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森林环境评价3个方面的类型、评价的程序、环境质量的内容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森林 环境 评价
  • 简介:现代性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急剧膨胀的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他们对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与此相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源于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首设置的不平等社会制度或结构问题所导致的。然而,归责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才是第一要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达中国家或地区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分析,当我们把人类整体的繁荣昌盛作为思考问题的起点时,一种能力方法理论可以支持我们提出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全球性环境正义理论。

  • 标签: 现代性发展 环境正义 人口增长 不平等社会制度
  • 简介:《热带杜会林业》一书最近由云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约30万字。该书介绍了热带地区的森林概况,以及社会林业的理论、概念、定义、内涵、发展概况和调查评估技术。在实践部分介绍了大量的案例以及社会林业项目管理、监测评估技术等内容。第二篇介绍了社会林业的新思维、新视点、新动向。本书通俗易懂,完全适用于热带以外地区,是一本难得的社会林业好书。联系地址:昆明市交林路8号云南省林勘院社会林业室;联系人:邓秋宁;邮编:650031

  • 标签: 《热带社会林业》 热带地区 森林概况 社会林业 林业项目管理
  • 简介:<正>一、引言社会林业在南非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产生一些相关的新词汇和新思想。《南非森林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给社会林业下定义:社会林业是被设计和应用以满足当地社会、家庭和环境需求,并有利于环境发展的林业,它由当地社区完成或在他们的参与下完成。社会林业包括农场林业、农用林业、

  • 标签: 社会林业 林业项目 村社 所有权 森林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
  • 简介:<正>在过去10年中,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已为社会广泛接受,成为发展中国家林业成功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一方面,村社人民管理着大面积的国有林,并有权加工、销售林产品,另一方面,政府正在不断积累经验,给当地村社技术帮助,使森林管理更有效。

  • 标签: 社会林业 森林管理 村社林业 国有林 林务员 林业机构
  • 简介:<正>为迎接和配合1995年在中国举办的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社会林业信息网”于4月20日在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召开了“妇女与社会林业”座谈会。来自中国林科院、中国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女科技工作者、女教师,以及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中国林业报的女记者,共20人参加了座谈会。代表们结合自己深入农村、接触农村妇女的亲身体会和实践,

  • 标签: 社会林业 座谈会 社会信息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科院 世界妇女大会
  • 简介:欧盟"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环境政策经过近10年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影响也日益增大,特别是欧洲法院2005年对C-176/03案的裁决废除了2003/80/JHA号框架决定后,基本上明确了环境刑事立法权的分配,这个裁决对欧盟"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环境政策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裁决后,欧洲委员会决定提交一份新的议案,提议制定一个"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这个议案已于2007年2月提出。欧盟"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环境政策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以刑事立法应对环境危机,刑罚措施多样化以及注重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协调等。

  • 标签: 欧盟 刑法 环境政策 环境法
  • 简介:把当代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欧美文学相比较,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环境文学的失语。当代中国文学没有形成环境文学的整体体系与文学类别,但是挖掘其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因子,可以找到构建当代中国环境文学的土壤与途径。本文从文学评论、作家创作、作品主题、读者群体四个方面提出了建构中国当代环境文学的相关对策。

  • 标签: 欧美文学 中国文学 环境文学
  • 简介:如果试图问什么是环境主义,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回答.本文通过对环境主义的考察,提出正义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环境主义的核心,应当用环境正义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标签: 环境主义 环境正义
  • 简介:与流行的观念相反,美国的树木不是越来越少。事实上,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森林的生长量一直超过采伐量。美国每年种树20亿株,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比1920年增加了33%。林产行业拥有约15%的林地,负责41%的造林任务,平均每天植树300万株。加拿大林业也很发达,造林能力在不断加强。

  • 标签: 工程木材 森林覆盖率 环境 美国 采伐量 生长量
  • 简介:秘鲁政府于5月13日宣布了一项关于成立秘鲁环境部的法令。此法令规定,环境部的宗旨是:保护环境;以可持续、负责任和合理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确保有利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保障当代和后代享有稳定生存环境的权利。

