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防治苍蝇是防治传染病的一个主要环节,笔者于2005~2007年,连续3年对本城区的苍蝇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进行调查。1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圆形天幕式诱笼,笼高40cm,直径25cm,笼内锥形高35cm,顶口直径2cm。②诱饵料,采用腐鱼,每笼250g,从4月初开始到10月底结束,每月上、中、下旬的最后1d为调查日,诱捕苍蝇8h。

  • 标签: 蝇类调查 城区 遵义市 苍蝇密度 天幕式诱蝇笼 种群分布
  • 简介:浙江省平湖市城区1997年被嘉兴市爱卫会命名为灭蟑灭"先进城区",按照巩固方案要求,每年开展了复查复灭和密度监测.2002年为迎接上级爱卫会对该市城区灭蟑、灭五年复查考核,从2002年6月开始,在城区开展大规模灭蟑、灭活动,经过2次投药和2次自查,灭蟑、灭的各项指标均基本符合全国爱卫会制定的标准要求.

  • 标签: 平湖市 城区 灭蟑 灭蝇
  • 简介:古铜黑(OphyraaenescensWiedeman,1830)隶属双翅目(Diptera)科(Museidae)黑属(Ophyra),可传带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艾柯病毒(ECHOvirus)、多种沙门氏菌和赤痢志贺氏菌等重要病原微生物。原产于美洲,后扩散分布于欧洲和大洋洲,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未有记载。直至邓耀华等2001年3月首次在上海浦东机场地区发现,后又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入境废纸中截获,证实确有国外传入的可能。

  • 标签: 古铜黑蝇 病媒生物 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入性 江苏 病原微生物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中朝边境吉林省境内一侧有瓣类种群分布,为今后开展类防治及边境防病工作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网扑为主,以笼诱为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查。结果初步报告长白山有瓣类6科238种。其中花科67种,厕科18种,麻科34种,丽科27种,科91种,粪科仅1种。结论本次调查报告为吉林省山区城乡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长白山 蝇类 分布
  • 简介:通过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杀虫水剂对家蝇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该杀虫剂经现场按30ml/m~2处理1~15天,结果蝇密度下降率为92.9%~100,PRI值为0~6.8。

  • 标签: 高效杀虫水剂 现场灭蝇 效果
  • 简介:特灵毒饵目前在多场所作为诱饵毒杀成,在其他方面应用较少。为了解其在涂刷方面的灭效力及应用前景,1999年8月,我们选择几种类型的多场所,用特灵毒饵和目前广泛使用的加强必净进行了一次灭效果的对比试验,并对持效进行了现场效果观察。

  • 标签: 灭蝇效果 毒饵 成蝇 现场效果 诱饵 场所
  • 简介:目的通过现场调查,整理分析格尔木市2017年类密度数据,为制定类防治方案和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成目测法和幼虫目测法开展室内外类控制效果调查,记录室内密度、防设施是否合格等数据,对比类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进行类防治效果评估。结果格尔木市成侵害率为10.42%,尤以餐饮场所侵害率最高为27.14%,阳性间密度为3.69只/间,防设施合格率为92.33%,类幼虫孳生率为0.33%,生产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未见成及孳生地。结论格尔木市生产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防设施合格率和外环境类幼虫孳生率均达到国家标准C级及以上的要求,但餐饮、饭店、宾馆等重点场所未达到要求。建议相关机构开展市郊居民院落牛羊养殖、旱厕、屠宰场等重点地方类孳生地摸底排查工作,逐步了解和掌握类越冬场所、孳生地,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和控制密度。

  • 标签: 格尔木 蝇类 控制 评估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2种诱饵诱的效果。方法笼诱法。结果腐鱼肠饵法监测的种以大头金(34.40%)、丝光绿(26.63%)为主;糖醋饵法以家蝇(32.61%)和厩腐(22.37%)为主,其次为红头丽(17.52%)和丝光绿(16.17%)。2种诱饵诱捕种的季节消长走势基本一致。结论2种诱饵诱捕成的种类有所不同;在捕获成数量上,以腐鱼肠饵的诱效果好于糖醋饵。

  • 标签: 成蝇 腐鱼肠饵法 糖醋饵法 种类 密度
  • 简介:黄田机场位于深圳西南面,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与香港隔海相望。是深圳经济特区通往国内外的主要空中航线。东经为113~114度,北纬22~24度。常年平均气温约为12~33度,湿度约为56~87%。风向多为东南或西南,风力一般2~3级(除台风外)。没有明显的冬季,属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度,平均湿度77.6,年降雨量1231mm,适合各种媒介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昆虫地理区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南沿海亚区。我们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深圳黄田机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 标签: 深圳机场 有瓣蝇类 调查 种群分布 蝇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媒生物的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为病媒生物传染病的流行进行预警。类旬平均指数为只/笼,优势种群为家蝇、麻;季节消长呈单峰(7-8月份)。

