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中利用FDTD方法模拟了光波在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色散特性。给出了FDTD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仿真结果,同时分析了色散特性与占空比的关系,在相同的空气孔间距条件下,占空比越大,反常色散峰值越大,峰值色散点往短波区域移动。

  • 标签: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时域有限差分法 色散 FDTD
  • 简介:1.概述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速率不断提高。目前,10Gb/s的SDH系统已投入商用,应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可以实现16×2.5Gb/s以上超大容量通信,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成熟使超长中继距离成为可能。所以,新一代干线光纤通信系统将以大容量、长中继距离为基本特点。

  • 标签: 光纤通信系统 色散补偿光纤 单模光纤 色散系统 掺饵光纤放大器 色散补偿技术
  • 简介:色散补偿技术是高速率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分析了两种基于光纤光栅在DWDM系统中用于色散补偿的应用技术,一种为离散信道的色散补偿技术,一种为非离散信道的色散补偿.并简要介绍了对前者用于色散补偿的两种改进方案.

  • 标签: 光纤光栅 DWDM 色散补偿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 简介: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光纤)存在的缺点,其次详细阐述了未来DWDM和CWDM系统将要采用的宽带光传输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设计思想和性能。

  • 标签: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光传输 宽带 G.655光纤 DWDM CWDM
  • 简介:光纤按光在其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多光纤的纤芯直径通常为50或62.5微米,包层外径125微米,表示为50/125微米或62.5/125微米、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通常为8.3微米,包层外径125微米.表示为8.3/125微米.二者相比.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远,衰减小但是成本较高,而多光纤则恰恰相反.本文主要围绕二者的差异从成本有效性及使用性能的角度对适用于下一代传输网络的光纤介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成本有效性 下一代传输网络
  • 简介:目前,在室内及数据中心主干布线中最常采用的是多光纤。面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可选产品,最大的困难是在考虑未来带宽需求的同时使所选的解决方案其成本最为有效。

  • 标签: 多模光纤 数据中心 带宽 传输距离
  • 简介:用户对数据、图像和语音业务的需求的高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运营商的城域网建设步伐。光纤制造商针对城域网络业务特点纷纷制造出了城域网用的低水峰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本文详细介绍了低水峰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特性及其在城域网络中的应用。

  • 标签: 非色散 位移 单模光纤
  • 简介:本文利用频域有限差分方法(FDFD)分析了光子带隙光纤(PBGF)的色散和损耗特性.频域有限差分方法通过解从麦克斯韦方程得到的本征方程,并应用各项异性完全匹配介质层(PML)得到了一个复数形式的传播常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孔间距,可以移动零色散点;选择高填充率、较大孔间径结构,会有效减小PBGF的损耗.

  • 标签: 光子带隙 色散特性 光纤损耗 有限差分方法 麦克斯韦方程 本征方程
  • 简介:介绍了SC谱的产生机理,并通过数值计算具体分析和比较了各种光纤中高阶群速度色散(GVD)对SC谱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阶GVD为正的光纤中,三阶GVD不利于平坦SC谱的形成;在色散位移光纤(DSF)的反常色散区,三阶GVD(TOD)是平坦SC谱形成的决定因素;四、五阶GVD则对反常色散平坦光纤(DFF)和色散平坦渐减光纤(DFDF)中平坦、宽带SC谱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超连续谱 群速度色散 非线性效应
  • 简介:目前,在被动锁掺铒光纤激光器中,进行腔内色散补偿的方法主要包括:在激光谐振腔内熔接一段具有正常色散的光子晶体光纤、插入具有正常色散的光栅对,以及利用具有正常色散的啁啾光纤光栅等。针对目前腔内色散补偿方法存在的耦合效率低、环境稳定性差、色散量不易调节等不足,设计了一种由偏振合束器、色散补偿光纤和法拉第旋转镜构成的线形支路进行腔内色散精确补偿,采用透射式可饱和吸收体实现自启动锁,并结合混合光器件,实验获得了重复频率为82.84MHz、平均功率为10mW、脉冲宽度为381fs的飞秒脉冲保偏输出,作为种子源,可广泛应用于太赫兹产生、生物医学成像、超快光谱学等领域。

