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泡是常见的玻璃缺陷,远场干涉法可直接测量玻璃厚度方向的气泡尺寸,为了给测量时观察角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和菲涅尔公式,建立了光束的远场干涉模型并导出干涉条纹的相对光强计算公式。以冕牌玻璃(K6)、重冕玻璃(ZK6)、重火石玻璃(ZF6)为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干涉条纹的相对光强分布规律:相对光强幅度随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全局来看,相对光强幅度随偏向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变化不具有周期性;局部来看,相对光强幅值、条纹角间距近似相等,其变化具有近似周期性,且条纹的可见度较高。

  • 标签: 物理光学 相对光强 数值分析 玻璃气泡 远场干涉
  • 简介: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可以“迷乱”敌人的视线,是斑马适应环境(shiyinghuanjing)的保护色。因为黑、白双色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程度(chengdu)不同,

  • 标签: 适应环境 反射光线 保护色
  • 简介:分别利用双先棚叠加和双干涉条纹叠加的方法得到莫尔条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干涉条纹叠加方法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 标签: 莫尔条纹 双光栅 M-Z干涉仪
  • 简介:广东使用条纹机盖邮戳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时期。1921年广东邮政局引进国外生产的带条纹邮戳机供省内各地邮局使用,以加快邮局处理邮件的速度,同时也为实现邮政向自动化、机械化发展迈进的第一步,此为广东使用机盖邮戳的开端。其后的各个时期,邮戳机为邮局的快速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机盖邮戳也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戳式繁多,下面分三个阶段叙述。

  • 标签: 广东 条纹机盖 邮戳 波浪纹线条戳 集邮
  • 简介: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采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PCI-6221数据采集卡对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的数据采集和测量的方法。测量结果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运用Labview的测量方案切实可行。

  • 标签: 单缝衍射 光强分布 LABVIEW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 简介:<正>斑马是非洲的特产。它们喜欢生活在平原和草原上。斑马是群居的动物,常常10~12只在一起。有时也会和牛羚、鸵鸟等动物呆在一块儿。斑马常常低下脖子找水喝,很少到远离水源的地方去。斑马还有一

  • 标签: 牛羚 找水 野生动物类型 森林类型 基因资源 生物物种
  • 简介:设计了以莫尔条纹为基础的距离测量实验装置;分别做了莫尔条纹栅距B与两光栅夹角口的关系实验和两光栅相对移动距离d与莫尔条纹明暗变化次数N的关系实验,并将实验中的数据与理论值相比较,从而确定该实验装置的可行性。

  • 标签: 光栅 莫尔条纹 实验装置
  • 简介:论述了超声光栅的形成机理,运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唯像而直观地给出了超声光栅衍射条纹的强度分布,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超声光栅 衍射条纹 定性半定量
  • 简介: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stripevirus)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源物为RSV,属于纤细病毒属。它的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一代灰飞虱的数量、带毒率的高低、感病品种种植规模等,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控制灰飞虱的发生量。避免媒介(灰飞虱)的传毒。2007年,通过对易感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的几种防控措施的试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在灰飞虱大发生、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的环境下,运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进行秧田覆盖,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效果较理想、经济有效。

  • 标签: 水稻品种 防控措施 试验研究 种植规模 无纺布 病毒
  • 简介:利用集成电路芯片结合光敏晶体管等器件设计并成功制作了一种自动化测量的干涉条纹计数仪器,以实现干涉条纹的自动测量、可逆计数显示等功能.设计方案包括基于光敏晶体管RPM-075PT获取光电信号,以集成电路ST288A准确判别干涉条纹的凹进冒出方向以反映等厚或等倾干涉中光程的变化情况,使用集成电路ICM7217A进行条纹可逆计数.进一步的,使用自带整形滤波功能芯片ST288A以简化方向判别电路及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计数器全面满足干涉条纹的计数要求,可取代人工观测条纹计数,可广泛应用于高校实验、企业检测等应用干涉条纹计数的场景中.

