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分区,台地区、斜坡-深海盆地区的古地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地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 标签: 寒武纪 扬子地台北缘 斜坡 同沉积断裂 沉积特征
  • 简介: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层间氧化带及其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侏罗系和第三系为主要的找矿目的层,认为本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尖灭与油气聚集带的背斜带及同生断裂紧密伴生。通过对矿化类型的分析,认为渗入型含氧水和渗出型油田水交界处的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成矿条件 侏罗系 矿化类型
  • 简介:系统阐述了潮水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动力学特征、盆地北缘目的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了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指出早中侏罗世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找矿目的层,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抬升为渗入型自流水盆地形成提供必要条件,多期次构造运动使盆地北缘形成平缓的构造斜坡带,而断块构造运动既有利于层问氧化带的发育。又限制其发展规模。

  • 标签: 潮水盆地北缘 构造演化 断陷湖盆 挤压抬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华北克拉通东部北缘和南缘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分布演化对比研究,解析了该区中生代构造转折过程。研究发现两侧盆地均大致从早侏罗世开始发育,约以晚侏罗世为界,之前盆地充填记录反映以挤压作用、岩石圈增厚为主,之后以陆内伸展、岩石圈减薄为主,显示晚侏罗世明显的构造转折,并且地壳浅部的构造体制转变均滞后于岩石圈深部构造环境的变化。然而,两侧盆地演化也有明显差别:①北缘燕辽地区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发育了多层系的从基性、中基性到中酸性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而南缘合肥盆地仅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产出钙碱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反映出不同的深部构造过程和源区特征;②北缘的岩石圈减薄可能始于约163Ma,南缘明显的岩石圈减薄则始于约149Ma,而反映在盆地构造与充填尺度上的伸展作用分别对应于大约145Ma和132Ma;③晚侏罗世构造转折期,北缘燕辽地区粗碎屑沉积以河流体系为主.反映盆山地势高差较小;而南缘该期发育冲积扇体系,盆山地势高差较大;④北缘盆地沉积中心迁移规律复杂,而南缘总体呈现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显然,大别山碰撞造山和后造山期强烈的隆升和剥露对南缘盆地演化具有极大的主导和制约作用,而北缘则显示出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并伴有区域性的陆内挤压推覆(转折前)和张裂-伸展(转折后)交替的特点。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构造转折的时限北缘较南缘早,说明诱发这一转折事件的区域构造动力可能首先与华北北部壳幔相互作用密切关联。

  • 标签: 华北克拉通 燕辽地区 合肥盆地 火山-沉积充填 中生代构造转折
  • 简介:利用大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大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大旦6.4级地震前,5个台站的波速比都出现了低值异常;该地震后的几次5级以上余震前,部分台的波速比对这些余震有异常反应。大旦地震台的波速比值对5级以上地震映震能力较好。

  • 标签: 大柴旦 波速比 映震能力
  • 简介:摘 要: 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煤炭”这一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对资源的高效合理开采、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介绍了当今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高产高效,和矿井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运用形变速率累加法对青藏决体东北缘积累近30年的6个跨断层流动水准场地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异常信息提取的经验和方法,搜集并分析了各场地周围400km范围内的震例,获得了形变速率累加法的应用经验与前兆异常特征:①异常累加图比原始曲线图在异常的识别上更加突出和直观;②该方法只对超出控制限较连续的异常点残差进行累加,发生间隔较长的异常点则不进行累加计算;③从异常开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上得知,该方法可作为地震中期预报指标。

  • 标签: 速率累加 跨断层水准 异常分析 地震预报
  • 简介:合肥断陷盆地北缘古近、新近系含膏,含岩盐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为成膏,成盐准备阶段;中期为成膏,成盐强烈阶段;晚期为成膏,成盐消亡阶段.其韵律组成:定远东兴盐矿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律组成的韵律,即石膏-钙芒硝-盐岩-石膏,未达到钾盐沉积阶段.外围以硫酸盐为主的韵素组成的韵律,即石膏-钙芒硝-石膏韵素组成的韵律,未达到岩盐沉积阶段.水平分带呈"类似牛眼式构造".近东西构造控制着含盐盆地的演化、发展.

