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工业激光器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研究,在新型谐振腔研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该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激光谐振腔,即环形凹面镜激光谐振腔,该谐振腔由一个环形凹面反射镜和一个平面输出镜组成。理论模拟表明,菲涅尔系数为8.05环形凹面镜激光谐振腔输出光束M2因子接近于菲涅尔系数为2.01平凹稳定腔输出光束肝因子,环形凹面镜激光谐振腔模体积为平凹稳定腔模体积4倍。利用该谐振腔在高功率横流CO。激光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输出光束为等相位面的环形光斑,即近场为环形分布,远场(聚焦处)为中央亮斑分布。相同光阑尺寸平凹稳定腔和环形凹面腔对比研究表明,在激光功率没有明显降低情况下,输出光束肝因子由平凹稳定腔7.5提高了1.9。环形分布光束可以降低谐振腔镜片和外光路镜片热畸变,对于高功率激光器工业应用非常有意义。这种谐振腔结构简单,进一步解决其失调稳定性问题,将有助于该类谐振腔在多种工业激光器中获得应用。

  • 标签: 激光谐振腔 高光束质量 环形光斑 凹面镜 输出镜 高功率激光器
  • 简介:采用自相关函数对不同加工工艺形成非平面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自相关函数及其扩展度参数与图像纹理特性关系,构建了实验装置,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实验所得激光散斑图像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自相关函数及其扩展测度参数随表面粗糙度变化曲线。为研究非平面工件粗糙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激光散斑 表面粗糙度 自相关函数 图像纹理
  • 简介:阐述了舰用遮蔽式烟幕干扰工作机理,对典型舰用遮蔽式烟幕干扰进行了数学模拟仿真,建立了舰艇、烟幕、导弹数学模型,提出了干扰评估准则,给出了仿真流程图。并对多次仿真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烟幕弹战斗使用一般规律。

  • 标签: 烟幕干扰 仿真 评估准则 烟幕弹
  • 简介: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藤田博之研究室和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合作,利用微机械技术试制出超小型光矩阵开关。该开关用静电工作微透镜阵列来改变自由空间传输光束方向,以进行光输入输出问多个转换。其特征是比起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已往固体式光开关,长宽尺小1/10多,消光比高,串音减。

  • 标签: 微机械 光矩阵开关 静电工作 空间传输
  • 简介:利用等效折射率模型对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等效折射率法得到模场半径随着跨距增大而增大模场特性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当光子晶体光纤填充比固定时,随着跨距增大,耦合损耗会随之减小到最小,然后又再度增大这一结论.并通过合理地选择光子晶体光纤填充比以及跨距来提高耦合效率.

  • 标签: 光子晶体光纤 等效折射率模型 有限元分析模型 耦合效率 耦合损耗
  • 简介:随着现代电脑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光盘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信息存储工具。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大力研究和开发新型光盘以满足电脑技术和市场发展需要,使得光盘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介绍几种国外新近研究和开发光盘及其技术。

  • 标签: 光盘技术 信息存储工具 大容量光盘 电脑数据光盘 可录式光盘 照片光盘
  • 简介:超快激光一般是指脉冲宽度短于10ps脉冲激光,主要指短皮秒和飞秒(10-15s)激光。这个时间尺度短于激发态电子向晶格弛豫能量所需时长,使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呈现了与通常光激发显著不同特性,也促成了其崭新光电应用。围绕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快(作用时间短)、强(瞬态功率高)、精(非线性使作用区体积小,用作加工分辨率高)特点,开展了系列研究,包括飞秒激光超快光谱用于光/电-电/光转换动力学探索,激光诱导气体成丝用于近程遥感探测,及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用于新原理、新材料微纳集成器件制备。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超快激光 激光直写 激光微纳制造 非线性光学吸收 双光子聚合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IP视频传输方案,描述了其中核心技术,给出了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画面清晰,延时小特点。

  • 标签: 组播 视频压缩 DIRECTSHOW 套接字
  • 简介:甲酸根离子作为一种“空穴-电子转换剂”掺杂在卤化银中可以提高潜影形成过程中光电子利用率。将不同位置甲酸根离子掺杂立方体AgCl乳剂又经相同条件硫加金或感绿染料增感后,采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对样品在脉冲激光作用下所产生光电子衰减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光电子衰减特性,发现甲酸根离子仍然能发挥其空穴陷阱效应,而且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和寿命与未增感掺杂乳剂随掺杂位置变化趋势一致。

