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对收治的1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中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护理,实验组的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往往意外起病,病情发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O.46%~2.1%,其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例患者腹部触诊见子宫持续收缩,B超提示胎盘早剥,急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术中证实为胎盘早剥并子宫卒中。

  • 标签: 胎盘早剥 子宫胎盘卒中 子宫次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体会。方法通过对经尿道列腺电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优点手术过程与注意事项。结果通过我们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指导,1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病和手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目前TURP是一种安全、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治疗BPH的微创手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并发症1,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尿道前列腺 电切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术(TURP)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行TUR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无排尿困难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2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分析TURP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早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排尿困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缩肛运动训练时机对前列腺电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择期前列腺电术患者550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前列腺电术后进行缩肛运动,观察组则在术前及术后进行缩肛运动,比较两组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2.00%,对照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12.40%;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3.3±0.5)d,对照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4.6±2.4)d,观察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术术前、术后均采用缩肛运动训练可起到良好的尿失禁预防作用,并可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 标签: 缩肛运动 训练时机 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术(PK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浅表性膀胱癌28例,采用PKRBT治疗,术后立即用20mg丝裂霉素注入膀胱,其后再予正规膀胱灌注化疗。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50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约为5-30ml,平均15ml。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1例发生电综合征和膀胱穿孔,2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1年内无复发,2年内4例复发,复发者再行PKRBT。结论PKRB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安全性高;低温切割,创面无焦伽;切割精确,止血效果良好,手术野清晰,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等优点1。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电术联合输尿管镜下结石碎石术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32例行前列腺电术联合结石碎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探究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有效的护理,观察组术后出现发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前列腺电术联合输尿管镜下结石碎石术患者术后给予有效护理,达到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输尿管镜下结石碎石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内环腔内法在治疗小儿包茎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应用内环腔内法对283例小儿包茎行包皮环术,分析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1.23)min,手术时VAS疼痛评分为(0.36±0.12),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为(1.78±0.7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感染0.87%(2例),商环滑脱0.43%(1例),术后水肿7.89%(18例),术后外观满意率为92.98%(212例),商环滑脱者都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给予换药包扎,术后随访伤口无感染,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内环腔内法行包皮环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方式标准,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痛苦减轻,术后易于护理,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美观等优势,而且采取内环腔内法解决了包茎患儿术中置环困难的问题。

