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直到现代艺术将其联系于绘画的自主性问题,材料和媒介的真实意义一直在绘画的再现样式中被掩盖着,材料与媒介被视为表现对象的手段。现代绘画对材料与媒介的关注虽然提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主要保持在样式趣味的转型层面,忽视了传统再现性绘画中的媒介主导作用。媒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材料,而是材料在绘画中的呈现,绘画的兴趣,绘画所处理的就是如何使材料转化为媒介。因而绘画所展示的既不是内容也不是形式,就是媒介本身,这个规律支撑着几乎整个绘画史。简单说,媒介就是绘画自主性所在,并且因此,自主性问题不存在于绘画内部。

  • 标签: 材料 媒介 绘画的自主性
  • 简介: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和网络的诞生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在关于技术的本质和后果的大辩论后,设计的作用将会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戏剧化地增加。随着其重要性的扩大,设计的本质也需要改变。"以电脑和网络为中介的电子媒体正逐步形成,

  • 标签: 新媒介 20世纪90年代 技术的本质 文化 界面 通信技术
  • 简介:2016年6月20日,由重庆高科集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妙果数码共同主办,焦兴涛担任艺术总监,季平担任技术总监,孙鹏担任策展人的"虚拟车间——互动媒体艺术展"在重庆两江新区海王星创意岛揭幕.艺术家焦兴涛、唐勇、张翔、张增增、李娜、张超+丁凤莲、张晓影、胡晓林等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群体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科技与雕塑艺术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出雕塑艺术与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简称AR,被称为混合现实)等新技术的结合.

  • 标签: 艺术再现 新媒介 四川美术学院 碰撞 视觉 雕塑艺术
  • 简介:1955年3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作品种类中,有一门是速写。996件参展作品里,速写和素描共计51件。能够明确为速写的,有艾中信《代表们眺望人民的首都》、伍必端《枪在这儿(朝鲜速写)》、邵字《首都速写》、武德祖《你家的、我家的、都是咱们社的》、侯逸民《农村速写》、孙恩同《劳动后的休息》、黄胄《少年》和《吹唢呐》、叶浅予《来自草地》和《舞蹈速写》、罗工柳的《朝鲜速写》等作品。

  • 标签: 速写 50年代 意识形态 运动 媒介 参展作品
  • 简介:博妮塔·艾利的艺术实践与环境艺术紧密相连,她着迷于自然中的人类智慧场所。我们对于自然世界的影响,我们和环境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自然世界本身,这些因素结合在她的雕塑及其他艺术实践之中,观者经常作为一个活跃的角色出席于艺术作品里。

  • 标签: 澳大利亚 艺术家 媒介 环境艺术 艺术实践 人类智慧
  • 简介:如何对线条画教学予以创新?本人以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运用网络媒介,针对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和探索线条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 标签: 线条表达 美术教学 网络媒介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西方当代艺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互联网、发达的通信与电视电影等媒介的普及,以及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等因素影响,更加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特性。在这种现实的冲击下,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科学问题等,开始尝试艺术跨领域的探索研究。

  • 标签: 当代艺术 跨媒体艺术 媒介 艺术创作 艺术观念 西方艺术
  • 简介:2016年9月20日上午,由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湖南省美协共同主办,湘南学院和春韵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媒介中的插图—水彩‘画’插图展'开幕式在湘南学院图书馆大厅隆重召开。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荣生,湘南学院党委书记邓党雄,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庭,湘南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莹花,副校长李鹏程,副校长高守平出席开幕式。首先,湘南学院邓党雄书记代表学院两万多名教职员工对各位艺术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邓书记表示,湘南学院

  • 标签: 中的插图 全国水彩 媒介中的
  • 简介:随着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版画艺术,在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其规模变得越来越小,所受到的关注亦逐步下降,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弱化。然而不管是版画艺术家还是学院师生,在探索表达形式过程中,大多倾向于传统版画技法创作的二维画面,因为,在多维空间中体验印痕美的版画创作,还处于版画特性的界定争论中。

  • 标签: 版画艺术 传统版画 版画创作 版画语言 印刷设计
  • 简介:媒介巨构是牟森在实践中开创的一个创作品类,目前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课程之一。跨媒介巨构,作为一种叙事性的综合装置媒介品类,基于当下艺术世界状况,连接不同学科领域,探索新的艺术生产方式。跨媒介巨构是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在开拓“超艺术”疆域的一种实践尝试。“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是以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文本的跨媒介巨构作品,为展览“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国际艺术节”的“出逃”版块。在此次的创作中,使用五种基本媒介:场景、模型、装置、影像、文本,使观者沉浸在整个作品之中。牟森作为跨媒介巨构的开创者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系主任,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和《当代美术家》探讨跨媒介巨构的创作与教学。

  • 标签: 跨媒介巨构 叙事 学院教育
  • 简介:电影把艺术带到了一个时代交错的路口。在这不断寻求往昔和探索未来的境遇之际,表演者与观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跃入银幕的魔幻之中,在虚无、虚空的存在中需求遇见,在获取心灵触摸的感动中所得到的开启,使电影形象的动态语言反映出了某种唯有于其自身虚拟的可能性中寻求真实可能的思维特质。

  • 标签: 电影艺术 思维特质 学思 图像 媒介 风格
  • 简介:既是“北京金秋最美的一道风景”,又是“中国空前的一次国际艺术盛会”继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功举办之后,由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于9月20日至10月20日,在中华世纪坛和中国美术馆打造璀璨的视觉盛宴。在这个展览上,67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在主题的号召之下,共同强调人文关怀、和平精神。探索关乎全人类的和平问题,刻画巨大突发事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表达艺术家对和平友爱、“自然与人”等重大课题的深切关怀、忧虑和思考,具有高度的人文内涵。展览用关爱家园、共创和谐的人文精神以及整体上注重艺术的造型与基本元素的现代美感,让各国人士在审美中增进了解和友谊。

  • 标签: 地域文化 传播媒介 第二届 北京 双年展 200年
  • 简介:1939年,决澜社画家倪贻德与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梁锡鸿,以及摄影师何铁华在位于香港铜锣湾的岭英中学创作了一组壁画《抗战》、《建国》,这组壁画以鲜明的现代主义元素和风格,成为抗战主题性壁画创作中的另类存在。本文重构了这两幅壁画在香港诞生的历史语境,并与倪贻德不久前在武汉参与创作的黄鹤楼大壁画进行了联系和比较。本文认为,现代派洋画家在抗战初期大量参与壁画实践,不仅反映了全面危机状态下艺术家国家意识的普遍提升,更折射出当时画坛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的结构性现象:正是由于漫画、版画、摄影、戏剧、电影这类大众文艺媒介占据了抗战宣传的支配性位置,洋画家们才如此重视具备跨媒介特性的壁画,并由此引发画风的突变现象。

  • 标签: 倪贻德 梁锡鸿 何铁华 香港 《抗战》、《建国》壁画 媒介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