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 对龙岩市武平县妇幼保健院检查的 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 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 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 ALT、 HBsAg、抗 - 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吸毒人员 ALT 水平显著高对照组( P < 0.01);吸毒人员 HB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吸毒人员 HC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吸毒单纯感染 HCV组的 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 HBV组( P < 0.01)。 [结论 ] 吸毒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其 HCV感染情况要比 HBV感染更为严重,并且 ALT的异常主要与 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 标签: 吸毒者 ALT HBV HCV
  • 简介:目前在我国,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绝大多数吸毒有艾滋病感染/传播的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商业性行为,并且性行为中有半数从不戴安全套.因此,了解吸毒中艾滋病流行现状,提出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吸毒 艾滋病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龙岩市武平县妇幼保健院检查的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ALT、HBsAg、抗-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吸毒人员ALT水平显著高对照组(P<0.01);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毒人员HC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毒单纯感染HCV组的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HBV组(P<0.01)。结论吸毒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其HCV感染情况要比HBV感染更为严重,并且ALT的异常主要与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 标签: 吸毒者 ALT HBV HCV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吸毒HCV、HbsAg、梅毒的感染状况及与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检测的20例吸毒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20名健康体检人士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清抗-HCV、H bsAg梅毒、ALT水平检验。对比HCV、H bsAg、梅毒、ALT感染状况,分析吸毒人员单纯 H bsAg阳性、单纯HCV阳性、ALT的阳性情况及梅毒、HbsAg 、HCV合并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HbsAg、梅毒、ALT感染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6例单纯HbsAg阳性的吸毒中有2例ALT阳性,4例ALT阴性。11例单纯HCV阳性的吸毒中有6例ALT阳性,5例ALT阴性。吸毒人员HbsAg+HCV感染占比最高,高达(63.64%)。结论 吸毒行为不仅能够增加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还会对肝细胞产生损伤。

  • 标签: 吸毒者 HCV HbsAg 梅毒 ALT
  • 简介:摘要目的吸毒是危害社会、破坏家庭和损害本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部分吸毒人员常常故意吞服各种异物试图借此逃避强制戒毒、伏法,通过胃镜取出异物治疗既能解除患者病痛,还可协助有关司法部门正常履行工作,本院为98例强制戒毒戒人员(以下称患者)经胃镜取异物成功,除具体操作、技巧方面,精神-心理辅助作用能起到重要作用。方法对本地区强制戒毒所及相关部门送来98例强制戒毒及拟强制戒毒人员,根据其病情程度(所吞服异物数量、种类、形状、时间长短)、年龄、性别、吸毒情况、以往病史、是否初次吞服、精神-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评估治疗风险、难度、方法,并应用富士能电子胃镜,酌情采取不同附件、材料及治疗方法,必要时选用无痛麻醉方式治疗。其中治疗前根据患者焦虑及心理因素调查结果,进行不同方式的精神-心理辅助,以及人性化治疗前教育,使得需医疗处置的此类患者端正治疗态度,依从、配合治疗,对于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平稳、快捷、成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治疗中,根据患者吞服异物的物理特点、形状、所处位置等客观因素,今后辅助检查提示,而伺机灵活采取不同取出方法、手法、附件材料及辅助手段,既保证安全、快捷取出异物,并避免造成消化道副损伤,防止并发症。结果以精神-心理辅导教育及沟通为前提,并经治疗过程中的随机处置,98例患者均顺利取出异物,达到治疗目的,未发生一例并发症及黏膜副损伤。讨论对强制戒毒的人群中常出现的故意吞服异物处理,消化内镜是最简便、有效的解决手段,避免因此而经外科手术处理,作为特殊人群应急状态下的医疗需求,治疗过程本身虽然难度不大,但需因人而宜,个性化酌情采取不同手法、方式、技巧和辅助手段取物,而此前的人性化关怀和精神-心理辅助措施,可以促使经胃镜解决此类突发事件顺畅、安全和保证成功率。

