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旭 王雁 徐路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现工作于保定鹰华眼科医院,保定 071000)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4月在保定鹰华眼科医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6例46眼,分别进行戴镜前及戴镜后1个月的角膜像差、角膜离心率e值测量。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测量并分析角膜形态,记录6 mm内角膜前后表面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方向e值,Zernike分析计算以角膜顶点为中心6 mm直径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和全角膜Z33、Z3-3、Z31、Z3-1和Z40值。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的值向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球差的值向负向漂移,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前eNf、eTf、eIf、eSf、eMf分别为0.580(0.450,0.670)、0.455(0.378,0.513)、0.485(0.268,0.553)、0.665(0.578,0.740)、0.505±0.015,戴镜后分别为0.285(-0.635,0.665)、-0.605(-0.813,-0.335)、-0.545(-0.765,0.305)、-0.335(-0.705,0.423)、-0.247±0.058,戴镜后各个方向角膜前表面由陡峭变为平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角膜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均呈中度负相关(rs=-0.626、-0.450,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391,P=0.004);戴镜后角膜前表面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呈中度负相关(rs=-0.612、-0.432,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400,P=0.003);戴镜后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与角膜前表面水平彗差呈负相关(rs=-0.380,P=0.009)。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角膜和前表面球差、彗差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球差、水平彗差负向漂移。戴镜前屈光度和角膜前表面变化大小是引起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近视/治疗 角膜塑形镜 高阶像差 角膜e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两种手术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包括彗差,球差和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医院眼科中心接受飞秒激光与机械角膜板层刀制瓣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各选取50例(100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代表接受飞秒激光制瓣的试验组,B组代表接受板层刀制瓣为对照组。应用波前像差分析在暗室环境下分别对术前、术后10天、一个月、三个月时的彗差、球差、高阶像差和三叶草差进行测量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A、B两组的像差都有增加,特别是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增长比较明显;①两组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幅在手术后的10天、一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彗差的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一个月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时三叶草差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一个月时球差的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三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BK相比,飞秒制瓣LASIK在术后早期拥有较好裸眼视力,且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幅相对较小。

  • 标签: 屈光手术 飞秒激光 SBK LASIK 高阶像差
  • 简介:目的探讨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矫正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常规LASIK手术患者40例(80只眼)和接受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患者51例(102只眼),对二组术后6个月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6个月二组所有患者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波前组与常规组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BCVA)提高≥1行分别为:42只眼(41.2%)和20只眼(25%),波前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术后6个月等效球镜≤0.5D的波前组46只眼(45.1%),常规组19只眼(23.8%),波前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1).术后6个月采用术前与瞳孔直径基本相同时测量数据,波前组与常规组高阶像差的RMS值分别是0.573±0.51μm和0.775±0.57μm,波前组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RMS值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幅度分别为:20.6%与39.4%,波前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1).结论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理想,残余屈光度较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虹膜定位 波前像差 LASIK 近视
  • 简介:目的分析正视眼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95眼)健康正视眼用WASCA(wavefrontsupportedcornealablation)波阵面像差测眼波前像差,对瞳孔6mm时第2,3,4阶像差的各项Zemike函数(C3-C14)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检测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眼波前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离焦像差(C4)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裸眼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平彗差(C8)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时的最佳矫正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Zemike函数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视眼的波前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有关,其中离焦像差与裸眼视力有关,水平彗差与最佳矫正视力有关。(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18-20)

