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拜读《书法》二○一三年第九期谷国伟先生所撰《新出土北齐〈子源墓志〉》(以下简称谷文)展示的精湛书法艺术,颇受教益,但发现文中存在一处错误尚需考辨纠正。谷文称:“墓主人和子源,卒于天统三年(五六七)二月八日,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葬于横河(广东博罗县的西北部)西二里。”由志文知,子源生前官拜北齐“幽州范阳太守”。如此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 标签: 北齐 墓志 辨正 南北朝时期 书法艺术 《书法》
  • 简介:陶文分刻画文字、玺印压抑文字(印迹)陶器上的朱书、墨书文字三种,但后者较少.要说陶文,还得从它的老祖宗说起.

  • 标签: 陶器 文字 陶文 祖宗 印迹 压抑
  • 简介:编者按:胡问遂1951年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学书二十余年,擅书诸体,尤工真、行、草。胡问遂研习法帖,读帖、临帖,务求“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反复琢磨如何下笔、运笔、转折。其所临书帖送师过目,竟被误以为是“印刷复制品”。胡氏数十年坚持不懈,尤得力于北碑,并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书法浑厚凝重,洒脱灵动,气韵高雅,意态从容,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胡问遂理论与实践并重。他十分善于从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把对中国书法史的学习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甚至说对书法历史的探究绝对不亚于书法实践本身。他对中国书法风格的演变转换了如指掌,烂熟于胸,他的论文专著,在书法理论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因此,他的书法创作才能“根深叶茂”、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我们特刊发胡问遂的《论入帖出贴》一文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书法艺术 历史传统 理论与实践 融会贯通 代表人物
  • 简介:1998年11月,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举办了一次设计艺术的研讨会,题为"‘98设计艺术研讨会",邀请在京部分外地的著名艺术理论家、设计师和文化界人士,探讨对现代设计的认识、设计理论的建树设计教育的发展等问题。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研室讲师梁梅策划、组织,得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标签: 现代设计 艺术设计 设计领域 研讨会 设计教育 中国艺术
  • 简介:从《美丽人生》到《工农兵》,我画小幅人像系列,有写生,也画记忆映像。我的素材多数是图片电影,是画和书本。即便为画而画,也是要画的理由。艺术是这样,在甲看来的微不足道,在乙那里则汹涌澎湃,任何简单的理由都可以画开,艺术及可以艺术的理由就是使普通素材发出火花光亮,并且映照出现实、映照出历史时代的肌理色彩。

  • 标签: 工农兵 图像 艺术语言 形式语言 中国艺术 思想
  • 简介:书法功能研究可以为书法家的安身立命和书法艺术行为合法化提供内在依据。古代书法功能需要获得清晰的梳理,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功能问题需要获得持续的观察崭新的阐释。本文就书法功能研究的意义、视角、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书法 功能 研究方法
  • 简介:目前在社会上、画店里、旅游区大量似曾相识的,老一套的、重复别人和古人、没有情感、没有意境的画太多太多。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感情,没有感受就无法创新。创新首先来自感受,为了强化自己的感受,寻找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才开始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表现技巧,这是应该的。我想,对创新要有全面的认识,要扩展视野。创新首先要思想新、观念新、感受新、视觉新,表现新,最后达到作品

  • 标签: 创新 不断探索 表现技巧 旅游区 艺术作品 认识生活
  • 简介:自然主义流派正站在俄罗斯文学的最前沿。从一方面,我们可以刨除偏见,毫不夸张地说,支持它的读者是最广泛的。这并非推测,而是一个事实。目前,所有的文学活动均与杂志相关。让我们看看,那些最流行的杂志,有着最大的读者群的杂志,哪一家不在刊载自然主义的作品?非自然主义流派中还有哪些小说和故事能使公众怀着特殊的兴趣来阅读呢?——我们倒不妨说公众除了自然主义流派之外还阅读其它小说吗?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还能向公众施加更为强大深远的影响力?或说,还有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能像那些支持自然主义的反修辞者那样,与社会大众的观念趣味如此贴合?在事情的另一方面,除了自然主义流派,还有谁总是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总是受到最猛烈的攻击呢?各种在各方面毫无共同之处的派系在攻击自然主义的时候却能保持完全一致,他们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并不存在的某些倾向强加给自然主义,然后对后者的每一言、每一行作出断章取义的曲解,直到完全忘记了基本的礼貌,实行最粗鲁的破口大骂。反自然主义者现在几乎是一直在呜咽式的喋喋不休。果戈里的切骨仇敌,那些已经被彻底击败的修辞派所谓的斯拉夫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完全没有!而后者,在承认果戈里为创立自然主义派别的宗师同时,与前者采用了完全一致的方式来攻击这一流派。