  • 标签: 光敏晶体管 干涉条纹 可逆计数
  • 简介:条纹鲈MoroneSaxatilis(Walbaum)又称美洲条纹狼鮨、条纹石鮨,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科Percidae、条纹鲈属Morone。它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人工繁殖技术简便、肉质细嫩鲜美,可与我国鳜鱼、花鲈相媲美,经济价值很高等特点,成为海淡水增养殖和游钓的主要对象,盛誉美洲。条纹鲈原产美国东部沿岸的38°58′N~25°00′N水域,分布于劳伦斯河沿路易斯安娜州至整个墨西哥湾沿岸,是美国、加拿大的重要经济鱼类,美国已建有18个孵化场,年培养1500万尾幼鱼,年捕捞量为8000吨。

  • 标签: 杂交种 浮游动物 养殖技术 条纹鲈 放养密度 幼鱼
  • 简介:水稻条纹叶枯病关键措施是防治好传毒媒介灰稻虱,现提出以下防控技术意见:一、抓住时机,切实做好农田“四边”杂草、冬闲田和麦田的灰稻虱防治。要充分发动群众,彻底清除田埂、沟渠等“四边”杂草,减少中间寄主,破坏灰稻虱生存环境;要结合冬闲田化学除草防治灰稻虱;麦田是灰稻虱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场所,当前田间虫量高,要求抓紧做好小麦田灰稻虱的防治,药剂可选用40%毒死蜱或25%吡虫啉等药剂。

  • 标签: 水稻条纹叶枯病 防控技术 灰稻虱 小麦田 传毒媒介 中间寄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血管样条纹(AS)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全身病史结合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确诊为AS的26例患者5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8±6.9)岁。均为双眼发病。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者20例34只眼;其中,病程1个月内13只眼,病程1个月以上16只眼,接受过抗VEGF药物治疗5只眼。所有患者行超广角眼底照相、红外眼底成像(IR)、OCT、FAF及FFA等检查。同时采用海德堡OCTA仪行OCTA检查,中心波长840 nm,采集速度85 000次/s,宽度45 nm。获得3 mm×3 mm的扫描,每个立方体由2个重复体积的304 B扫描组成,使用两个正交捕获的成像体积的配准来执行运动校正。对比分析眼底彩色照相、IR、FAF、FFA、OCT及OCTA等多模式影像检查结果,总结AS及其继发CNV在OCTA中的影像特征。结果52只眼中,条纹区在OCTA上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阴影40只眼,可见Bruch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面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较为稀疏,原本均匀的网状结构发生分离,显示线条样的无血流信号区;条纹区未见明显异常OCTA影像12只眼。OCTA可见视盘条纹附近区出现血管网10只眼,其血管密度丰富。继发CNV的34只眼,其CNV表现为不同形态。病程小于1个月且未经治疗的13只眼,CNV呈较小的"花环"状形态;病程长于1个月但未接受治疗的16只眼,CNV呈血管较为粗大的"扇形"形态。经过抗VEGF药物治疗的5只眼,CNV呈修剪后的"树枝"状形态。结论AS条纹本身在OCTA中表现为无血流信号区,部分AS患者可见视盘旁修复性血管网存在。不同病程及治疗经历的患者CNV表现有所差异。

  • 标签: 血管样条纹/诊断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简介:软X光扫描相机是对软X光时间特性进行研究的主要诊断工具。我们利用同步辐射作为光源,对它的静态性能:能量响应、增益等性能进行了相对标定,给出了软X光条纹相机的能量响应曲线和增益特性曲线,并与利用Henke的经验公式^[1]计算给出的响应曲线比较,其结果与理论较符合。

  • 标签: 软X射线条纹相机 静态性能 标定 软X光 时间特性 诊断
  • 简介:条纹反射法是一种结构简单的三维面形检测手段,本文对该方法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中的集成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条纹反射法标定误差以及智能设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实际检测中的关键误差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相机非线性定标、改善相移算法、格点位置标定、应对相机自动增益调整等一系列方法和算法,在设备现有硬件条件下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最后,使用iPadAir对直径为105mm的SiC反射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标定精度在毫米量级时,对反射面的检测精度RMS值达到33μm,并且以低频误差为主,在局部高频区域检测结果有明显优势,证实了在不使用其他外部设备前提下,集成于智能平板的条纹反射法具备几十微米量级精度的检测能力。

  • 标签: 面形测量 光学检测 条纹反射 智能设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