  • 标签: 吸毒者 上消化道异物 胃镜取出 精神-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行于柳州市吸毒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34例HIV感染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C2种亚型以及CRF07-BC(44.12%)和CRF01-AE(55.88%)2种重组毒株。结论柳州市HIV-1亚型以B、C为主,重组毒株以CRF07-BC和CRF01-AE几乎各占一半,柳州市HIV-1亚型比较单一,控制柳州市HIV-1亚型的多样性,做好防艾任重而道远。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亚型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 分子
  • 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2年广东省内HIV-1感染的静脉吸毒(IDUs)中HCV基因型的种类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07—2012年HIV-1抗体阳性IDUs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提取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HCV核心基因Core片段和非结构基因NS5B片段,目的片段测序后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09份样本分别来自惠州、东莞、阳江、云浮、清远、佛山、中山和江门,以阳江和东莞为主,占36.84%(77/209),以男性为主,占93.78%(196/209),年龄在18-49岁之间。HCV抗体阳性166份,阳性率为79.4%。进化树显示样本序列分别与标准株1a、1b、2a、3a、3b和6a等6种亚型聚集在一起,la、lb、2a、3a、3b、6a基因亚型构成比分别为10.6%、9.9%、1.4%、22.7%、11.3%、44.0%。结论6a是广东省内被检测HIV-1感染IDUs中HCV主要流行亚型,其次为3a亚型。

  • 标签: HIV感染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毒品依赖一年以上的临床变现,回顾性分析该毒品依赖人群并发胸部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强制戒毒的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检查呈阳性改变的的101例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调阅其吸毒时间,吸食量及吸毒方式。结果在次101例患者中,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肺结核为15人,伴有空洞形成的患者有8例,患病率为14%,明显高于普通非吸毒人群,提示吸毒人群为肺结核高发人群;其余支气管炎改变为46例,肺纹理增多23例,片状模糊影(疑似肺炎改变)17例;其中合并气胸2例,肺水肿2例,心影增大8例,胸腔积液4例。结论一年以上毒品依赖人员胸片阳性率较高,并发肺结核几率较大,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因此,对长期毒品依赖人员进行X线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十分有利于医护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意义。且在临床脱毒治疗过程中关注其呼吸系统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毒品依赖者 胸片 胸部感染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制戒毒所内吸毒的HIV感染调查情况及其防护措施。方法本文纳入强制戒毒所2017年1月-2018年12月500名吸毒,采血后通过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WB法确定,同时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认知度、性行为和吸毒行为,对此分析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00名吸毒中HIV检测抗体阳性为16例,占比3.20%;其中静脉注射吸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口吸吸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戒毒所内吸毒的HIV感染危险因素包括静脉注射吸毒,尤其是使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对此要加强对吸毒人群HIV传染病的防治和宣教,加深对艾滋病的了解。

  • 标签: 强制戒毒所 吸毒者 HIV感染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龙岩市武平县妇幼保健院检查的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ALT、HBsAg、抗-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吸毒人员ALT水平显著高对照组(P<0.01);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毒人员HC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毒单纯感染HCV组的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HBV组(P<0.01)。结论吸毒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其HCV感染情况要比HBV感染更为严重,并且ALT的异常主要与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 标签: 吸毒者 ALT HBV HCV
  • 简介:目的了解中山市吸毒的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1999~2003年对中山市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进行血清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吸毒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2047名吸毒以青年男性、流动人口、无业者居多,文化程度偏低,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在48.27%~79.04%之间;静脉吸毒占55.30%,其中共用针具占58.07%;曾有过非婚性行为占35.66%(730/2047),近半年有非婚性行为占18.22%(133/730);安全套每次使用占12.19%(89/730),从来不用占51.10%(373/730).共检测11759名吸毒,检出HIV抗体阳性574例,阳性率为4.88%;梅毒抗体阳性683例,阳性率为5.81%;同时感染HIV和梅毒16例,感染率为0.14%.结论中山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以及从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传播.

