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问:李老师,您是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奠基人之一,今天我们想请您谈谈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一些历史。首先请您谈一下工艺系建系之初的一些情况。答: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当时中南文艺学院、华南文艺学院和广西艺专美术系合并,在武昌成立中南美专。中共中央宣传部派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胡一川教授来组建工作。当时的专业有一个绘画系、一个雕塑系、一个图案组。到1956年北京要成立中央工艺美院把图案组全部调到北京了。到了1958年,中南美专搬回到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

  • 标签: 历史 广州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共中央宣传部 李立 美术系
  • 简介:去印度旅行一定要去卡拉浩,尽管交通不便(除非坐飞机),但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确实值得一去.来印度看的就是这些地方。我们一行3人从早上5点钟从新德里出发,由印度司机开车.经过近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于傍晚6点才到达这里。目前600公里在中国已不算太远.因为有了高速公路.但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还很少.五六十公里确实有长途跋涉的感觉。所以到达的当天晚上哪儿都没去.找了个旅店便休息了。别看印度卫生状况并不好.但旅店里似乎还可以.五六百鲁比一天(合一百元人民币)的旅店还住得过去。其实这里是一个很小的

  • 标签: 印度 卡基拉浩 雕塑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 简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书就的,具有不可重复性.……

  • 标签: 中藏巧 作品赏析 巧许海泉
  • 简介:粟之“狂”与传统文人之“逸”一脉相承。而这种相承并不是表现为表象的近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本质上的趋同。“逸”到极点的传统文人往往也都是“狂”到了极点。“逸”与“狂”在远离世俗方面取得了方向上的一致,又在画家们寻求自我释放与解脱方面取得了内容上一致,这样的一致最终在传统画家们复杂的性格之中取得了统一。在近现代画家们纷纷改良与反叛传统精神的大背景之下,刘海粟大师独树一帜,粟之“狂”成了传统文人思想之精髓的体现。

  • 标签: 刘海粟 率真
  • 简介:在现当代书法史上,沙孟先生卓然独立,气度非凡,是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之一。今天,当我们重述先生艺术风格和历史贡献之时,有必要循着先生的家世生平、书学源渊及气质修养作一考察,以期得到全面展示。或许,借此可以对当代纷繁芜杂、人文伦丧的书法思潮产生某种警觉,从而回归书法的本位立场,通向书学的人文大道。沙孟先生原名文若,以字行。别署不荒、沙村、兰沙、泱明。1900年6月生于浙江鄞县塘溪沙村。其父沙孝能是一位儒医,酷爱书画,多有收藏,行医之余常舞文弄墨,这一嗜好对年幼的沙孟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6年沙孟入本村安房书塾就读,1910年转入邻村邹溪钟山小学住读,1911年进入慈溪东山头锦堂学校附小五年级学习,初习篆刻,即识得许多篆文。据有关资料记载,12岁时沙孟能识得“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的篆文。1913年沙孟入本乡花溪小学,后由父亲教读功课及摹篆刻印,这是沙孟走向艺术之途的一个起点。然好景不长,14岁时父亲去逝,家境顿时陷入窘境,遂由舅舅带至慈溪庄桥集成小学就读,此年暑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宁波第四师范学校。艺术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自小就对某种门类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和信心,失去父亲之后的沙...

  • 标签: 一代书学 书学大师 大师沙孟海
  • 简介:沙孟档案沙孟(1900-1992),名文若,以字行。别署不荒、沙村、兰沙等。浙江鄞县人。现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沙孟作为当代书法重镇,他几乎亲历了清末民初以来书法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成为现代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沙孟29岁时即以《近三百年的书学》驰誉书坛,后师承碑学大师吴昌硕,奠定了他一生习碑的基调。作为学者型书家,沙孟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对书史具有迥出时流的睿识,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胸襟。这从《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可以明白看出。沙氏在撰写《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时,清代碑学的余绪还在笼罩书坛,书坛大家几乎全为碑派人物,而乃师吴昌硕更为碑学重镇。但沙孟并不以碑派自囿,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他对碑帖都有中肯的评价,而不是以碑派立场,扬碑抑帖,强分轩轾。这种史家的眼光和胸襟,反映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便使他能够超越碑学的限阈和碑帖的隔阂,而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由于得列吴氏门墙,受其亲炙,沙孟早期书法创作带有明显的吴派影子,体势中宫紧缩,斜画紧结,饶具北碑旨趣。吴昌硕作为民国书坛碑学重镇,其书法成就主要表现在石鼓文方面。此外,大写意绘画、篆刻也可称之为一代教化主。他以金石...