  • 标签: 正视眼 波前像差 低对比度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前后全眼高阶像差和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并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对全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西安爱尔眼科医院行SMILE的屈光不正患者160例,术后随访6个月。手术前、后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测量角膜及全眼球差、彗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HOA);使用Corvis-ST生物力学分析测量角膜硬度参数(SP-A1)和最大形变幅度(DA)。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等对高阶像差变化量(角膜ΔHOA、全眼ΔHOA)及生物力学改变量(ΔSP-A1、ΔDA)进行分析。结果:SMILE术后6个月,150例(295眼) (随访率为94%)角膜HOA为(0.37±0.01)μm,全眼HOA为(0.24±0.01)μm,角膜HOA较术前增加15.63%,全眼HOA较术前减少35.14%,角膜HOA、全眼HOA的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2;t=10.04,P=0.001);SP-A1为(77.29±11.86)mmHg/mm,较术前下降29.6%,DA为(1.19±0.68)mm,较术前增加10.4%,手术前、后SP-A1、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8、20.62,P<0.001)。ΔSP-A1、ΔDA与全眼ΔHOA均呈正相关(r=0.19,P<0.001;r=0.17,P=0.002)。结论:SMILE术后6个月的全眼HOA减小,角膜生物力学改变与全眼HOA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高阶像差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ppa角大小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前后全眼高阶像差(HOA)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8例98眼,均选取右眼进行研究。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及柱镜度;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Kappa角大小;采用WaveScan波阵面像差测量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全眼像差。比较手术前后UCVA、屈光度及各项HOA;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Kappa角大小与各项HOA之间的关系。根据Kappa角的范围及分布情况,将Kappa角位移距离≥0.20 mm的34眼作为较大Kappa角组,在位移距离<0.20 mm的64眼中随机选取34眼作为较小Kappa角组,比较不同Kappa角组手术前后各项HOA的差异。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U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06±0.23、-0.03±0.07和-0.05±0.0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330,P<0.001),其中术后1个月及3个月U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眼手术前后球镜度、柱镜度和等效球镜度(SE)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107.811、127.786、1 191.266,均P<0.001),其中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球镜度、柱镜度和SE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手术前后总HOA、球差、彗差、第3阶像差(S3)、第4阶像差(S4)、第5阶像差(S5)、第6阶像差(S6)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915、78.231、66.186、64.521、97.161、36.623、28.852,均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总HOA、球差、彗差、S3、S4、S5和S6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Kappa角大小与总HOA、彗差、S3均呈正相关(总HOA:r=0.357、0.363,均P<0.001;彗差:r=0.310、0.341,均P<0.01;S3:r=0.343、0.371,均P<0.01)。手术前后不同大小Kappa角组患者总HOA、彗差、S3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363、4.277、4.029,均P<0.05),其中术后1个月及3个月,较大Kappa角组总HOA、彗差及S3均大于较小Kappa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较大的Kappa角在SMILE术中可能会引入更多的高阶像差

  • 标签: 近视/手术 角膜手术,激光 角膜波前像差 飞秒激光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波前像差 Kappa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讨全飞秒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术后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从2019.6-2020.1月选取病例数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中高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为45例采取SMILE,乙组近视患者为45例采取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结果:在术后,2种手术方式总体高阶像差明显增加,彗差在SMILE术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FS-LAS2K术后高阶像差增加方面,球差和5阶高阶像差占据着重要地位。结论:在矫正高度近视和近视方面,SMILE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在预测性和安全性方面,彗差,在术后总体高阶像差增加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增加球差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其机制研究有待提升。

  • 标签: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 屈光手术 波前像差
  • 简介:ZEMAX和CODEV等光学设计软件,虽然有很强的优化功能,但如果想得到好的设计结果,初始解的选择至关重要。求初始解的普遍做法是,将已有的光学系统或其中某一个组元拿来进行缩放。这种办法带有盲目性。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高斯光学和三级像差理论求变焦距物镜的初始解。这一方法有助于创新设计,但却很少被应用。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运用这一方法过程中产生的观点、理念、经验和成果。本文通过一个十倍变焦距物镜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求初始解的过程,为了验证该初始解的效果,还用ZEMAX进行了像差优化。为了增加说服力,设计过程的每一步,都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包括经ZEMAX优化得到的最后结果。

  • 标签: 变焦距:高斯光学 三级像差 光学设计
  • 简介:原名蔡南冠。文艺理论家,美学家。1906年生,湖南攸县人。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协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Ⅸ新艺术论》《新美学》《蔡美学论文集》,主编《文学概论》《美学原理》等。

  • 标签: 蔡仪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美术学院 《美学原理》 《文学概论》
  • 简介:CT李小明CT(computerizedtomography)是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断层扫描仪器的总称.CT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诊疗工具的新葩.目前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扫描时问由5分钟缩短到2秒钟.据说国外又研制出1/100秒即可完成一幅...

