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方面对成人麻疹认识的不足、警惕性不高,导致该例病程初期曾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成人麻疹虽然并发症较少,但临床症状较重,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防治和隔离措施,以减少成人麻疹发病率,使感染者减轻症状,并避免局部麻疹暴发流行1-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5例就诊于我院的不典型成人麻疹病例,旨在提高对特殊类型成人麻疹病毒肺炎的诊断,从而尽早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 标签: 麻疹 治疗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壁积气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本院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CT发现的10例肠壁积气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资料,探讨肠壁积气的腹部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9例腹部X线发现肠壁积气共同特点为沿肠管壁的线状、环状、囊状、泡状透亮影。CT扫描软组织窗及肺窗肠壁积气特征性表现为沿肠壁的线状、环状、泡状气体密度影。10例肠壁积气患者中9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另1例为巨结肠患儿。结论CT对肠壁积气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X线平片应用比较广泛,适合于床边检查,可用于肠壁积气的临床筛查。

  • 标签: 肠壁积气 X线平片 CT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巨结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小静脉闭塞症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肝大、腹水,临床上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检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影像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超声检查 CT表现 MRI表现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大汗腺癌的MRI及乳腺X线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大汗腺癌共19例(平均年龄66.8岁,范围51~87岁)。19例中行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各13例,其中接受2种检查者7例。分析病灶在MRI上的形态特征、动态增强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乳腺X线表现。结果在乳腺X线上,13例中肿块8例、结构扭曲4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肿块边缘模糊者7例,毛刺者1例;4例伴有微小钙化。在MRI上,13例中10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3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肿块边缘毛刺者6例,不规则者4例。3例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类型分别为区域性强化1例、多区域性强化1例、弥漫性强化1例。TIC为平台型者1例、流出型者12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在X线上多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肿块,在MRI上多表现为毛刺状边缘的肿块,TIC多为流出型。乳腺大汗腺癌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恶性肿瘤的征象,无特征性表现

  • 标签: 乳腺 大汗腺癌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鳃裂囊肿癌变的影像表现。患者男,55岁,偶然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CT示右侧颈部下颌角与舌骨间、胸锁乳突肌前缘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分隔,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强化。病理诊断为鳃裂囊肿癌变。术后2个月复查MRI示肿瘤复发。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鳃裂囊肿 癌变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10例GIST中单发9例,其中胃4例、小肠3例、直肠2例;多发(胃及肠系膜)1例.恶性GIST9例,有1例伴肝转移.有4例进行了胃肠道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胃肠腔的偏心性狭窄、局部趋于向外生长的肿块、肿块内可见不规则坏死或出血.5例行CT、5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为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GIST影像表现对GIST诊断有帮助.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学表现 胃肠道钡餐造影 GIST 回顾性分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各种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I影像表象。材料和方法28例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6例工业有机溶剂中毒,9例一氧化碳中毒,7例海洛因中毒(烫吸)6例代谢性产物过高中毒。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和要点。结果CT表现为脑白质和深部神经核团的对称性低密度影,MRI表现为相应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其中丘脑5例、脑干2例、基底节区13例、小脑齿状核4例,广泛白质性改变9例。其中小脑齿状核改变的仅发生于海洛因中毒患者。结论CT和MRI均能发现脑白质和深部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但各种中毒性脑病的影像表现均无明显的特征性改变。但小脑齿状核改变仅见于海洛因中毒患者。正确的诊断需要认真分析其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其中毒史。

  • 标签: 化学中毒性脑病 代谢性产物异常中毒性脑病 X线计算机体层扫面 磁共振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现状及典型影像表现

  • 标签: H ill-Sachs损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MRI诊断在脊柱损伤中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不同的诊断方式分成2组,研究组57例行MRI诊断,对照组49例行CT诊断,比对两组具体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误差率5.26%较对照组38.77%低,而诊断准确率94.73%则较对照组61.22%高,差异对比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MRI可提高确诊率,在脊柱损伤中具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MRI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14例,小肠3例,升结肠1例。肿瘤平均直径6.8cm。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2/18),腹痛(11/18),消化道出血(7/18),肠梗阻(2/18)。主要影像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变明显,但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的消化道造影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定性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瘤内出血 坏死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以手术及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及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10例均行CR正侧位、低场强MR检查、螺旋CT轴位平扫加三维重建,并随访复查3个月~2年;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0例依据3种不同分型方法分型:①依据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位置,10例均为外侧型,无内侧型.②依据骨折后骨折块数目,分为二部分型8例,三部分型2例,无四部分型.③依据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1例.随访:周围型骨桥形成2例,胫骨远端骨梗死1例.结论:CR、CT、MRI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三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信息,指导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CT及MRI影像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MRI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骨包虫病发病率低,最常见于骨盆,脊椎次之,也可见于长骨,呈多囊状膨胀性骨破坏;外围没有纤维包膜,内面没有胚叶层,是骨包虫特征。无骨膜反应及新骨生成,是与其它骨病鉴别要点。

  • 标签: 骨包虫 多囊状骨破坏 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