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 标签: 胁痛 肋间神经痛 中医药研究 毒副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服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服意外伤害。方法对我院儿科急诊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服1~4岁年龄段占76.5%,男孩高于女孩,服种类以药物较常见占60.3%,服地点家庭占77.8%,通过实施急救护理治疗和健康宣教等干预,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小儿服有其自身规律特点,与年龄、家庭、家长自身因素等相关,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疾病康复,服关键在与预防,需要家庭、社会层面等共同努力。

  • 标签: 小儿 误服 中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漏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漏误诊胃癌临床资料。结果从病患因素、检查方法选择因素、临床思维因素、胃镜医师因素等原因,可导致胃癌漏误诊。结论多途径了解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胃癌检查率,减少漏误诊可能,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肿瘤/诊断 误漏诊 预防
  • 简介:摘要商陆主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痈肿、恶疮,其根部及未成熟果实有毒,有毒成分主要为三萜皂甙、商陆碱、大量硝酸钾、生物碱等,对交感神经、胃肠黏膜、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有刺激作用。本组2例病例均为青年男性,因服商路根导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疼等。通过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等方法治疗,8小时后症状消失,3天后痊愈出院。

  • 标签: 商陆 中毒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胆囊炎17例患者的临床漏诊原因进行讨论。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首诊漏诊情况。结果62例患者首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者45例,首诊漏诊患者17例,漏诊率为27.42%。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例,消化道溃疡3例,支气管炎1例,冠心病1例,急性胃炎7例,漏诊急性胆囊炎3例。结论急性胆囊炎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容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对高危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细致分析检查结果,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服地芬诺酯救治体会。方法对14例服地芬诺酯的小儿进行对症治疗。结论对于服地芬诺酯的小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治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方地芬诺酯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服高锰酸钾中毒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上及时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同时体会到重在预防,必须加强科普知识宣教,避免服,保证患儿安全。

  • 标签: 高锰酸钾 中毒 护理 儿童
  • 简介:摘要吸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患者发生吸的过程中容易被其他的原因所掩饰,从而未能及时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与重视,最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窒息而死。由此可见,对脑卒中患者的吸风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不仅能降低其吸风险的发生率,还能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从而有助于其病情的归转。

  • 标签: 脑卒中 风险评估 误吸风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吸指由于病人咽喉反射迟钝或消失,胃内容物进人气道,造成气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Mendelson综合征)。麻醉下返流较呕吐更常见,因为是一种"无声"的动作,不易被发现,更易发生吸。小儿麻醉较成人麻醉其风险更大,据统计,小儿麻醉相关性心跳骤停原因中呼吸道通气问题导致的缺氧占第一位,其中因吸而造成的死亡率超过成人。因此,预防和处理吸在小儿静脉全麻手术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1例小儿静脉全麻手术过程中所引起的吸,探讨吸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 标签: 小儿静脉 误吸 预防和处理
  • 简介:摘要痰病气是指在治疗痰病时重在气,通过气而达到痰的目的。痰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等使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诸病源候论》所言“痰者,涎液凝聚。”一旦产生,又可成为加重病情或引起新的痰病的致病因素,造成“百病兼痰”。正如李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痈,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人肝则隔痛干呕寒热往来……”亦如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云“痰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上述理论充分阐述了痰病的产生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痰病必须气,正如《证治准绳》云“善痰者,不治痰而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痰》中说“痰浊,实脾士,燥脾湿其本”,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士当是治本,然而丹溪则又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善痰者,不治痰而气”,痰病气即是必先固摄正气,调理脏腑气机,其中又以脾气为重点,再结合化痰浊,从而达到“气顺则痰自除”的目的。这是继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又一治疗大法,同时又从治疗角度上阐述了痰饮病的病理机制。笔者运用痰病气的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 痰病治气体会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证范畴,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研究攻关的热点和难题。笔者从痰病学论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总结,试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探索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 标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运用中医的辩证论方法,对阴虚火旺型36例复发性口糜治疗的结果进行介绍,具体治疗是滋阴清热益气解毒的方法,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口糜 阴虚 辩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为女性常见病;文章结合王苹教授治疗“乳癖”经验,将“乳癖”分为三类型,认为乳癖病位在乳房,与肝、脾、胃、肾、冲任密切关系;法的中心环节在于“乳癖”从肝论,重在疏肝。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乳癖 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