间放置聚乳酸脂,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瓣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瓣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于皮瓣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28例牙种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各14例,在对患者施以牙种植术期间以及完成植骨治疗后,A2组患者利用Bio-Guid生物对患者完成口腔修复材料引导骨再生工作;A1组患者利用海奥口腔修复材料对患者完成口腔修复材料引导骨再生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2组牙种植患者平均植骨厚度为(2.32±0.42)毫米,平均骨厚度为(2.12±0.13)毫米;A1组牙种植患者平均植骨厚度为(2.69±0.79)毫米,平均骨厚度为(2.50±0.59)毫米;A1组同A2组牙种植患者在平均植骨厚度以及骨厚度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合理采用海奥口腔修复材料施以引导骨再生治疗,在将植骨厚度和骨厚度加以理想修复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修复不良反应的现象,从而优化牙种植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从2016年5月-7月献血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常规交谈的850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850人作为观察组,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6/850),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34/850),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献血者心理干预能消除不良心理,预防不良反应,保障献血者生命,壮大献血队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献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加强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管理。方法选取50例神经内科老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2013年-2016年),对这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研究其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护理。结果由于老年人机体老化,各脏器功能减退,胃肠及肝肾功能衰退,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明显发生变化,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半衰期延长和毒性增加,加上联合用药较普遍,因而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结论为了老年人用药安全,护士要根据医嘱,正确用药,掌握药物的用药指征、疗效、不良反应、使用途径等知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的83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ADR的主要剂型;60岁老年人患者发生ADR比重大;在中成药ADR以胃肠道系统反应为主;中成药ADR有逐年下降的特点。结论临床应加强中成药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利培酮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治疗。关键词利培酮;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1例男性患者呼吸困难伴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少,有黄色黏痰,不易咳出,伴少许出汗,伴声音嘶哑,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及咖啡样物,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心悸,无咯血,无端坐呼吸,无双下肢水肿,声音嘶哑等相关症状,探讨金嗓子喉宝引起不良反应

  • 标签: 金嗓子喉宝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