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清咳平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pollo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5∶9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0.0518~0.51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4.5%;RSD=0.64%(n=6);盐酸伪麻黄碱线性范围0.01958~0.1958μ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0.6%;RSD=0.95%(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度与稳定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方法.

  • 标签: 清咳平喘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两种肥大细胞模型RBL-2H3和P815细胞激活后脱颗粒反应的差异,寻找早期、稳定、敏感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外检测模型,为进一步建立基于细胞水平的过敏原和抗过敏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0μg·mL^-1C48/80激活细胞15-60min,比色法检测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及类胰蛋白酶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中性红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法检测AnnexinV阳性细胞率。结果:C48/80刺激P815、RBL-2H3细胞15-60min后组胺释放率均明显增加,并且相同刺激条件下,两种细胞模型的组胺释放率基本相当。C48/80刺激P815细胞15min以上,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类胰蛋白酶释放率、AnnexinV阳性细胞率和中性红染色脱颗粒细胞率均明显增加;但相同浓度的C48/80需刺激RBL-2H3细胞30-45min以上,上述指标才出现显著增加。在相同的刺激条件下,P815细胞过敏介质释放率、AnnexinV阳性率和脱颗粒率均高于RBL-2H3细胞。结论:同RBL-2H3相比,在相同刺激条件下,P815细胞活化后脱颗粒时间出现更早、程度更高。提示除RBL-2H3细胞,P815细胞也可作为一种早期、稳定、敏感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外检测模型。

  • 标签: 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体外模型 RBL-2H3细胞 P815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