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与输血安全。方法我院自2013年开始在输血检验中运用血型实验室质量,分别收集血型实验室质量前后5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血型实验室质量运用前,职业暴露、配血问题、输血前后未消毒、输血传染病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4.8%、7.4%、5.2%、7%;血型实验室质量运用后,上述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0.6%、1%、0、0.4%,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要严格把好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关,尤其是要认真做好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这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基本。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乙肝血清标志物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日常工作中,影响其检测的因素较多,常出现一些临床和实验室解释困难的结果或者在不同的医院甚至同一医院内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保证ELISA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现就其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质量措施加以分析。

  • 标签: 乙肝血清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重要性。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检验科 62 例患者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采用奇、偶数分配方式将上述 6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为常规免疫检验,观察组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结果主要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 P < 0.05 )。结论: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应用于临床免疫检验中,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辅助医生获取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水平,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问题比泰山更重要,泰山是每个药品生产商关注的核心内容,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药品检验的质量方法还需要从检验人员、外部条件等方面入手,始终把药品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在抓好药品生产各环节质量的同时,对药品检验环节一视同仁,确保患者的药物安全有效。例如,严格控制药品检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分析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药品检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率,减少影响药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 标签: 药品检验 结果偏离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影响与质量措施。方法:对本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调查,详细探究影响因素并探讨质量措施。结果:经调查记录显示,近三月实验室室内质控靶标N基因超出x±s有2次;CV=7.67%,靶标ORFlab基因检测超出x±s有3次,CV=5.28%;对环境监测发现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对实验室内检测人员的检测发现N基因CV=7.89%,但检测人员工作年限是否>5年与检测结果无较大相关性,P>0.05;在对试剂的验证检测中,发现高、中、低值对照品的CV值均小于5.0%。结论:从结果来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应积极参考实验室内部质控、环境监测质控、工作人员质控、试剂验证质控等因素。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借助中医药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实施,探寻建立高效可行的质量方法,为提高中医药临床试验过程管理的质量提供参考.通过召集专家论证与会议研讨,在试验实施之前明确质控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如健全质量体系,明确管理人员及职责,制定全面详尽的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对研究者的培训,通过定期召开数据安全监查会议、发挥电子数据库的质量监管作用、加强二级监查和国际联合监查等探索质控的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可行的措施,创新了质控管理模式,加快了入组速度,使方案实施更加规范,提高了临床试验的透明度,取得了较好的质控效果.为今后中医药临床科研“国际化”和“创新”管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床试验 中医药 质量控制 监查 标准操作规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手术器械质量缺陷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CSSD2019年2月—2022年2月3月分别采用常规处理和采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后处理的2组手术器械,每组230件,在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再处理质量缺陷、满意度和防护行为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PDCA 消毒供应 中心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深化和食药检机构检验职能的增加,促进基层食药检机构不断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方法 笔者通过在实施基层食药检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食药检部门的微生物实验室执行标准要统一,标准之间要有效衔接,标准叙述细节要规范,同时应加强系统内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实施、有效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提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等,有效实施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标准规范 统一
  • 简介: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深化和食药检机构检验职能的增加,促进基层食药检机构不断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方法 笔者通过在实施基层食药检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食药检部门的微生物实验室执行标准要统一,标准之间要有效衔接,标准叙述细节要规范,同时应加强系统内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实施、有效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提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等,有效实施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标准规范 统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4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检查,或辅助检查。分析检验科生化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40例样本不合格,发生率为10%,40例样本中,门诊患者不合格占比最大,为60%。结论;院内检验科的生化质量管理是院内重点工作之一。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降低不合格率,提高工作质量

  • 标签: 生化质量控制管理 不合格率 分析问题 解决对策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