  • 标签: 探测器 电子计算 模数转换器 线性衰减系数 计算机 诊断疾病
  • 简介:文章从文意、故训、实际用例等多角度论证了成语"凤凰来"中的""不能作名词"仪容"解释,也不能增字解释为"有容",而是动词"来"、"至"的意思。理清了错误释义的来源,驳正了有关辞书、文献中的误释。

  • 标签: 成语 凤凰来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讨论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对术后人工晶状体眼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2例(69眼),年龄41~84(平均63.4±4.0)岁。其中男24例(28眼),女38例(41眼),右眼38例,左眼31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使年龄性别相匹配。其中A组植入三片式人工晶状体(ACRYsof^@MA60BM),B组植入一片式人工晶状体(ACRYsof^@SA60AT),C组植入蓝光滤过型一片式人工晶状体(ACRYsof^@SN60AT)。同一术者,同一超声乳化(Alcon^@INFINITIVISIONSYSTEM)和手术显微镜(CarlZeissStativS88),术中均采用角膜曲率最高经线上宽3.2mm长1.75mm的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术后1mo使用客观型波前像差(NidekOPD-scanARK-10000)进行波前像差检测,得出总体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h)。结果:A组三片式(ACRYsof^@MA60BM)的RMSh平均达到0.702±0.090μm,B组一片式(ACRYsof^@SA60AT)的RMSh平均达到0.529±0.067μm,C组蓝光滤过型一片式(ACRYsof^@SN60AT)的RMSh平均达到0.566±0.066μm。三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5.0mm瞳孔大小时A组的总体像差值最高(P〈0.01),其余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1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晶状体襻的设计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像差有明显影响,但光学区染色对单色像差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对进一步完善白内障手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和设计的改善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 标签: 波前像差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这个世界上有数以亿计戴眼镜的人,且眼镜历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窗户,可见其对人类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眼镜从来都是默认的25度一档?为什么始终是这般强硬的“四舍五入”?这看似微不足道(或许更多人瓜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背后却隐藏一个历史性难题。

  • 标签: 眼波前像差 测量 光学 视觉 眼镜 人类
  • 简介:摘要:偏振探测是一种新兴的探测手段,其利用散射光、背景光和目标光的偏振特性差异,具有“穿云透雾,凸显目标,识别真伪”的特殊效果。同时偏振成像是一种一次性获取所有偏振态信息的探测方式,可确保每次测量均是在相同的光照和辐射条件下进行,适用于快速变化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是偏振探测技术的主流体制。可同时偏振成像并满足轻小型化要求的偏振成像系统构型包括分孔径型和分焦平面型两种。其中,分焦平面型偏振成像系统结构简单,但会产生瞬时视场失配误差,且难以通过后续图像处理恢复。而采用分孔径型偏振成像系统构型,利用单个焦平面阵列和一个投影系统,可以将同一视场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投影到一个焦平面阵列的不同位置上,可采用单探测器同时获取多个偏振方向数据,且无视场失配问题。分孔径偏振成像的主要问题是会损失一半空间分辨率,可配合计算超分辨成像方法来提高成像分辨率,增加对物体细节的辨识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含数字微镜器件的离轴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及补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含数字微镜器件 离轴光学系统 偏振像差分析 补偿分析
  • 简介:以前我们看电影总是去影院,价格贵不说人还多,现如今,投影的技术不断完善,不仅在外形上做得更精致和便于携带,在功能上更是不断突破,具备现在热门的2D/3D观影效果,在家里就能享受影院的待遇,而且更温馨更便捷,因此,投影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根据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类型。

  • 标签: 投影仪 娱乐场所 办公室 CRT LCD DLP
  • 简介: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于是之赵,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

  • 标签: 张仪 苏秦 于是之
  • 简介:最近,玉米粒的作业本上住进了“X”居民,开始只有一两个,后来便逐渐增多,它们张牙舞爪,似乎要把题目都吞下去。唐老师找他谈过,他自己也在努力,可还是无法抵御“X”族的进攻。唐老师不得不使出撒手锏——请家长。

  • 标签: 作业本 玉米粒 老师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