  • 标签: 色散补偿 保偏 飞秒光纤激光器 可饱和吸收体 被动锁模
  • 简介:文章研究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激光混沌偏振产生及其偏振同步思想方法,用偏振器控制产生混沌激光偏振到任意方向,用克尔盒调制控制产生混沌激光旋传偏振态,用四分之一波片进一步控制分解产生新的混沌激光偏振态.调制控制双环掺铒光纤发射系统一路上的克尔盒使输出混沌激光分别产生左旋和右旋圆偏振态,并可动态控制产生混沌圆偏振光;设置接收系统四分之一波片进一步使混沌圆偏振激光控制变化为水平和垂直线偏振态,另一路偏振控制器控制产生水平和垂直偏振光,驱动二个接收子系统且实现和发射系统分别在水平和垂直偏振态上的混沌同步.

  • 标签: 混沌 控制 同步 偏振 掺铒光纤激光器 克尔盒
  • 简介:光纤分类光纤按光在其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多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或62.5μm,包层外径125μm,表示为50/125μm或62.5/125μm。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3μm,包层外径125μm,表示为8.3/125μm。

  • 标签: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布线设计 传输模式 直径 纤芯
  • 简介:提出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炼钢污泥中化学成分的方法,优化了仪器的工作条件。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测定了炼钢污泥样品中TFe、SiOz、MgO、AIzOs、P和CaO的含量,所测定的6种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并对污泥试样进行了测定,其分析结果与用化学法的测定值相一致。采用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炼钢污泥中TFe等成分周期短、准确度高,方法简便、快速,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

  • 标签: 偏振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炼钢污泥 化学成分 次级靶
  • 简介:本文分析了现有DCF进行色散补偿存在的缺陷,并对温度由-40℃~60℃变化时色散补偿光纤(DCF)、普通单模光纤(G.652)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在S、C和L波段的色散色散斜率进行长时间测试,指出色散斜率不匹配是限制现有DCF在未来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 标签: DCF 色散补偿光纤 色散斜率 光纤传输系统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2
  • 简介:利用virial理论和数值模拟对色散管理光通信系统中的孤子传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光纤色散补偿光纤的交界处,孤子幅度不连续,其幅度有所降低,但其形状保持不变.在小损耗光纤中传输的孤子,通过放大器幅度得到放大的同时,形状将自动得到恢复,可以稳定地、长距离不变形地传输,具有理想信息载体的特性.

  • 标签: 光孤子通信 色散管理 色散补偿光纤 光纤损耗 virial理论 数值模拟
  • 简介:从高重复率、超短脉冲光源--主动锁光纤激光器的进展历程出发,重点综述其各种稳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颇受关注的多波长产生技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主动锁光纤激光器将在未来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主动锁模 光纤激光器 超短脉冲 稳定性 多波长
  • 简介:讨论了棱镜色散与光栅色散的基本原理,解释了两种色散的能力及影响其色散性能的基本因素,并将棱镜与光栅作为色散元件的性能进行对比,以此得到棱镜色散与光栅色散的区别。

  • 标签: 色散原理 影响因素 性能对比
  • 简介:偏振特性是光的一个重要性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光的三类偏振态及其偏振度,指出依据电矢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强度来定义偏振度时的缺陷,明确偏振的物理本质,即是光场中的振动取向有确定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偏振态 Stokes矢量 偏振度
  • 简介:<正>在企业网、智能化办公大楼及其他高速计算机网络中已更多地使用了光纤。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因特网接入、连机用户增加及多媒体应用等对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光纤网络具有许多优越性,最丰要的有以下几点:·光纤可以保证更长距离的无误码传输,减少系统故障,提高可靠性,此外也使网络设计更加灵活。

  • 标签: 多模光纤 光纤网络 光纤系统 5类电缆 智能化办公大楼 室内光缆
  • 简介:摘要针对蓬莱油田19-3油田区块,生产储油卸油轮-FPSO(FloatingProductionStorage&Offloading)生活区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跟踪状态稳定性差,故障频发维修周期长等原因,客户对此意见强烈的状况,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所采用多光纤为介质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此方案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 标签: 多模 单模光纤 卫星电视 自动跟踪 视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