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四、研究的结果(一)科研成果的表述所谓教育科研成果,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已知的知识,经过努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并经同行专家认定的增值知识.

  • 标签: 中小学 教育科研 程序 教育论文 科研成果 评估
  • 简介:学校文化资本体现了学校拥有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发展前景,对学校文化资本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是建设学校文化资本的关键。基于物质资本、制度资本和精神资本三个层面,从资源设施、文化产品、制度导向、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五大因素提炼出25项具体指标,构建成学校文化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然而,学校不应仅仅关注于评价结果的优劣,其理性选择是立足评价结果,着力提升学校文化资本。

  • 标签: 评价 学校文化资本 指标体系 评价机制 评价模型
  • 简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 标签: 西方 学校德育 德育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或从国际比较观点,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有些已付诸实践,并收到初步成效。然而,很少文章能够从多视角、深层次方面研究影响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原因,尤其是极少有研究能够回答为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感到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比较清楚地把握影响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因素、找出造成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制订出相

  • 标签: 高教经费 私立高等教育 原因浅析 经费短缺 世界性 高等教育经费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1992-2003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053所增长到1552所;招生人数从75.42万人增长到382.1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218.1万人增长到1108.6万人;截止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得益于经济社会的繁荣,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高度扶持,以及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呈现以下特征:

  • 标签: 高等教育 投入产出 基本特征 中国 教育经济学
  • 简介: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它一方而在发展中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求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教育的多功能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既有世界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又有它自己的特殊点和特殊性规律。根据我国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讨论分析,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八点,即如:

  • 标签: 既有世界 社会经济 思维基础 根本指导思想 半封闭状态 现代化建设
  • 简介: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是江泽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从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高度对教育创新进行理论定位,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教育创新的本质,从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教育创新的理论结构和实践模式。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江泽民 教育创新 教育思想 基本特征 科学方法论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正>当代中国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它由三方面构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经过科学总结了的中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当今世界教劳结合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的思想观点。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可以确定,具有中国特色的

  • 标签: 教劳结合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基本原则 “教劳结合” 综合技术教育
  • 简介: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把英语语言教学宏观上分为英语知识元的教学和英语知识元的综合教学.对前者提出了发现性和接受性两种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结构及其基本策略;对后者依据知识元之间逻辑关系的探寻提出了三种构建图式及其基本策略、教学原则和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标签: 英语教学 语言教学 教学结构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图示构建
  • 简介:本文从整体意识的培养、应用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培养、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的培养、反思意识的培养了五个万面闸述了如何在课堂数学中培养教师的基本意识来提高课堂效率。

  • 标签: 课堂教学 总识 培养
  • 简介:〔摘要〕对形如y=ax2+bx+cx或y=ax(b-cx)型的函数求最值问题均可考虑利用基本不等式方法去解决。〔关键词〕基本不等式最值问题如果a,b均为非负数,那么a+b2≥姨ab。当且仅当a=b时不等式取等号。此不等式叫基本不等式(也叫均值不等式)。它的变形式为①a+b≥2姨ab(积一定,和有最小值)。②姨ab≤a+b2即ab≤a+b蓸2蔀2(和一定,积有最大值)利用它的变形式可以求一定形式的函数的最大(小)值问题。下边介绍几种求函数最值的方法1添项,拆项,配凑法例1设x>1,求函数y=x+2x-1的最小值。解∵x>1∴x-1>0∴y=x+2x-1=(x-1)+2x-1+1≥2(x-1)?2姨x-1+1=2姨2+1当且仅当x-1=2x-1即x=姨2+1时,ymin=2姨2+1注本题是添项法。例2设x∈R,求函数y=x2+5姨x2+2的值域。解∵x∈R∴x2≥0∴y=x2+5姨x2+2=(x2+2)+3姨x2+2=姨x2+2+3姨x2+2≥2x2+2?3姨姨x2+2=2姨3当且仅当姨x2+2=3姨x2+2即x=±1时,ymin=2姨3∴y∈2姨3,+∞)注本题为配凑法例3设x>-1,求函数y=x2+7x+10x+1的最小值。解∵x>-1∴x+1>0∴y=x2+7x+10x+1=[(x+1)-1]2+7[(x+1)-1]+10x+1=(x+1)2+5(x+1)+4x+1=(x+1)+4x+1+5≥2(x+1)?4姨x+1+5=9当且仅当x+1=4x+1即x=1时,ymin=9注本题利用配凑法

  • 标签:
  • 简介:从1990年开始,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组织了“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系列研讨会,邀请了建构主义理论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在讨论中主要出现了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mdiealeonstruetivism)、社会性建构主义(socialeonstruetivism)、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soeialeulturalcognition)、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constructivism)、

  • 标签: 建构主义 教育理念 知识观念 培养目标 教学评价
  • 简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能力性目标纳入了课程目标,并与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共同构成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和主干。那么,如何才能落实“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目标呢?一、经历——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动态看,它是过程,是经历。数学教学中积淀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关注过程教学,经历过程不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推理的过程等等,让他们从中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活动经验。

  • 标签: 数学课程标准 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 数学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
  • 简介: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东汉王充对儒家思想神学化倾向批判为止的七百年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有一个从形成到建立一整套完备体系的过程。对它进行认真的疏理,有利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和整个思想教化体系。

  • 标签: 儒家 教化思想 形成 发展
  • 简介:新课改以来,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在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的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对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核理并进行初步思考,有利于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健康发展。

  • 标签: 新课改 课程与教学理论 基本问题 分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