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民法通则》将核准登记视为确认企业民事主体资格的程序,而在其他的企业法律、法规中却采取了“统一主义”的立法模型.核准登记的这一功能被弱化,营业执照的颁发被赋予了双重功能:即证明企业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和合法的经营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统一主义”立法模型的态度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过程。“统一主义”立法模型将营业执照视为企业取得主体资格和经营权的凭证.显然是将公法问题与私法问题混为一谈。这一立法模型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但目前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我国未来的企业登记制度应当抛弃“统一主义”而改采“分离主义”.即将核准登记视为企业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程序.而将营业执照的签发视为企业取得营业资格和营业能力的程序。并且。应当建立两套相对独立的证明体系,分别证明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

  • 标签: 中国 企业登记效力 立法研究 统一主义 分离主义 主体资格
  • 简介: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吃的“王致和”臭豆腐产自德国、喝的五粮液来自韩国、打着正宗赖汤圆的包装上标着“MadeinJapan”(日本制造)……你会是什么感觉?这样的假设并非耸人听闻。近期,国内知名老字号商标连连爆出在海外遭遇抢注.而按照国际贸易规则,抢注者可以打上我们的商标行销全世界。

  • 标签: 商标抢注 全世界 中国名牌 正视 国际贸易规则 日本制造
  • 简介:陕甘宁边区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陕甘宁边区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都没有在物质关系上接续到新中国建立后,影响立法和最高司法机关。马锡五审判方式难以被界定为诉讼调解。对当代司法制度传承具有实在影响力的是华北人民政府时期和其前驱晋察冀边区的司法。由彭真作为这一连接谱系主线的中国司法制度传承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影响了当代司法体制改革。

  • 标签: 断裂 诉讼调解 华北 晋察冀 彭真
  • 简介:当前司法实践的问题往往被归咎于"专业化"、"组织化"、"程序化"和"独立化"的发展,"多元解纷机制"被作为未来的司法改革方向。若不加以严格限定,这些观点可能演化为"去司法化"和"司法社会化"的主张。从"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审视,现代法的唯一功能在于"稳定规范性预期",现代司法对于此项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现代司法作为解纷机制具有决定性优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大司法"概念,倡导走向"社会的司法化"和全方位"司法治理"。

  • 标签: 社会司法化 “自创生”系统论 法律功能 现代司法
  • 简介:本文从制度和文化的交互作用出发,探讨中国宪政在民主、法治、人权和分权四个维度上的百年进化历程。百年宪政之路表明,中国宪政要取得进步,必须首先克服"国情论"和"本土论"的误区,虚心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制度经验。中国只是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他民族与人种有着同样的人性需要和追求。这就决定了中国宪政也必然具有世界各国宪政的某些共同特点,并为了共同的人性目的而遵循某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统治规律。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程尤其表明,中国宪政并不是世界宪政的例外,而是日益融为世界宪政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人民自觉拥护宪政理念并主动产生制度建设的诉求,中国宪政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并为世界宪政文明贡献独特的"中国经验"。

  • 标签: 宪政 制度 文化
  • 简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实践中走向法治化的现代大学制度正遭遇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组织体制、高等学校成员权利保障机制、高校法人治理机制等体制性障碍与掣肘。走向法治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加强、加速完善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确定高校法律定位。在此基础上,走向法治化现代大学制度的机制选择与法治精神的重塑,理应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公益为本、科学管理"的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新型制度,体现法治社会的精神,实现大学依法治校(教)。

  • 标签: 法治化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 简介: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一些同志根据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公司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转轨的必由之路”这一历史性命题。也有人认为,约束全民企业所有者代表的行为是解决企业效益不佳的关键性问题,“如果在全民所有制条件下,解决了所有者代表行为的合理化问题,那就没有必要通过股份制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会影响公有制的成汾,造成国有资产私有化。另外还有一些同志(主要是实际部门的)看到股份制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折就否认股份制的合理性。笔者认为,担心国有资