  • 标签: 密度 季节消长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丹东地区的种类、季节消长,为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笼法。结果丹东市常见类有4科11属15种,优势种为厩腐、丝光绿和黑尾黑麻类活动从4月份开始,高峰在7-8月份,10月份类活动消失。2002-2006年丹东市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结论控制类密度,需长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蝇类 优势种 季节消长
  • 简介:2012年4月28日,在上海黄浦区淮海公园绿化地带监测点笼诱法捕捉到上海地区从未报道过的新种,经鉴定为异芒雀。该种在国内仅云南有标本,其余均为国外记载。现就异芒雀的外形特征、生物学及分布特点进行描述,并对防止医学媒介生物的传人进行讨论。

  • 标签: 异芒雀蝇 蝇科 上海
  • 简介:目的掌握辽阳市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诱笼法。结果2009-2012年共捕获类2625只,其中丝光绿904只,占捕获总数的34.44%;家蝇657只,占捕获总数的25.03%;黑尾麻556只,占捕获总数的21.18%;厩腐404只,占捕获总数的15.39%;其他104只,占捕获总数的3.96%。结论辽阳市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辽阳市下一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开展灭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蝇类 监测 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湖北地区丽科地理分布及区系。方法分析已知丽种类的分布及区系成分,并与邻近的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地区丽区系进行比较。结果湖北地区已知丽种类42种,其中属东洋界为主的种类17种,占40.5%;古北界种类21种,占50.0%;广布两界者4种,占9.5%。结论分析研究后认为,湖北地区丽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 标签: 丽蝇科 动物地理 区系 东洋界 古北界
  • 简介:本文结果表明,FS—1型杀虫剂对住区类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三个现场试验区按20ml/m~2剂量处理1~28天,结果蝇密度下降率为85.97~100%。RPI值为0.037~0.056。

  • 标签: FS—1型杀虫剂 住区蝇类 下降率 密度指数
  • 简介:在2008年“5·12”抗震救灾的防疫工作中,笔者发现在陇南市西郊白龙江畔分散临时居住的灾民院落的密度较高,为确保广大灾民不受病媒生物的危害和困扰,指导灾民做好类防治工作,对灾民居住院落类开展了调查和防治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抗震救灾 防疫工作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21年类构成及生境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变化,为连云港市类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笼法,诱饵为红糖与食醋混合物。结果 2021年共捕获类2104只,合计密度5.844只/笼;种以厩腐和家蝇为主,厩腐729只,构成比34.65%;家蝇536只,构成比25.48%;不同生境以居民区密度最高,为6.456只/笼;密度在5月、8月达到高峰。结论 连云港市2021年种以厩腐和家蝇占绝对优势,5月、8月为类活动高峰期,防治工作应于高峰期前后采取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蝇类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传统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对照。方法选取我院乳腺肿块患者5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2月直至2014年3月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观察组乳腺肿块患者诊断符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腺肿块患者诊断符合率76.00%(P<0.05),观察组乳腺肿块患者漏诊率4.00%、误诊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乳腺肿块患者(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运用。

  • 标签: 乳腺实性小肿块 超声弹性成像 传统超声
  • 简介:目的掌握全市各类种的分布特点及其生态习性,更好地控制类的孳生与繁殖,为类防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择5个调查点采用笼诱法诱捕.结果盐城市类分属3科7属9种,金、家蝇和绿为优势种,分别占40.94%、28.63%和19.55%.结论灭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类种群与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外,还与气温有很大关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类.

  • 标签: 盐城市 蝇类 种群分布 季节消长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糖醋诱饵加水与不加水对类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捕笼诱捕法。结果两种诱饵各监测9次108笼,糖醋诱饵加水密度为5.76(只/笼),糖醋诱饵不加水密度为5.63(只/笼),两种糖醋诱饵监测密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0.82249,P>0.05)。两种糖醋诱饵密度相似,有高度相关(分别为r=0.956,P=0.000),但两种糖醋诱饵的类构成比不同,有显著差异(χ2=231.972,P<0.05)。结论糖醋诱饵加水与不加水监测的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相同,但糖醋诱饵引诱力较弱,捕获数量少,影响了种的构成,建议通过增样本量来减少偏差。

  • 标签: 糖醋诱饵 蝇密度监测 笼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