  • 标签: 保护环境 秘鲁 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 可持续性 自然环境
  • 简介:通过对杨桥花园环境的园林设计施工的实践分析,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新型园林的特殊定位、场地布局、功能演绎和景观构成等方面的问题,寻求人居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 标签: 杨桥花园 人居环境 绿化美化
  • 简介:<正>社会林业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社会林业是以农民为主体,由社区组织当地农民自愿参与的林业活动。社会林业从人类和生存环境的角度来考虑人们最关心的森林问题、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广人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愿望,可以这样说,社会林业实际上是一场大规模的缓解贫困运动。社会林业与传统林业不同:(1)传统林业认为,森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林业部门作为国家的一个产业部门,往往以完成国家下达的造林计划和需要的商品材为目标,忽略社区居民与森林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甚至把社区居民排除在

  • 标签: 社会林业 林业活动 传统林业 贫困山区 社区居民 扶贫开发
  • 简介:<正>印度的贷款造林始于60年代,其目的是恢复森林资源和为当地村民提供薪材、饲料,方式是当地村民参加造林。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印度政府财政支持下,全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造林活动;到80年代,印度各邦的造林费用以世界银行的贷款为主,还有一些国际组织的援助;自90年代以来,主要靠日本的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FCF)提供贷款。

  • 标签: 贷款造林 造林计划 印度政府 社会林业 森林资源 公有地
  • 简介:<正>在平原社会林业实践过程中,农民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经济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技术,利用农林业优化组合配置方式,进行复合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边际土地的生产力。总结全省平原社会林业实践,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标签: 社会林业 复合模 农林复合 塌陷区复垦 经营模式 泡桐
  • 简介:最近,在各种媒体上见到很多关于民间公益组织艰难生存的报道,大体分为注册艰难和资金艰难两种。注册艰难是社会身份的问题,资金的羞涩则关乎到组织的存在。那些受到困扰的公益组织像未过门的媳妇一样只能低着头站在公婆面前。其实,他们大可不必这样,因为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公益组织都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 标签: 社会 组织 民间 资金 注册
  • 简介:2009年5月12日,日本林野厅发布了2008年度《森林·林业白皮书》。第1章的标题即为“创造低碳社会的森林”,可见对森林减排温室气体以及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重要作用的重视。

  • 标签: 森林 社会 低碳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 白皮书
  • 简介:当代环境伦理思想启发死亡伦理,弱式人类中心论环境伦理启发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智慧在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现命运共同体战略意义的当代实践智慧。当代意义的“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思想面向死亡焦虑的破解以生存价值来建构智慧,但并不以生存的物质需求和肉体欲望作为核心生存依托,既会尽可能考虑到人与环境和谐生存(甚至敬畏自然),也会时刻提醒自身身体生理的承载支撑力。当代意义死亡伦理智慧在大自然环境观与大生命命运观的结合中作为挑战死亡的大健康智慧。当代人类生存智慧的思考离不开对环境的智慧思考和对命运的智慧思考,而且环境意义的智慧与命运意义的智慧需要结合死亡思考的生存智慧,这种富有意义的命运智慧思考中需要伦理意义的价值智慧,特别需要生死意义或生死价值的伦理智慧。当代中国广义死亡伦理的战略智慧体现了当代命运意义的生死存亡攸关智慧。就当代意义产业社会而言,死亡伦理智慧也正是环境与命运结合的智慧境界。当代中国产业社会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而当代中国环境建设的价值前提就是环境公正的建设,可见环境伦理智慧也与产业社会的存亡命运与共。而且死亡伦理智慧在命运与环境的结合视角中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智慧。

  • 标签: 环境 命运 死亡伦理 环境伦理 战略智慧 命运共同体
  • 简介:该文在查阅古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在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同时,如何与改善人居环境、城市景观相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古人的这种做法对于如何改善我国目前日益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使人居环境工程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密切结合,给予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 标签: 人居环境 古典园林 水资源
  • 简介:当今的时代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中叶,工业化先进国家首先暴发全球性生态危机,掀起环境保护革命风暴,提出生态文化的重要观念;但是,由于工业文明的道路惯性,没有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这时,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虽然取得伟大成就,但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应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中国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环境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理论支点,现在它只是一种初步的形态.中国环境伦理学将在促进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服务中,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

  • 标签: 生态文明 环境伦理 道路惯性 社会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