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01月至2010年12月786例住院分娩产妇中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社会因素及医患双方密切相关。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几年来农村妇女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共施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378例,记录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以及指征变化,对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年间剖宫产率为39.62,病例中胎儿因素分别占60%、60%、38.56%、38.46%、40.91%、,母亲因素分别30%、20%、3.27%、2.56%、2.27%,下降趋势明显,而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0、10%、49.67%、51.28%、52.27%。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升高,指征也发生了变化,妇产科医务人员应重视产前宣教,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引导孕妇及家属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

  • 标签: 农村妇女 剖宫产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成人精神反射性癫痫的诱因,随访观察,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们随访治疗的6例精神反射性癫痫。结果麻将诱发5例,扑克诱发1例,3例避免诱发因素刺激未再发作。2例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控制,1例药物治疗差。结论精神反射性癫痫应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口服药物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反射性癫痫 随访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阶段在农村开展全科医生签约的现状。方法回顾总结中心2016年全科医生签约工作开展情况。结果通过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后中心小病进社区和慢性病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但也存在居民对全科医生签约认可度不高、自身能力建设不足等方面问题。讨论全科医生作为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认为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以居民有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此项民生工程的落实。

  • 标签: 农村 全科医生 签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中青年群体出现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筛选30例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因出现脑梗死相关症状入住我院的农村中青年患者,通过分析其高危因素、疾病特征等要素,再展开保守疗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饮酒、吸烟以及动脉硬化等均属脑梗死患者危险性因素,大多患者都表现出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偏瘫等特征,予以保守疗法后,有效率达93.33%(28/30)。结论饮酒、吸烟以及动脉硬化等均可能使农村中青年出现脑梗死问题,因此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需要医师了解患者高危因素与疾病特征,再予以对症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危诱因 农村中青年 临床特征 脑梗死 保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农村已婚人群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选择专题小组访谈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多数农村已婚人群了解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也支持开展避孕知情选择。结论避孕节育宣传知情选择在农村地区基本可被接受,有可行性。

  • 标签: 农村人口 已婚人群 避孕节育 知情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染有结核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1/3,每年约有800万人因感染而发病,我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发病,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22个流行结核病的国家之一。肺结核则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农村,由于人们对该病防治意识淡漠,加之疾病固有特征,传染源管理困难,传播途径难以控制,疫情一直处在持续散发状态,给百姓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针对东至县农村近年来肺结核病综合防治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防控对策和工作展望提出了个人见解。

  • 标签: 农村 结核病 防治进展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农村妇女产后出现抑郁心理的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方法我院精神二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患产后抑郁症的农村妇女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在50例妇女生产六周后进行心理抑郁测评,并运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结果50例产妇经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后,轻度抑郁29例占总比率的58%;中度抑郁17例占总比率的34%,重度抑郁4例占总比率的8%;对50例妇女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况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心理因素是导致农村妇女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农村妇女的抑郁,顺利度过危险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 标签: 农村妇女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抑郁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法收集阿司匹林的临床资料、作用,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由于物美价廉,非常适合农村。结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物美价廉(100片/瓶,只有1元)在农村非常有市场,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镇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宅镇参加2018年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的5624例体检资料,对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脂肪肝、空腹血糖偏高、胆囊疾病、肥胖等常见异常指标/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异常指标/疾病检出率占前五位的分别为血压偏高32.91%、超重27.67%、心电图异常25.55%、血脂异常24.15%、脂肪肝16.34%,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的是心电图异常(χ2=76.23,P<0.05)、女性高于男性的是血脂异常(χ2=37.94,P<0.05)、脂肪肝(χ2=47.54,P<0.05)、肥胖(χ2=14.99,P<0.05)、胆囊疾病(χ2=19.2,P<0.05),不同性别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的是空腹血糖偏高、超重和血压偏高,不同年龄间常见异常指标/疾病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已成为农村居常见病和多发病,需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逐渐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农村居民 健康体检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东南农村侗族留守老人眼病构成情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2012年6月采取整群分居抽样对镇远县和榕江县各4个乡镇农村侗族留守老人258例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等常规眼科检查,按照疾病分类统计。结果各种眼病中白内障居第一位,131例(50.78%),其他眼病依次是屈光不正67例(25.97%),翼状胬肉38例(14.73%),眼底病12例(4.65%),青光眼6例(3.10%),角膜病4例(1.5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防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根治白内障盲,提高人群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同时深入农村基层,进行眼病普查及卫生宣教是减少或避免眼盲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眼病 侗族 农村 留守老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夫妇生育意愿性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县1500名农村夫妇的生育意愿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500名农村夫妇中,有7个人不愿生孩子,占0.5%;有100人希望生1个孩子,占6.7%;有846人希望生2个孩子,占56.4%;有227人希望生3个孩子,占15.1%;希望生3个以上孩子的有320人,占21.3%。结论年龄、性别、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健康状态、外出打工和传统文化因素等共同作用,影响着农村夫妇的生育意愿。

