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条冲突和衔接问题,对于准确惩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冲突是由我国的立法模式等多重原因造成的,由此引发的刑事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不仅给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带来困难,也会引发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通过采取制定司法解释、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方式,以期解决两部法律间的冲突在司法实践中日显重要。检察机关在行使公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如何发挥解决法条冲突的作用也成为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

  • 标签: 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法条冲突 解决思路
  • 简介:恐怖活动对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国家须通过刑法中的规定来规制此类犯罪。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的学习,不难发现新修正后的刑法对于恐怖活动犯罪的制裁变得更加严厉。本文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恐怖活动犯罪的新增规定的分析,简要论述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活动犯罪的制裁。

  • 标签: 恐怖活动 刑法 制裁
  • 简介: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了溯及力的一般原则——从旧兼从轻,相关司法解释将“处刑较轻”界定为“法定刑较轻”。法定刑较轻不等于判处的刑罚较轻,将处刑较轻等同于法定刑较轻,使从旧兼从轻原则只能适用于罪否及法定刑轻重的比较,为以事后法加重被告人刑罚预留了制度空间。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范围和方式的错位,有待于回归“处刑较轻”的刑法文本。

  • 标签: 罪刑法定 处刑较轻 法定刑较轻
  • 简介: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是指一行为触犯的数法条的外延存在完全包容关系(从属关系),数法条的外延仅存在部分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的情况并非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犯。在此基础上,刑法分则规定的“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的重申或强调,这样既符合立法者在普通法条之外另设立特别法条的本意,又能避免将法条的部分包容关系视为法条竞合所造成的罪刑不均衡的情况。

  • 标签: 特别关系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 简介:现行刑法典中法条竞合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根源主要包括语言、保护的客体、立法技术等多个方面。法条竞合的本质是刑事法律规范的竞合,不是法律条文的竞合。法条竞合有包容竞合和交叉竞合两种类型。对竞合法条的选择适用,应当遵循轻法优于重法原则。

  • 标签: 法条竞合 种类 适用原则
  • 简介:法条竞合的概念有多种,较为完整、正确的定义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法律的错综规定而同时符合了数个在构成要件上存在着交叉关系或从属关系的刑法分则条文,但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条文而排斥其他条文适用的情形。法条竞合有从属竞合与交叉竞合两种类型。不同法律间的法条竞合时应严格适用特别法优先原则。在与想象竞合区别时,应理解为:法条间存在交叉或从属关系时为法条竞合,竞合的法条间不存在上述关系时则为想象竞合。

  • 标签: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适用 特别法 刑法分则 犯罪行为
  • 简介:天津赵春华案的判决凸显的是对刑法的形式理解与实质判断之间的紧张,仅在量刑阶段进行实质考量的做法并不合理。就赵春华案及类似案件而言,现有的四种去罪化的解决方案均存在不足之处。立足于解释论,通过对非法持有枪支罪中枪支、持有与抽象危险的要素做限制性解释,是更为理想的解决路径。对涉枪罪名中的枪支概念宜做不同于行政法上的枪支的理解,这在法教义学上存在充分的理由与根据;同时,基于持有型犯罪的特殊性,对持有与抽象危险这两个要素均应做严格的限定。赵春华案所折射的法条主义现象,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在于,对理解与适用相关的罪刑规范时置实质的价值判断于不顾。要走出法条主义的困境,司法者应当注重发挥刑法解释的功能,对实质的价值判断保持必要的敏感,同时掌握与学会运用各种解释技术,尤其是目的解释与体系解释的方法。

  • 标签: 刑法解释 价值判断 非法持有 枪支 罪枪支 持有
  • 简介:文章以一起驾车抢夺案例为切入点,针对《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进行解读,分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进而探讨危险驾驶过程中又触犯他种罪行时的罪数形态及法律适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危险驾驶 条文释义 罪数形态
  • 简介:法条竞合犯中犯罪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所规定构成要件及要素之间存在必然的重合或交叉关系,进而认为杀人罪包容伤害罪、两罪法条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在盗窃罪与盗伐林木罪的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

  • 标签: 竞合犯 论法竞合
  • 简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文艺方针近来似乎在立法活动中得到了更突出的展现,当调控抑制房价、经济适用房分配、物业管理纠纷解决、拆迁补偿、土地承包这样一些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不动产物权问题正成为时政焦点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也以向社会全文公布草案、