  • 标签: 国有企业 实践部门 企业公司化 机制转换 股份制企业 股单
  • 简介:东京审判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及太平洋战区的总结性审判,对人类历史有重大意义。对国际社会而言,东京审判不仅仅意味着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审判,更意味着开创了国际社会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先例,为减少战争作出了建设性的创举。而对于国际法领域而言,东京审判为一系列围绕战争而设计的重要罪名明确具体含义,为后世的国际审判创设了重要的先例,为国际刑法和国际人道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东京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反法西斯 国际法治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社团革命”促成了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发展。通过非政府组织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并借鉴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对我国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模式,强化其承接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能力,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体育公共服务 公民社会 国家治理
  • 简介:本文认为构建中国民法的社会基础不仅仅在于对政治国家权力的制约,在私域社会张扬权利更是不能忽视的课题.本文在阐明市民社会和民法的特性及二者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私域社会--乡土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私域社会之于市民社会的差距,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实现从乡土社会到市民社会的彻底转变,是构建中国民法社会基础的重大理论问题.

  • 标签: 乡土社会 市民社会 民法
  • 简介:一、重刑化设置:我国刑罚结构的定性对我国当前刑罚结构的轻重问题,刑法理论界在一点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从1980年至1996年刑法施行的17年中,我国刑事立法中已通过的单行刑法(即《决定》和《补充规定》)存在着明显的重刑化倾向.

  • 标签: 两极走向 刑罚结构 化刑罚
  • 简介: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比较突出,其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制定法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案例指导制度可以有效地弥补制定法的缺陷,对于促进司法适用标准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在探索中的案例指导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务之急是提高指导性案例的编选水平,以适当的方式赋予指导性案例事实上的约束力。

  • 标签: 案例指导制度 司法统一同案同判 法律适用
  • 简介:近年来,英国影星杰森·斯塔森(JasonStatham)在国际影坛脱颖而出,先后主演过多部热销影片。在这些恢宏巨作中,他多以硬汉面世。他亦是我可怜星库中为数不多能记得大名的影星之一。

  • 标签: 检察理论 非主流 杂谈 力量 法律 影星
  • 简介:对法律确定性的寻求是美国法研究的主题之一。本文以对法律的不确定性为线索,梳理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批判法学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思想背景和社会环境,这两次运动分别挑战和颠覆了一度占支配地位的法律科学和进步主义法学,提供了解决法律不确定性的不同思路。这两次激进的理论运动并未实现提供确定性的初衷,但是分别点出了法律发展的时空背景和法律运作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这两场运动的成果为法律确定性的寻求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对话平台,为社会现象和法律技术之间建立了中介和联系。社会现象和法律规范之间的互动需要通过法律议论完成。

  • 标签: 法律现实主义 批判法学 法律议论 法与社会运动
  • 简介: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法律与社会运动”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为当代西方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固有的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追溯美国法律与社会运动从“差距研究”到“文化转向”的发展史,以权力/不平等范式的兴起为主线,对这一法律社会学重要学术传统的基本理论立场、意识形态倾向与社会文化语境进行论述、批判和反思。文章的结语部分以此为鉴,对中国社科法学的未来走向提出几点评论和建议。

  • 标签: 法律社会学 社科法学 法律与社会运动 差距研究 文化转向
  • 简介:一、今后立法的政策主题从2017年7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到现在的一年间,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事业经过了一个严峻的整顿过程,集中处理从2014年到2017年快速膨胀间出现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随着2018年4月财政部管理的项目库的整顿清理告一段落,政府管理机构开始发出整顿再起步的一系列积极信号,对此业内做出许多积极反应,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尤其是有关立法问题的研讨再度活跃起来。

  • 标签: PPP 行政法 政府管理机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法治 立法问题
  • 简介:时下学界对信访问题的研究虽则热闹,但由于缺乏起码的理论依凭而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论化程度,因此相关'研究'毋宁说是一种短平快式的'直觉的言说'。英格兰普通法的发达历程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自生自发的可能性,以及自生自发秩序所需要的并不甚苛刻的条件。通过揭示普通法发达过程中的自生自发之特质,可以为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程的信访机制之可能走向提供某些颇有意义的启示。

  • 标签: 信访 理论化 普通法 自生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