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以轴不断延长,伴随眼底后极部出现各种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其中视盘区的形态及盘周结构变化尤为明显,如视盘倾斜、视杯与盘沿改变,视盘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以及脉络膜内空腔等。本文就高度近视的视盘形态特征及盘周结构变化作一综述,以期揭示高度近视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为寻找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盘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青光小梁切除青光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护理方法,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小梁切除青光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各3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眼压值方面的异同。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显著;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小于术前,观察组的术后眼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小梁切除青光引流器植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可以降低眼压,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震-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震阳性;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震-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 孤立性眩晕  孤立性前庭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震-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震阳性;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震-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 孤立性眩晕  孤立性前庭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从我院2020年8月-2021年9月接受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裸视力、SAS以及SD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裸视力、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势力并缓解不良情绪,颇具应用价值。

  • 标签: 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高度近视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应用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32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为患者应用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深度、眼压等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深度、眼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在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出现恶性青光的概率,提升患者的视力,维护患者的正常生活,适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微创玻切 手术治疗 青光眼术后 治疗效果 恶性青光眼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POAG)为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其特征为疾病早期无症状,进入中晚期病情难以控制,可导致不可逆盲,因此早期诊疗极为重要。视野缺损是其重要的诊断标准。近年来临床针对POAG提出视野前期青光(PPG)概念,即临床标准全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正常,但已存在明确的青光视神经结构改变,病情进展可导致视野缺损,由视野无缺损阶段(临床极早期青光)进入功能损伤阶段(临床早、中、晚期青光)。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PPG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证据以及诊断方法、治疗价值等,提出临床正视PPG的存在,有助于及时发现POAG病情,重视随访并准确判断和把握治疗时机,这是预防POAG视野缺损的关键。

  • 标签: 青光眼 视盘 视野测试
  • 简介:摘要干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表疾病,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正确区分干的病因、分类和严重程度是干精准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干精准诊断面临挑战和瓶颈的基础上,纵观干诊断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从传统方法到新兴技术,指出实现干精准诊断的努力方向和推荐策略,为临床积极推动干的精准诊断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精准医学 眼泪 生物标记 诊断技术,眼科
  • 简介:【摘要】急倾斜煤层开切施工工艺是煤矿开采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虽然开切施工工艺难度大,但是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倾斜煤层开采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开切施工带来的事故问题,本人将针对现有的开切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且探寻其倾斜煤层拆迁业施工工艺优化的路径。

  • 标签: 急倾斜煤层 开切眼, 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观察能力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培养,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趣味实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等,吸引学生的目光,指导小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发展,为学生未来科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观察能力 兴趣 引导 观察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表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46±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红霉素,n=60)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维A,n=60)。红霉素滴入红霉素膏,之后使用3M透明膜粘贴;维A滴入维生素A用凝胶,之后也使用3M透明膜粘贴;两组患者的对照眼均单纯使用3M透明膜粘贴。对每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室(PACU)内以及术后1 d进行3次手持裂隙灯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各别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估(SANDE)调查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霉素和维A在PACU内的CFS评分分别为(0.62±0.16)、(0.13±0.01)分,与诱导前基线指标相比均升高(均P<0.05);且红霉素在PACU时的CFS评分高于维A(P=0.007)。与诱导前相比,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明显增加[(16.0±1.3)比(11.4±4.9)mm,P=0.017],维A在PACU时的SIt明显下降[(10.2±3.6)比(12.4±5.5)mm,P=0.046];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高于维A(P=0.013)。红霉素和维A在PACU时BUT分别为(6.4±2.5)、(6.8±2.1)s,均低于诱导前(均P<0.05);红霉素和维A间BUT和SAND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霉素在PACU时不良反应包括黏滞感(66.7%,40/60)、结膜充血(21.7%,13/60)、刺痛(8.3%,5/60)、视物模糊(58.3%,35/60),发生率均高于维A的30.0%(18/60)、5.0%(3/60)、0、6.7%(4/60)(均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患者,与联合使用红霉素膏和3M透明膜相比,术中联合使用维A用凝胶和3M透明膜能更好地预防术后表损伤。

  • 标签: 麻醉,全身 头颈部手术 眼保护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及后节的开放性外伤玻璃体切除术的效果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伤及后节的开放性外伤者82例(82)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两组:12例效果不佳组,70例效果良好组,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82例中总治愈率为85.36%(70/82),并发症发生率7.32%(6/82)。术后3 d、7 d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术前(P<0.05)。而视力、手术时机、年龄、钝器伤、眼内异物、出血累及黄斑中心凹情况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伤及后节的开放性外伤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时需考虑视力、年龄、时机、眼内异物等情况。

  • 标签: 外伤,眼,开放性 手术,玻璃体 效果,治疗 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