  • 标签: 吸毒者 HIV 梅毒
  • 简介:吸毒回归社会困难重重,很难通过自身的调适缓解和消除这些压力。小组工作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文章分析吸毒难以回归社会的个人原因、环境原因、个人与环境互动不畅的原因,通过小组工作模式对吸毒回归社会进行实证探索,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的内心强大起来,从而顺利回归社会,融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 标签: 小组工作 吸毒者 回归社会
  • 简介:  1.上坟  不少人为我和人类学家拉德玛纳博士结婚感到惋惜.也有好多饶舌的人说我迷上了拉德玛纳的财产.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拉德玛纳不是商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学者.他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一点都不是,他的生活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 标签: 吸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报告注射吸毒HIV感染的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注射吸毒HIV感染,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死亡密度,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20年,我国累计报告≥15岁注射吸毒HIV感染119 209例,其中死亡59 094例,全死因死亡密度为6.96/100人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1.91/100人年,总死亡密度呈下降趋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HIV感染全死因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个/μl,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2.85(2.78~2.93)、2.47(2.40~2.54)、1.58(1.53~1.62)和1.24(1.21~1.28);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未抗病毒治疗的HR值(95%CI)为7.13(6.99~7.27);相比于美沙酮维持治疗,未美沙酮维持治疗的HR值(95%CI)为1.07(1.04~1.10)。注射吸毒HIV感染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计数>500个/μl,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3.26(3.08~3.46)、5.54(5.24~5.85)、2.35(2.21~2.50)和1.41(1.32~1.50);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未抗病毒治疗的HR值(95%CI)为5.96(5.74~6.18)。结论应促进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坚持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等降低危害项目,提高其依从性,进而降低其死亡风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注射吸毒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近日,寿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根据得到线索,周密部署,在一出租屋将一名正在吸毒的男子李某和其女友湛某抓获。经审问,双方均对吸毒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对于毒品的来源以及是否有其他涉毒人员,李某一直回答含糊。湛某则交代自己一开始与李某也只是普通朋友,是因为李某的引诱才吸食上冰毒,为了吸毒才愿意和李某交往,冰毒也都是李某提供的。民警知情后对李某进一步审讯,发现李某竟同时和7名女性保持恋人关系。

  • 标签: 吸毒 女友 劝说 违法事实 公安局 出租屋
  • 简介:毒品预防教育事关禁毒工作全局。从毒品预防教育视角阐述如何识别毒品、吸毒工具和吸毒人员,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增强教学实用性。从俗称、种类、形状、颜色、规格、大小等特性讲解如何识别毒品,从不同吸食方式用到的工具等方面讲解如何识别吸毒工具。从环境线索、身体特征、急性中毒、日常行为和性格改变等方面阐述如何识别吸毒人员。

  • 标签: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 吸毒工具 吸毒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男性吸毒人群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3市1县434名吸毒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特征、性行为特征、吸毒前后性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34名调查对象在吸毒前每月性行为频率平均值为(15.34±4.65)次/月,吸毒后为(4.62±1.61)次/月。25~45岁年龄组、〉45岁年龄组吸毒后每月性行为频率均降低(均有P〈0.05)。吸毒后安全套使用频率升高(Z=-10.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45岁的调查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12.123,95%CI:1.828~80.380)、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4.175,95%CI:1.568~128.150)、月均收入小于1000元(OR=7.873,95%CI:1.324~46.827)吸毒后性行为频率更容易降低。结论药物滥用可导致性功能的损害。文化程度、初次性行为年龄、月均收入对大于45岁的男性吸毒性行为频率下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性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2003年夏天,当时深陷婚姻危机的穆图决心离开意大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同时也离开那个曾经让他爱、现在又令他恨的妻子亚历山德拉。

  • 标签: 亚历山德拉 婚姻危机 董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