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落实,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政策引导牧区广大群众从事二、三产业,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 情况
  • 简介: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修复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客观、科学分析生态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但如何客观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效益,特别是生态状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目前已有的生态效益能否持续,这些项目要不要继续投资,向哪里投资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来客观、公正的回答,并由此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把握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效,为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草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标签: 草原 生态补助奖励机制 效应 评价
  • 简介:草原、森林、海洋是地球上的三大碳汇。相对森林而言,草原的碳汇功能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其固碳能力不容忽视。草原碳汇公共政策是政府有关部门为规范、引导草原碳汇活动,推进草原碳汇发展,协调草原碳汇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本文以内蒙草原碳汇相关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行政策规定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政策文本的梳理,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利益相关者、政策工具和政策价值三个维度对我区草原碳汇公共政策文本进行科学评判,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草原碳汇 公共政策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而草原保护红线又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最基本的有效途径。从介绍内蒙草原三大生态功能和"一线三区"入手,选取内蒙三个典型草原区域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经过一系列的数据预处理和以支持向量机为主要方法预测出三个草原核心保护功能区的分布结果。结果证明从国家文件理论指导到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实际操作后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还有待基于这三个典型草原研究结果推广至全内蒙

  • 标签: 草原保护红线 核心保护功能区 支持向量机 结果分析
  • 简介:第八届“中国·内蒙草原文化主题论坛”2011年7月在内蒙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探讨。

  • 标签: 文化产业发展 内蒙古草原 文化研究 文化主题 论坛 中国
  • 简介:适应性治理通过边学边做,针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系统、地方知识文化等基本特征,基于一个动态、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过程不断测试和修正制度安排与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通过内蒙3个地区案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对其气候变化风险和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发现其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程度的社会脆弱性正是源于不同的草原利用机制和基于此的社会合作机制。正是因为3个案例地的牧民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记忆,所以他们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牧户可以依赖于社会资本移动牲畜来渡过难关,有的牧户则可以在嘎查范围内重启社会记忆,通过合理安排草场利用和移动牲畜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而有的牧户则只能通过买草料独立抗灾。这样不同的结果有力证明了适应性治理在提升这些地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地区层面引入适应性治理,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利于自然、社会及管理的多学科协同,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和协同推广理念不谋而合,是“未来地球”思想在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的实践。

  • 标签: 适应性治理 社会脆弱性 恢复力 草原保护 社会记忆
  • 简介:根据内蒙自治区草原工作站预测,今年全区草原鼠害偏重于往年,预测鼠害危害面积为I亿亩左右,严重成灾面积为5000万亩。

  • 标签: 内蒙古 草原 鼠害 治理方法 畜牧业
  • 简介:为了加快草牧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规模,提升草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草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内蒙草原学会和内蒙草原工作站于2017年6月28日在内蒙乌兰察布市成功举办了"大麦复种燕麦技术现场培训暨内蒙草原学会党建工作会议",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近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 标签: 专业技术人员 内蒙古草原 乌兰察布市 现场培训 党建工作 学会
  • 简介:区分草原文化的地域特点,应当把握三个基本点。首先是自然地理特点。不同的草原生态环境,不仅导致畜牧经济的不同特点,也导致反映这种自然景观和相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草原文化的不同地域特色。其次是历史特点。在内蒙草原的不同地域,草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历史特色。第三是由于不同地区生存环

  • 标签: 内蒙古 草原文化 生活方式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城市文化
  • 简介:(三)内蒙草原小说反映内蒙草原生活的古典章回小说肇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白话文小说,则是在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方在内蒙产生.那时,内蒙西部地区(即绥远省)的进步文学青年创作和发表过若干白话文短篇小说,不过许非草原文学,不在我们论述的范围.真正的草原小说,乃是立十年代初以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为标志的.这就是说,草原小说的出观是同当代内蒙草原文学的形成相一致的;换句话说,草原小说堪可作为当代草原文学的一大特征.

  • 标签: 草原文学 草原小说 内蒙古草原 短篇小说 玛拉沁夫 长篇小说
  • 简介:北京、山东室外展园占地均为1500平方米。经过几个月的建设,两地景区丘陵地貌造型、针叶树和花灌木栽植、人工小河、水窖、给排水系统、喷灌系统、敖包、景区小桥、花卉小广场、蒙古包、彩虹桥钢筋架、景观石等项目的建设、制作、安装及调试运行工作已经完成景区牧草已使用美国优质草种完成播种。

  • 标签: 内蒙古 给排水系统 喷灌系统 运行工作 景区 花灌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内蒙草原地区藜科花粉诱导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的临床特点、藜科花粉的分布和致敏特征。方法2015年5—8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内蒙草原6个地区(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多伦、通辽、扎旗、开鲁)的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并于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上述6个地区进行花粉监测。观察SAR的临床特点、藜科花粉的分布和致敏特征。应用SAS软件9.4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6 043名受试者完成了问卷调查和SPT,藜科花粉诱导的SAR确诊患病率为13.2%(795/6 043);高发年龄在18~39岁;城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61.2%比37.9%,P<0.001);上述6个地区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锡林浩特21.5%、二连浩特17.8%、多伦8.9%、通辽6.9%、扎旗15.3%、开鲁9.7%,P<0.001)。藜科花粉诱导的SAR的临床症状以喷嚏(96.5%)、鼻痒(92.2%)为主;眼部症状中眼痒较为明显(69.1%);其他相关症状中,乏力(32.1%)和嗜睡(31.5%)较为突出。藜科花粉诱导的SAR的合并疾病中,变应性结膜炎占71.4%(568/795),食物过敏占86.7%(689/795),支气管哮喘占16.7%(133/795)。藜科花粉播散高峰期为8月;藜科花粉诱导的SAR患病率与藜科花粉浓度呈正相关(R2=0.78,P=0.043)。藜科花粉SPT阳性率为21.2%(1 282/6 043),6个地区中以锡林浩特最高(28.0%,236/842)。结论内蒙草原地区藜科花粉诱导的SAR的患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以喷嚏为主,8月为花粉播散高峰期,SAR患病率与藜科花粉浓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藜科 花粉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草原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为全面反映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和长势情况,内蒙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会同草原勘察规划院组织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布设465个监测样地,1359个监测样方,于4月26日-5月22日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如下:总体情况看,今年内蒙东部地区进入5月以来出现气温骤降现象,且降雨量偏少,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普遍推迟3-15天,中东部地区包括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牧草返青期与上年基本持平,个别地区有所提前,西部地区今春气温高,有效降雨较多,牧草长势较好,返青期提前3-15天。

  • 标签: 内蒙古东部地区 有效降雨 返青期 实地监测 长势情况 草群
  • 简介:内蒙自治区草原学会成立于1983年,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内蒙自治区科协的组成部分,是由全区草原、草业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性、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是内蒙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内蒙自治区民政厅。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 学会 独立法人资格 科学技术协会 组成部分
  • 简介:在解放战争时期,有支铁骑活跃在内蒙西部草原和察北、绥北、绥西地区,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它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骑兵第四师。它于1946年1月创建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以蒙古族官兵为主体、英勇善战的一支铁骑兵。

  • 标签: 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事业 主体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草原文化是内蒙这一区域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形成的天然土壤和基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它的重要特质.草原文化对内蒙治理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链条上,既持续不断,又随处可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形塑了主体民族的政治心理,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民族心理;它是内蒙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促进了内蒙的内外连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在民族国家构建和维系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上和今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内蒙的秩序和稳定;它有效地连结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了蒙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构.

  • 标签: 草原文化 内蒙古治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