  • 标签: 《物权法》 中国 立法 法条 物权变动模式
  • 简介:刑法文义解释由于其克服言语模糊和内涵变迁缺陷的功能而在刑法解释的位阶中具有优先性。通过对法律语词中的“模糊”“笼统”“多义”“歧义”进行阐释,发现由于法律文本的模糊性、多义性以及内涵的变迁,刑法文义解释作为解释理由,往往不具有说服力。建议在采用刑法文义解释方法时,按照同类语式的普遍特征对其作出同类相似的平行解释以及采用语词的常用含义排序方法来解决;可借鉴英国刑法文义解释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司法实际,对文义解释的价值进行适当诠释。

  • 标签: 文义解释 语词模糊 刑事政策 刑法谦抑
  • 简介:<正>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制定了新宪法和一批重要的基本法律,积累了许多立法经验。为了进一步完成今后非常繁重的立法任务,现就“立法条件成熟”,略抒管见。

  • 标签: 立法条件 立法经验 立法工作 新宪法 基本法律 法律草案
  • 简介:高丽在移植唐律时,对之进行了重大的改造。这种改造之所以会发生,是由高丽的社会分层结构、权力格局、文化意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通过"华化"与"土俗"之间的张力表现出来的。高丽对唐律的移植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制度的变迁就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调整,这种调整是以制定规则时的博弈表现出来的,并披上了文化之争的外衣,其结果便是在"华制"与"土俗"之间进行折中,从而就使唐律在高丽的立法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形。

  • 标签: 《高丽律》 唐律 法律移植
  • 简介:10月18日子夜时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座风格怪异的建筑物里——它曾是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主会场,连续开了近6个小时会议的欧盟27国首脑们长舒一口气。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正在书写一段新的历史: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刚刚在他们手上诞生。

  • 标签: 欧盟宪法条约 主会场 世博会 建筑物 葡萄牙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各界对恐怖犯罪活动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是一些域外国家的当局者及学者,对于中国处理暴恐事件所使用的手段、适用的法律等方面均有诸多评价,因此,中国司法部门如何应对相关暴恐事件已经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西北地区的几起典型恐怖袭击事件①,法院针对各案均进行了公开判决。在这些案件中,法院对上述案件的审判周期进行了更加科学高效地调整,审判亦也因《刑法修正案(九)》的实施变得更加有法可依,这无疑将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提供更为全面、宽广的进路。

  • 标签: 暴恐案件 刑法修正案 刑事判决 司法公开 国家形象
  • 简介:<正>刑法的竞合论(DieLehrevondenKonkurrenzenodDieKonkurrenzlehre)是刑法学上最复杂且棘手的问题。其中,因法条的错综关系而极易混淆的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分,莫衷一是。二者的界限,一方面,以真假竞合的区分为前提,涉及罪数本质、不法内涵、同一法益、构成要件的评价等一系列关乎犯罪形态竞合理论的本体问题;另一方面,在行为单数的基础上,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犯所该当的犯罪数、所侵犯的法益数的差异还有有重要的刑罚适用意义。因此,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分,牵一而动及犯罪论、刑罚论的疑难问题,既是基本理论的推敲,又是诸多实践问题的根本,无愧于犯罪形态理论最为重要的问题。

  • 标签: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犯罪形态 法益 罪数 刑罚适用
  • 简介:法律条文一般是多重复合判断。常见的多重复合判断形式,有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是联言判断或选言判断的形式,也有选言(或联言)判断的肢判断是联言(或选言)判断或假言判断的形式,其逻辑结构比较复杂。分析多重复合判断,首先要找出其主要层次,再逐层分析肢判断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写出其结构式再对结构式进行分解或变形处理,就可以把多重复合判断所包涵的思想内容充分揭示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应用法律条文,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特对法律条文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分别作如下分析。一,前件是选言判断的复合判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

  • 标签: 肢判断 多重复合 前件 文特 结构分析 三条
  • 简介:通过对“蹶”字字义的分析,认为“趺蹶”当作“跌蹶”。结合原文,分析跌蹶的症状,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比较,认为张仲景准确记载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他对于此病病机、治疗的初步探讨,合乎《内》、《难》有关论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目前所用的“老年颤证”这一中医病名相比,“跌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远较“老年颤证”为优,建议将其作为帕金森病相应的中医病名。

  • 标签: 金匮要略 趺蹶 跌蹶 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