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化对成釉细胞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小鼠成釉细胞株(LS8细胞),根据氟化钠(NaF)终浓度分为对照组(0.0 mmol/L NaF)和染氟组(1.6 mmol/L NaF)。对两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筛选关键模块和关键基因。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关键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染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共有709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223个,下调基因486个。DEGs的GO分析主要涉及受体配体活性、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分子功能,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受体复合、膜筏等细胞组分,外部封装结构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组织等生物学过程。全基因集的GSEA发现,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脂肪酸降解、丙酮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处于抑制状态。构建PPI网络后,得到3个关键模块和4个关键基因[Ⅰ型胶原α1(Col1a1)、Ⅰ型胶原α2(Col1a2)、Ⅴ型胶原α1(Col5a1)和纤维蛋白原-1(Fbn1)]。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LS8细胞Col1a1、Col1a2、Col5a1、Fbn1 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均< 0.05),与GEO数据库中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得到的关键基因Col1a1、Col1a2、Col5a1、Fbn1及IL-17、NF-κB信号通路可能与氟化对成釉细胞的毒性作用密切相关。

  • 标签: 成釉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饮用水氟化含量时空特征。方法2015-2018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济南市7个涉农区(县)所有乡镇(街道)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采集、保存、运输以及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对水氟进行时间,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章丘区、济阳区、商河县、历城区、长清区)与非流行区(平阴县、天桥区),水期类型(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类型(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源类型(浅井水、深井水、江河水及水库水)的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采集水样1 638份,水氟中位数为0.400 mg/L,范围为0.002 ~ 2.700 mg/L,不同年份水氟(0.400、0.430、0.490、0.360 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33.907,P < 0.01)。水氟总超标率为5.49%(90/1 638),有3个区存在水氟超标情况,分别为济阳区[26.11%(59/226)]、章丘区[6.12%(30/490)]、历城区[0.53%(1/188)]。流行区(1 398份)水氟中位数为0.420 mg/L,非流行区(240份)为0.320 mg/L,流行区水氟明显高于非流行区(Z =-6.490,P < 0.01);流行区水氟超标率为6.44%(90/1 398),非流行区无水氟超标情况。枯水期(819份)、丰水期(819份)水氟中位数均为0.400 mg/L。出厂水(392份)水氟中位数为0.320 mg/L,末梢水(1 246份)为0.450 mg/L,末梢水水氟高于出厂水(Z =-6.881,P < 0.01)。浅井水、深井水水氟超标率分别为31.76%(47/148)、3.82%(43/1 126),江河水及水库水无水氟超标情况。结论济南市农村饮用水氟化存在超标现象,水氟超标主要集中在济阳区。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水氟高于非流行区,末梢水水氟高于出厂水,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存在水氟超标情况,应持续开展居民饮用水氟化含量的普查和检测。

  • 标签: 饮用水 氟化物 农村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分析计算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含量的不确定方法。找出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结果的可信度来证明结果的适宜性。方法:根据GB/T5750.5-2006建立数学模型,从重复测定、标准溶液稀释、标准系列配制、线性拟合各方面来讨论其不确定度。结果:标准系列配制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最大,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氟化物 离子色谱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科技工作之中,氟化的应用频率不断提升,其中氢氟酸属于制取最重要的氟化,多数情况下将其用于氟代烃以及铝氟化的生产之中。但是氟化具有较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于有机以及环境的危害方面,此类物质存在于水源以及土壤之中时,难以被微生物讲解,且在大气中的降解难度同样较大,能够长时间存留于多样化的介质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在实际落实水中氟化测定工作的过程中,测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比色法等。本文综述了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两种不同检测方式对于生活饮用水检测的差异。

  • 标签: 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色谱法 氟化物 生活饮用水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应用离子色谱法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择取30份集中饮用水源地水样,所有水样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验,并通过离子色谱法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下氟化含量检出结果、加标回收率,并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时间。结果: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对氟化含量的检验结果均低于饮水用标准,其中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结果均值(0.19±0.04)mg/L,离子色谱法检验结果均值(0.18±0.03)mg/L,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加标回收结果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值(99.11±2.05)%,离子色谱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值(100.06±2.11)%,两种检验方式的加标回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时间均值(2.86±0.60)小时,离子色谱法检验时间均值(2.01±0.45)小时,离子色谱法检验时间短于离子选择电极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生活饮用水 离子选择电极法 检验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农村集中式供水氟化含量达标情况及分布规律,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2018年,在内蒙古77个旗(县、区)分别设立836、947、1 033、1 068和1 099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每年于每个监测点的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等水样,检测氟化含量,根据时间、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类型(出厂水和末梢水)、水处理方式(常规处理、沉淀和过滤、仅消毒、未处理)、区域[东部区(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和赤峰)、中部区(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和锡林浩特)和西部区(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阿拉善)]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ArcMAP 10.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4-2018年,分别采集水样3 251、3 671、4 058、4 087和4 395份,氟化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69、0.70、0.69、0.64和0.66 mg/L,氟化年达标率分别为80.31%(2 611/3 251)、81.83%(3 004/3 671)、83.14%(3 374/4 058)、85.91%(3 511/4 087)和84.57%(3 717/4 395)。不同年份氟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8,P < 0.01),且氟化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41.140,P < 0.01)。丰水期和枯水期氟化达标率分别为83.36%(8 128/9 750)、83.29%(8 089/9 7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P > 0.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氟化达标率分别为83.55%(6 583/7 879)、83.17%(9 628/11 5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5,P > 0.05)。不同水处理方式氟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14,P < 0.01),常规处理和仅消毒处理氟化达标率较高,分别为95.51%(404/423)、94.44%(986/1 044);未处理氟化达标率最低,为81.75%(13 073/15 991)。东部、中部、西部区氟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56,P < 0.01),其中东部区达标率最高,为89.17%(7 337/8 228);中部区最低,为74.67%(5 391/7 220)。可视化结果显示,阴山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中部区氟化达标率明显偏低。结论2014-2018年内蒙古农村集中式供水氟化达标率逐年上升,降氟改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水质氟化达标率偏低,主要分布于阴山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中部区。建议当前防控重点应由"全局把控"过渡到"精准控氟",还需从政策落实和技术革新两方面针对氟污染重点区域实施治理工程,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 标签: 氟化物 农村 集中式供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对防城区区直幼儿园4-5岁儿童采取氟化泡沫护齿防龋,每年2次,每次1~4分钟。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于2004年和2005年新龋发生率分别为3.95%和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4%5.24%,P<0.01。结论氟化泡沫护齿能使儿童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发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我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结论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患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防城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