  • 标签: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艺术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不可能出现的,现在也出现了,以前处于边缘的东西现在可能是主流,综合材料艺术只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艺术概念,在此之前材料只是作为艺术品的物质承载基础,只是视觉艺术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的物质条件,其实综合材料不是一个单独的画种,也不是一门独立的技法,

  • 标签: 表现力 作品 综合材料 艺术观念 物质条件 科学技术
  • 简介:方的“没骨”人物风情画吴奇旧京小市(局部)目前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地方美协的美术家,约有三万人左右,而从事专业美术工作或其他行业的业余画家尚未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者,其数目至少要比美协会员多几倍、十几倍甚至更多。在这支庞大的美术创作队伍中,确实有不...

  • 标签: 中国书画 民俗风情画 写意人物画 老年人 水墨人物画 作品
  • 简介:梁绍是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艺术的老岂术家。在其创作初期,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即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Varbanov)对梁绍有着深远的影响。(万曼是一位在装置和雕塑作品中运用织物的艺术先锋,他是最早使织物脱离墙面而在开放空间展示的艺术家之一。)

  • 标签: 艺术语境 80年代 保加利亚 雕塑作品 开放空间 艺术家
  • 简介:一、绪论20世纪前叶是中国学术文化现代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沙孟(1900—1992)个人,而言,这同样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生阶段,尤其是20年代,正是青年沙孟学术、艺术生涯的起步期,在此期间,他面对种种学术思潮的交错和起伏,旧学与新知的冲撞和融合,在不断思考和选择中,逐步积累学术、艺术识见,确立其学术思想、艺术旨趣,为后来奠定重要基础。

  • 标签: 沙孟海 中国学术文化 原因 浙派 20世纪前叶 艺术生涯
  • 简介:一袭素色的粗布衫,一脸淡泊宁静的微笑,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便是我们如约采访唐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永兴留下的第一印象。

  • 标签: 丹青 书法家 第一印象 采访 主席
  • 简介:程君房(1541-1610之后),原名大约,字幼博,君房一名或许是为制墨而取,所以身边朋友最初都不知道“今日攻墨之君房,即当日嗜墨之幼博耳。”。别号众多,从留存的著作和墨品可见有筱野、守玄居士、玄玄子、玄玄氏、鸿蒙氏、墨隐道人、紫宸近侍、独醒客、鄣山放民、鄣郡放臣.

  • 标签: 沉浮 墨家 晚明 道人
  • 简介:苏珊·朗格认为,所谓的"艺术品",说到底就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意味"的再现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和语言符号,不是一种普通的符号,因为它是指整个艺术,而不是指某一件艺术品的一种符号功能。此外,艾恩斯特·纳盖尔教授反对人们把这种"表现性形式"表现的东西称之为"意义",因为严格说来,这种东西并不是语义学家所说的那种"意义"。运用这样的称呼是比较恰当和比较方便的,因为一件作品除了表现一定的"意味"之外,还可能会表达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绘画艺术 表现性 意味 语言符号 符号功能 艺术品
  • 简介:一般人对苏金海的了解,是从他独具个性的甲骨文和金文印作品不断面世而逐渐认识的。自1977年以来,他有600多方印作先后在全国数十种报刊(主要为专业报刊)和专集上发表,有的还被编入篆刻教材。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市级以上的展览达90余次,其中全国及国际性展览40余次。1983年,金海的篆刻作品获《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首届篆刻评比一等奖,从那以后他开始步入印坛,并把甲骨文和金文印的创作、研究定为自己的主攻目标。《书法报》、《书法导报》、《印林》、《文艺研究》、《中国篆刻》、《当代篆刻评述》等专业报刊及印学论著,都曾对他的篆刻艺术进行过报告和评论。由此可见,金海在当今中青年篆刻家中实属佼佼者。

  • 标签: 书法篆刻 甲骨文书法 专业报刊 中国书法 自1977年以来 篆刻家
  • 简介:古根姆博物馆是索罗门.R.古根姆基金会创建或提出创建的所有博物馆的总称。本文主要介绍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及其建筑风格,包括纽约古根姆博物馆、位于威尼斯的佩奇古根姆博物馆、毕尔巴鄂古根姆博物馆以及阿布扎比古根姆博物馆。

  • 标签: 古根海姆博物馆 基金会 建筑
  • 简介:安塞姆·弗(AnselmKiefer)的绘画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且以深邃的精神性和强烈的物质感著称。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独特的艺术思想,他的绘画具有宏大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强烈的材质感。从使用材料来看,他的绘画可以分为水彩、油画、丙烯等,但是这样分类也不是很准确,因为弗的绘画作品常常是将多种材料媒介混合使用。既有传统的媒介材料,也有非传统的媒介材料;既有原始的自然材料,也有工业产品。

  • 标签: 基弗 绘画作品 媒介材料 感受力 艺术思想 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