  • 标签: 反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俄罗斯文学 文学活动 社会大众 断章取义
  • 简介: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 标签: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理论 女性主义 艺术创作
  • 简介:举是福建漆艺术中最早、也最为执着地坚守大漆美学及其诗意表达的开拓者、实践者教育者。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文情怀,无不展现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所应具有的与时俱进的人格魅力与文化自觉。本文逐条分析其学养、为艺,对于当下漆艺术的茁壮发展尤有裨益。

  • 标签: 王和举 漆艺术 漆画
  • 简介:国伟兄从网上发来陈新亚先生于己丑春分前夜致他的一件手札,一则因为这件手札非常精美,他知道我喜欢手札,倡导手札,让我欣赏欣赏;二则因为新亚先生的手札中谈到了我瑞田兄联手操办的"心迹·墨痕手札展",以及对手札的一些看法,让我学习学习。

  • 标签: 手札展 手札手札 有感于手札
  • 简介:苏轼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奇,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韭花帖》

  • 标签: 杨凝式 花贴 贴杨凝
  • 简介:2018年6月15日—11月15日,“刘庆:同尘”个展在武汉合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艺术家刘庆共百余幅作品,除了绘画作品,还展示部分刘庆作品的手稿及创作文献,因此,观众能更加全面而直观地感受、体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心路。本次展览主题“同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刘庆当下的人文心境——真切而超然,这仿佛是一种艺术观,却更像是一种世界观。

  • 标签: 当代水墨 现实 独白
  • 简介:谢赫的《古画品录》所提出的“六法”论,是中国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在《古画品录》一开始,谢赫就提出了绘画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政治服务,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也是汉代之前一贯的观点,但谢赫进一步提出了怎样用艺术更好地为礼教(政治)服务的问题,也就是提出了六法。六法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画的基础要求.所以精通中国画也可称为精通六法。在某种程度上,六法已经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汉代及之前只有政治标准没有艺术标准,从谢赫开始,系统的绘画艺术标准确立了。按顺序排列如下:

  • 标签: “六法” 《古画品录》 本义 政治服务 艺术标准 中国画
  • 简介:学书六十年,东涂西抹,一无所成。很惭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实在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谈。我自觉漫长的六十年中间,早一时期是“仿徨寻索”走了不少弯路。稍后是想“转益多师”多方面吸收些营养来丰富自己。由于功夫不到,直到老年,写不出什么名堂来。

  • 标签: 学书经历 转益多师 青少年 书法家
  • 简介: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在黄州谪居四年,住在农舍雪堂城中临皋亭,每天两处往返,过中间一小坡,即到黄泥板,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放眼四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己。自从在徐州建黄楼后,他好像黄色结下了不解缘:住在黄州,日日过黄泥板,而后到达黄岗的东坡,东坡之号即由此而起。耕作之暇即到城里

  • 标签: 后赤壁赋 乌台诗案 泥板 州团 皋亭 鸡毛笔
  • 简介:传统艺术是将对象各可感属性从实体上剥离后重新组合以期引起受众的直感反应,而VR及ER则是先分别将各可感属性创造出来再迭加成实体对象,是与传统艺术创造活动逆向而行的。这就是逆向艺术,创造过程中需要我们以面向对象思维转为界面思维,遵循的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界处的建构逻辑.

  • 标签: 虚拟现实 体验
  • 简介:1930年黄宾虹刊印《陶玺文字合证》,把陶印迹古玺相印证,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皆相吻合.证明陶印迹系用印压抑而成.笔者在拙编《中国书法全集92·篆刻·先秦玺印》卷中已著录了几例相对照,如齐国陶印迹玺印“左廪谭(玮)”(《92卷》290号,图1),齐国陶印迹“不(萁阝)(土巿)(邵金)”(图2)玺印“不(萁阝)(土巿)(邵金)”(《92卷》339340号,图3),韩国陶印迹“昆阳(玮)(土巿)”玺印“昆阳埔(市)”(图4、图5)等等.笔者以为陶玺合证的深层研究,还可以解决陶器印迹使用玺印的材质问题.

  • 标签: 印迹 中国书法 深层研究 齐国 黄宾虹 篆刻
  • 简介:都市文化的兴起,观念形态的更新,大众文化的流行,图像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全球化的冲击,都使得水墨艺术水墨艺术家不能孤立于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文化思潮更替之外。而置身其间的文化传统又构成了水墨解放的背景,意即水墨艺术所面临着的传统,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现代水墨的各种特征,水墨有关的装置与影像;非水墨艺术家的水墨情怀与表达;水墨新意象;科技与奴役;微时代的水墨新方式——微叙事、微体验、微表达。

  • 标签: 新水墨 水墨意象 装置水墨
  • 简介:老话题还要说.因为现实中还是被许多人忽略了,了解画家其人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有帮助的。戴士先生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反响热烈,并搞了一个很规范的学术研讨会.大家轮流发言,肯定了戴老师在写意、色彩、造型诸多方面的成果,论点明确,有理有据,非常成功。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学术研讨会 个人画展 画家 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