  • 标签: 农村夫妇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农村自办家宴是普遍存在的传统习俗,由于对食品加工场所和食品卫生要求的意识较为淡薄,群体性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农村家宴卫生状况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监管的几点体会。

  • 标签: 农村家宴卫生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索开展农村群体宫颈癌普查的可行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参加宫颈癌筛查的960例农村妇女进行了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查、超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生殖道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为126例,患病率13.12%;查出宫颈癌前病变(CIN)共8人,患病率为0.83%;查出宫颈癌2例,患病率为0.21%。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生殖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应宣传倡导防治知识;有效的降低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农村妇女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阳市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情况,为进行科学的供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枯水期对简阳城市和44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监测采集103件水样。2016年9月丰水期监测全覆盖55个乡镇集中供水121件水样。结果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丰水期水质合格的比率为63.11%,丰水期为53.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看,简阳市乡镇地区饮用水存在引起介水传染病可能性,加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督和监测是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关键。

  • 标签: 简阳市农村地区 饮用水 水质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农村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92例农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间对其进行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宣教和指导,评估药物应用情况。结果92例农村高血压患者共使用抗高血压药物116人次,使用次数较高的有珍菊降压片、复方利血片、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片。经用药合理性评价,不合理用药25例,用药不合理率为27.2%,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后,不合理率下降至9.8%(9/92);通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血压达标率为63.0%(58/92)。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并不理想,经用药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血压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定农村换卫生与健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等,选取28个县的560个行政村,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进行入户调查。结果560个村,公厕拥有率为41.07%,农户卫生厕所拥有率为41.36%,57.05%的农户使用非卫生厕所,1.59%的农户无厕所。农户户厕清洁率为55.28%,户厕不清洁率为44.72%。农户户厕粪便直接施肥的占61.27%,直接排入下水道的占24.32%,排入沟塘河道的占6.46%,用土掩埋后施肥的占4.10%,高温堆肥处理的占3.85%。调查的560个村,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的占50.00%,随意堆放占36.79%,统一收集占13.21%,生活垃圾42.32%是焚烧处理,34.11%是填埋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64.64%,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农田占40.71%,直接排放至河流占30.71%。讨论我省农村户厕粪便多数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多采取焚烧或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多直接排放至农田或河流,这极易造成空气和土壤河流的污染,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容易引发相关的疾病,应加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环境卫生 厕所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对我院2007至2012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肝硬化(LC)并发PVT形成住院患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至65岁,平均(48.2±9.0)岁。肝硬化病因,大多数是病毒性肝炎后(12例,75%),有脾切除史13例,住院主要原因腹痛3例,予溶栓治疗后病情好转;消化道出血1例;腹水16例,原发性腹膜炎14例。血栓形在后2年内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的主要表是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水。血栓形在后1年内死亡率32.35%。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