  • 标签: 甲酸根离子 空穴陷阱 增感 光电子衰减信号
  • 简介:跨季节储热系统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相结合一种综合利用新能源采暖技术。为了测量地源热泵周围土壤温度分布,为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技术参数,对光纤光栅传感测温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光纤光栅原理,采用可调谐光纤光栅滤波器对光纤光栅波长进行解调,检测光纤光栅波长微小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温度。光源发出连续带宽光波长范围是1526~1562nm,系统有10个采样通道,每个通道12个测点,每个点相隔10m,采集速率同步25Hz。并设计了基于ARM数据采集远传模块,实现光纤数据远程传输和监测。经过对北京某监测点近3个月持续采样,实验结果显示,该测量系统精度能达到0.5℃,可以实时地、持续地测量地下土壤温度分布,满足系统对监测温度要求。

  • 标签: 光纤光栅 地源热泵 可调谐光纤光栅滤波器 温度 远程传输
  • 简介:线阵CCD已广泛应用于在线检测、图像识别等系统,目前高帧率采集系统多在200~500Hz之间。高速线阵CCD采集系统,如1K甚至10KHz以上采集要求,设计难度大,电路实现复杂,需要专用处理器,产品成本高,提出了一种采用并行高速FPGA驱动线阵CCD,通过常规分立元件完成模拟信号处理,实现数字信号实时传输方案。该方案不仅简化了硬件设计上难度,在同等性能情况下,可实现每秒万帧高速采样,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方案选用AlteraFPGA作为控制核心,实现高速信号采集同时,在片上实现一定图像算法,不仅加速了图像处理速度,同时降低了计算机处理压力。最后,本电路通过USB2.0接口,完成数据实时传输。设计具有高帧率、高灵敏度、性能稳定,便携使用等特点,同时还有一定通用性,已应用于一些光学系统中。

  • 标签: 线阵CCD 图像算法 高速数据采集
  • 简介:对基于SOA-Sagnac干涉仪XPM全光波长变换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根据光路合成法求出SOA-Sagnac干涉仪传输函数,并导出波长变换后探测光电场表达式,并构成了一套实验系统,进行了622Mbit/s归零码光脉冲波长变换实验,获得消光比大于10dB波长变换范围约为43nm.

  • 标签: SOA-Sagnac干涉仪 XPM 全光波长变换 光路合成法 传输函数 高速全光通信网
  • 简介:基于新型多维成像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液晶可调滤光器(LiquidCrystalTunalFilter,LCTF)多光谱图像色彩复制装置,实现了对图像色彩信号复制,将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色彩复制领域。描述了系统工作原理、装置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等,通过该装置对计量院校准过标准色卡复制成像,获取了31个通道多光谱图像,色差ΔE_(Lab)=2.7,合成后彩色图像质量良好,色差小、复制精度高,可用于多个领域图像色彩精确复制和可视化逼真再现。

  • 标签: 多光谱 液晶可调滤光器 色彩复制 同色异谱 色差
  • 简介:本文概述了Java编程一个重要特征——事件驱动模式原理.剖析了JDK1.0版本中层次传递事件模式和JDK1.1中委派事件模式,对现存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 标签: JAVA编程 事件驱动模式 层次传递 委派事件
  • 简介:提出了一种红外与可见光配准和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并使用透视变换表示图像变换关系,最后在HSI空间,对图像进行了加权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稳定、鲁棒性高。

  • 标签: 配准 融合 透视变换 电力设备
  • 简介:阐述了高光谱遥感特点、优势,以及在航空及航天领域发展情况,列举了几种典型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概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生态、大气环境、地质矿产、海洋、军事等领域应用情况。最后对高光谱遥感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低反射率目标遥感、高信噪比、高空间分辨率及宽覆盖范围等方面。

  • 标签: 高光谱遥感 发展 应用 成像光谱仪
  • 简介: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精度光学测量系统。该系统结合半导体位置探测器件(PositionSensitiveDetection,PSD)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激光在两平面镜间多次反射,将测量镜纳米量级被测物位移放大到PSD能够分辨出微米量级位移,从而利用相对低精度手段完成高精度测量。实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对微小位移进行放大测量,测量精度达到11.5nm。

  • 标签: 激光测量 微小位移 多次反射 PSD
  • 简介:为了解决预制棒直径增加和拉丝速度提高所带来光纤内部应力增大问题,提出利用退火炉改善光纤内部应力方法,并且从理论上分析了应用退火工艺改善光纤内部应力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得到退火工艺对光纤衰减、翘曲特性和光纤脆性影响。在退火工艺条件下,所制得光纤在1310、1550nm波长衰减典型分别为0.317dB/km、0.182dB/km,翘曲度在14m以上,光纤剥纤断纤率降低到0.08%。

  • 标签: 光纤退火 内部应力 瑞利散射 翘曲 光纤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