  • 标签: 氟化泡沫 乳牙 龋病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科学自我评定氟化泡沫(FluorideFoam)预防幼儿龋齿(decayedtooth)的作用及效果,为治疗龋齿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龋齿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实验组应用氟化泡沫进行预防和治疗,对照组应用日常护牙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采用SPSSl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龋齿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龋齿的患病率由55.0%(22/40)下降到20.0%(8/40),对照组龋齿的患病率率由57.5%(23/40)下降到45.0%(18/40),实验组龋齿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5647,6.6654);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出现(P〉0.05,t=11.522)。结论: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作用以及效果比较理想,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与价值性。

  • 标签: 预防幼儿龋齿 氟化泡沫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氟化钠水溶液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方法采用0.2%氟化钠水溶液进行局部涂药的方法,并作对照分析。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防龋效果显著。结论此方法是目前较好的防龋方法之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适合于幼儿、中、小学生群体预防龋齿。

  • 标签: 氟化钠 预防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龋齿应用氟化泡沫的效果。方法:以5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龋齿预防,均采用氟化泡沫进行龋齿预防,分析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效果。结果:本组儿童应用氟化泡沫进行龋齿预防后,龋齿发生率为18.97%(11/58),再矿化率为44.83%(26/58)。结论:应用氟化泡沫进行小儿龋齿的预防,不但安全性较高,操作方便,并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儿龋齿 氟化泡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 2400 例学龄前儿童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200 )使用氟化泡沫,对照组( n=1200 )使用安慰剂,对比两组龋齿以及再矿化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龋齿新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再矿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预防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龋齿发生率,保护儿童牙齿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氟化泡沫 儿童龋齿 预防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氟化氨银在非充填式龋病治疗中的应用。氟化氨银是一种抗菌剂,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龋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将氟化氨银与非充填式治疗方法结合,可以通过促进龋坏组织的再矿化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实现龋病的治疗和控制。该研究对于改进龋病治疗方法,减少对患者牙体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氟化氨银 非充填式 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乳牙龋齿是儿童口腔科的常见病,对患儿的咀嚼功能会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虽然可以通过临床治疗给予一定帮助,但是,预防龋病才是关键,因此本文探析氟化泡沫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辖区幼儿园的3000例3-6岁儿童进行研究,分析氟化泡沫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龋齿发生率为28.8%,对照组的62.6%,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氟化泡沫预防儿童乳牙龋齿不但操作简单,且安全,预防效果也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依然要让儿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辅助预防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儿童乳牙龋齿 氟化泡沫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应用氟化泡沫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幼儿园 96名儿童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 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 48例,其中未实施 氟化泡沫 患者组为对照组,接受氟化 泡沫的患者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龋齿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同时再 矿化率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差异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P < 0.05 ) 。结论: 氟化泡沫能够有效预防小儿龋齿 的发生,对于确保患儿口腔健康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龋齿 氟化泡沫 预防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化泡沫在儿童早期龋齿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诊所就诊的256例龋齿患儿,观察治疗效果、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患儿龋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8%,其中16例患儿使用后半小时内有饮水、饮食、漱口,3例患儿牙托不符合;患儿治疗后患龋数及龋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两年后效果显著优于治疗一年后(P<0.05);患儿对氟化泡沫总满意度为95.31%,家属对治疗总满意度为94.14%。结论氟化泡沫治疗儿童龋齿具有良好效果及满意度,能有效减少龋齿感染,临床可进一步运用。

  • 标签: 龋齿 氟化泡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氟化泡沫在学龄前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方法采用的是新型的GERMIPHENE氟化泡沫,通过对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实施氟化泡沫防龋,每半年一次。结果使用氟化泡沫防龋后儿童的新增龋患率明显降低。结论氟化泡沫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氟化泡沫 预防 儿童龋齿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结合氟化泡沫对幼儿防龋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10所幼儿园3~6岁儿童10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采用氟化泡沫防龋,对照组采用氟化泡沫防龋。观察2组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的患龋率均有所降低,对照组患龋率由48.2%降至45.8%,观察组的患龋率由45.6%降至33.8%,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且观察组的患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025,P〈0.01)。结论通过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结合氟化防龋技术,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龋效果。

  • 标签: 儿童 龋齿 健康教育 氟化泡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使用氟化泡沫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患有龋齿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8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磨牙技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氟化泡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龋齿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氟化泡沫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氟化泡沫 小儿龋齿 预防保健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