  • 标签: 定远组 沉积特征 含膏、含盐建造 成矿规律
  • 简介: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发育一套以正长岩、石英正长岩、霓辉正长岩、霓霞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类为代表,包括碱性辉长岩、碱长花岗岩、霓辉花岗岩、角闪正长岩、碱性辉石闪长岩、煌斑岩等类岩石在内的碱性侵入岩体.它们具有近东西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主体形成于海西期.相当于泥盆-二叠纪.钾钠含量较高,具有碱性岩类的岩石化学特征.构成一条碱性侵入岩带.其时空分布与北山-阿拉善地区的碱性岩带基本一致.该碱性岩带反映出在泥盆-二叠纪期间.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处于造山期后的拉张构造环境.

  • 标签: 岩石化学 碱性岩 塔里木 海西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在准噶尔盆地北缘石北凹陷深井 2口深井准北 101井和准北 3井施工对比分析了深井提速配套技术,随着井深增加,地层可钻性变差,期间试验了多重提速工具和钻头,实践证明,深部白碱滩组下部地层使用,阿特拉扭冲配合 U513S钻头,提速效果显著,扭冲工具能有效的保护钻头,防止 PDC钻头先期损坏,大大增加了钻头的纯钻时间和进尺。

  • 标签: 准噶尔盆地北缘 石北凹陷 深井钻井 提速配套技术 扭冲工具
  • 作者: 柴星醒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19-10-24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19年第19期
  • 机构:摘要: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建筑用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工业建筑用地和普通的民用建筑用地所需要的材料不同,区别于普通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用地在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控制问题上的要求比较高。而在钢结构制作中,焊缝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控制钢结构的质量相当有必要。本文作者针对钢结构焊缝质量的控制作出了分析,并陈述了一些控制措施。
  • 简介:10月16日,柴河林业局双公路61—68公里处地质灾害项目迎来终验。由省厅环境处徐建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董宏志等组成的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在外业验收现场,专家对照图纸测量了拦石墙的长、宽、高以及排水沟深度,询问了主动网、被动网规格、型号、尺寸以及施工过程、施工方式和施工细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公路地质灾害 环境监测总站 施工过程 柴河林业局 施工方式 排水沟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驱压压裂设备故障检测以及维修过程中,需要了解设备运行的主要情况。在研究中主要是SYL2500Q-140型压裂泵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并利用光纤检测技术开展设备故障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效率。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强设备故障维修以及保养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驱压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 标签: 柴驱压设备 故障检测 维修策略
  • 简介:利用大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6.3级和2009年6.4级的数字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旦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强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Q值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值增高,震后降低。

  • 标签: 地震波衰减 地震序列 尾波 Q值 大柴旦地震序列
  • 简介:本文结合家峡水电站坝址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历史地震特征以及场地条件,采用考虑地震分布时空不均匀性的综合概率法,对场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坝址区50年超越概率63.2%、10%、2%三个概率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为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运营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柴家峡大坝 综合概率法 有限元模拟 地震动参数
  • 简介:引言近年来,随着人民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后备资源日益贫乏,发现大型常规油气田的机率也越来越小,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非常规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以开辟新的后备领域。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在西部落基山地区逆掩推覆构造带勘探的成功,无凝是石油工业上的重大突破。它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油气勘探活动。继之,我国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及龙门山逆掩推覆构造带也先后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因而,逆掩推覆构造带

  • 标签: 逆冲推覆构造 油气藏 圈闭 油气勘探
  • 简介: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

  • 标签: 大柴旦6.3级地震 地震应急 地震现场 地震现场考察
  • 作者: 柴星醒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19-11-18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19年第19期
  • 机构:摘要:无论在何时何地,地震在人们心中都是一种令人恐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是处于地震高发地段,因此,在现代的建筑结构设计行业中抗震设计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首先论述了建筑结构行业中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探讨了常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结构设计的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可供参考的依据,有效的提高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 简介: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沉积物或沉积构造: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且这种包壳砾岩之前从未见报道。该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的结构类似鲕粒或核形石,可分为核心和包壳2部分,大部分呈近圆形或扁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直径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核心可分为4种,分别是:(1)与溶洞围岩相同的灰岩砾石;(2)由砂岩形成的核心;(3)由砾岩构成的复合核心;(4)由古钙华碎块形成的核心。包壳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1)具有圈层的包壳;(2)颗粒状包壳;(3)均质包壳;(4)由颗粒状包壳和圈层状包壳组合形成的复合包壳。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是溶洞和岩溶沉积中的典型产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识别溶洞和岩溶的标志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储集体。

  • 标签: 包壳砾石 包壳砾岩 溶洞 岩溶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