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布兹加林创建了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又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在对前苏联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人类目前所身处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展开全面批判的基础上,布兹加林提出了“社会主义——作为向自由王国过渡和转变历史进程”的明确思想主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异化 突变 全球化
  • 简介:<正>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改观,在家庭方面也发生着变化。(一)家庭结构有了新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家庭规模缩少,户均人数减少。我国“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五城市家庭研究”表明;京、津、沪、宁、蓉五大城市中4385户的抽样调查,户均人数为4.08人;农村家庭规模也有缩小趋势,据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2035户农民家庭调查,户均人数为4.52人,若从一个省来看,一九八四年贵州省共有596.1807万户,比一九八三年增长

  • 标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现阶段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科学院 精神动力 集体主义原则
  • 简介:本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关于异化讨论中的四个不同面向,即社会、审美、心理以及伦理维度。基于以上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分析,本文指出:就道德问题而言,青年马克思的观点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主奴关系部分所表达的观点具有很强的亲缘性,并且触及了承认政治的问题。最后,本文指出了青年马克思的观点特别是在当下关于分配正义的政治与身份认同的政治之争的背景中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 标签: 异化 青年马克思 承认 伦理
  • 简介:新疆作为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自古以来就有“欧亚十字路口”的地理枢纽作用,有着地缘性的战略地位,因而在近代成为帝国主义侵夺的对象。抗日战争打响后,国内外各方势力为争夺“新疆问题”的解释权和政治主导权,从各自的意识形态与立场出发,对“新疆问题”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述。新民主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其基本理念及其关于“新疆问题”的科学阐释,在向新疆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新疆政局各方的普遍认同,有力推进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为结束新疆政治社会动荡奠定了基础,也为重塑新疆地区作为“革命枢纽”的地缘特性创造了条件,补充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新疆 民族解放
  • 简介:毛泽东一身而兼具理论家和实践家双重身份,因而其理论活动便不可避免的会具有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双重性质,同时,对于一种哲学来说,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这双重功能,由于理论与实践关联的复杂性,很可能会在二者之间会出现不一致性。因此之故,这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性在兼具理论家和实践家双重身份的毛泽东那里,有着特别典型的体现。就当时以苏联教科书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这种决定论的理论体系由于其具有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上的彻底性,能够有效的用于掌握群众,从而不可弃绝之,但另一方面,又由于这种决论的理论不仅从逻辑上使得改变世界的行动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且还由于其抽象性、僵硬性而往往导致实践或行动的失败,因而又必须予以严厉批判。但既然这两方面都为成功的政治实践之所所必须,则尽管两个方面难于兼容,但却必须使之并存。这似乎便是毛泽东具有两种哲学之缘由。推而广之,对于任何兼具理论家与实践家的人来说,如果他既要正确地行动,同时又要掌握群众去行动,则其若要成功,必定需要两种哲学,一种用于掌握群众,另一种则用于正确地行动。这样,这种两种哲学的视野便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去分析任何政治实践中的不同理论倾向及其间的张力问题。进而,对于一个行动着的理论家或者说对于一个需要理论指导和凝聚人心的政治集团来说,分别适应于正确行动和掌握群众的两种哲学的并存也表明,要想掌握群众,或许用一种理论上彻底的外来哲学理论便可,但要想成功地行动,或者说发展一种能够成功的行动的哲学,却必得借助于传统思维方式方有可能奏效。

  • 标签: 理论哲学 实践哲学 理论旨趣 实践旨趣
  • 简介: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对右翼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作了最为犀利的批判。研究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多个侧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但系统性、逻辑性的研究尚未出现。因此,有必要系统而又逻辑地研究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

  • 标签: 柯亨 诺齐克 分配正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