  • 标签: 中国商环 小儿包茎 内环腔内法 包皮环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全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其手术方式分为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组,每组42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全组。两组术前及剔除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组FSH、LH较术前升高,E2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时剔除组FSH、LH低于全组,E2高于全组。剔除组排卵恢复时间较全组早,1年内绝经期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全组。结论子宫全术治疗子宫肌瘤直接影响卵巢功能,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利于保持卵巢内分泌功能稳定。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1.病例摘要孙××,33岁,住院号540631,因停经28+1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14年04月1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3年10月04日,预产期2014年07月11日,2005年足月顺产一女婴,2009年因CINIII级行宫颈锥术,术后一直未孕,经检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且宫颈坚韧狭窄,故于2013年10月21日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孕期不定期产检,入院时大量阴道流液,伴下腹坠涨感,体检T36.5℃BP110/75mmHg,一般情况好,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9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可扪及偶发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宫颈坚韧,PH试纸变蓝色。辅助检查WBC15.7*109/L,N92.4%,CRP31.4mg/L,B超提示宫内晚孕,头位,AFI7cm,入院诊断①胎膜早破②孕28+1周G3P1L1LOA③试管婴儿④宫颈锥术后。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治疗,监测体温、血常规、CRP及羊水的量色质,04月23日出现规律宫缩,硫酸镁效果欠佳,更换利托君保胎,04月24日测体温37.9℃,查血常规WBC17.2*109/L,N84.3%,CRP79.79mg/L,胎心160次/分,羊水呈混浊样,取羊水标本做培养,考虑羊膜腔感染,建议终止妊娠,因患者宫颈锥术后,宫颈残留组织少且坚韧,充分与患者沟通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患者及家属选择剖宫产,术中娩出一成活女婴,体重1300g,无窒息,因早产转儿科治疗。见宫腔内大量脓液,取宫腔内脓液做细菌培养,用沙袋包裹子宫,反复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继续头孢呋辛钠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6℃,并有全身关节疼痛,皮肤有散在的皮损,寒战时前抽血做培养加药敏,复查CRP128.24mg/L,血常规WBC14.3*109/L,N86.1%,术前羊水培养及术中宫腔脓液培养结果均提示多重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故更换抗生素治疗,04月28日复查CRP125.8mg/L,05月01血培养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胎盘病理结果胎盘组织梗死,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连续发热5天后,05月02日体温恢复正常,同时复查CRP43.29mg/L,腹部刀口拆线,II甲愈合,继续抗生素治疗3天,05月06日CRP5.75mg/L,血常规WBC9*109/L,N68.9%,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新生儿出生后30天体重2400g,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 标签: 宫颈锥切术后 胎膜早破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汽化电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120例的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其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17例。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共出现并发症的患者1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17%,其中术后出血患者5例,后尿道狭窄患者3例,前尿道狭窄患者6例,尿失禁患者3例。结论采用汽化电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便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其成为临床治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术后护理对前列腺气化电术(TURP)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接受前列腺气化电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观察,进行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总结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膀胱痉孪5例,经尿道电综合症(TURS)3例、尿失禁7例、尿路感染5例、其他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经尿道电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逐年增加,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疾病减少并发症,能否成功治愈起关键作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用于预防包皮环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包皮环术后患者1138例,试验组570例,术后8小时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每日3次在伤口周围8×8cm?部位定时喷洒,每次小便后及时喷洒。对照组568例,术后伤口用传统敷料8×8cm?纱布包扎。两组病人均于术后常规口服阿莫西林、乙烯雌酚3天预防切口感染及阴茎夜间勃起。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切口外观、切缘反应、渗出物及伤口感染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570例伤口感染6例,感染率1.05%。对照组568例伤口感染13例,感染率2.28%。结论长效抗菌材料(JUC)与传统敷料比较使用方便,持久抗菌、能有效隔离创面、可替代传统敷料,对包皮环手术后预防伤口感染效果良好。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伤口感染 预防 长效抗菌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液体加温对前列腺电术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113例前列腺电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都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中使用加温液体;对照组术中使用常温液体。对比两组手术前(T1)、手术一小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T1时两组的PT、APTT、FIB差别不明显;T2、T3时以研究组的PT、APTT较短,FIB较高。结论术中液体加温有助于维持前列腺电术患者凝血机制的稳定。

  • 标签: 术中 液体加温 前列腺电切术 凝血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TUPKR-Bt)治疗膀胱肿瘤38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2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d出院。术后对患者随访1~3年,1例单发肿瘤,在术后2年复发,二次行TUPKR-Bt未再复发,有4例多发肿瘤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内复发,均全部行二次TUPKR-Bt成功。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膀胱肿瘤术中出血少、易操作,并发症少,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 双极等离子体电切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联合麻醉在高龄前列腺电术可行性。方法总结近几年来30例高龄前列腺电术应用椎管内联合麻醉资料,评价其方法可行性。结果30例高龄前列腺电术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高龄前列腺电术只要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控制麻醉阻滞平面是可以进行椎管内联合麻醉。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TUV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併重度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13年2月采用TUVRP治疗46例晚期PCa併重度BOO的临床资料。结果TUVRP手术时间25~64min,平均32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2~28g,平均18g;出血量50~130ml,平均70ml,术后44例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3~95个月,平均38个月。失访6例。死于PCa21例,平均生存32个月。15例存活至今。结论TUVRP治疗晚期PCa併重度BOO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癌 膀胱出口梗阻 经尿道汽化电切手术 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冷刀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4例行宫颈冷刀锥术治疗的CINII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4例中有116例锥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16/164)70.73%;25例级别降低为CINI-II级,考虑到CINIII病变已经被初次活检取走,故仍维持原诊断;23例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其中IA1期16例,IA2期5例,IB1期2例,按宫颈癌规范化治疗。141例术后仍诊断为CINIII的患者根据年龄,生育要求,切缘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生殖道病变等,50例行筋膜外子宫全术,91例未进一步处理。术后至少随访1年,发现高级别的CIN及浸润癌认定为治疗失败,其中半年内发现者为病变残存,1年后发现者为复发,共有2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失败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术前HPV载量及手术方式有关(P<0.05),与病变是否累及腺体无关(P>0.05)。结论冷刀锥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建议阴道镜下活检提示CINIII的患者先行宫颈冷刀锥术。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