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生态科学富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的整体转换意蕴,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交叉、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吸纳融合、协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特殊使命、生态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内在契合等学科特质.对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可以为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诸多重大环境问题提供新观念和新方法,推动一种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标志的人类新文明的建立.

  • 标签: 生态科学 思维方式 生态思维
  • 简介:文章以枣庄市3个代表性公园(人民公园、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样地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3个公园共有植物57科116属174种,其中被子植物53科104属151种,裸子植物4科12属2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大叶女贞,次优势种为香樟、樱花、栾树,灌木层优势种为红叶石楠,次优势种为小龙柏、扶芳藤等,人民公园与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9,0,42,南方植物园与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66,枣庄市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 标签: 植物群落 数量特征 枣庄市
  • 简介:新型花木基地充分利用资源、景观和文化,为游人营造一个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科普及农业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场所。文章通过对金华万象花卉基地的调查,探讨了基地的功能布局及景观特征。基地依托花木生产区、商务会议区、农业科普区、休闲娱乐区以及农耕文化区5个功能区,通过对水系、植物、建筑、道路以及温室大棚的营造,构建一个景观特色明显、造景手法独具匠心的体验型花木基地。

  • 标签: 新型花木基地 功能布局 景观特征 金华市
  • 简介:在对一千六百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引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内在动机及外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考试作弊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从气候数据库中提取漠河站1961~2001年每年1~12月雾日资料,统计分析了雾日的月季分布特点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征。以期对雾日的时空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对漠河雾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雾日 月际分布 气象要素 发生时间
  • 简介:东北蕨类植物计24科51属140余种、变种,是中国北方蕨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东北蕨类植物可划分成7种地理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本区系的温带性质。区系中包含了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2个特有属,30个特有种,是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本区系与周围蕨类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与朝鲜的共有种多达104种,与日本的共有种达100种,与俄罗斯远东的共有种为81种,与华北地区的共有种72种,与秦岭地区的共有种70种,与蒙古的共有种53种,与西伯利亚的共有种46种,与北美洲及欧洲的共有种各为39种。根据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种类组成,将东北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区,即长白、大兴安岭、蒙古、华北蕨类植物区。长白区有蔬类植物124种,东北亚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本区,是东北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华北区有蕨类植物87种,喜温喜热成分较多,反映了东北蕨类植物一定的热带、亚热带亲缘;大兴安岭区有蕨类植物43种;蒙古区有蕨类植物近30种,多耐寒、耐旱种类。东北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是很明显的,以长白山为例,海拔500m以下为落叶林蕨类植物带,海拔500—1000m为暗针叶林?

  • 标签: 蕨类 丰富 区域性 中国东北
  • 简介:棕榈藤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优质的藤材是重要的加工利用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叶片光合能力对藤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黄藤(Daemonoropsjenkinsiana)、大白藤(Calamusfaberii)、小白藤(C.balansaeanu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为研究逆境条件下棕榈藤的光合能力和选择适宜的栽培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种棕榈藤的光系统Ⅰ(PSⅠ)实际光量子效率Y(Ⅰ)为小白藤〉大白藤〉黄藤,光系统Ⅱ(PSⅡ)的Y(Ⅱ)为大白藤〉黄藤〉小白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白藤、黄藤和小白藤;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则是小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大白藤最低;PSⅠ的电子传递效率ETR(Ⅰ)是小白藤〉大白藤〉黄藤,而PSⅡ的ETR(Ⅱ)值则是小白藤〉黄藤〉大白藤;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维持在0.78~0.8范围内,且大白藤显著高于黄藤和小白藤(P〈0.05)。由此可见,在实验室条件下小白藤的光合效率在这3种藤中最高,其次为黄藤,大白藤最低;且光保护能力为大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小白藤最低。

  • 标签: 棕榈藤 黄藤、大白藤、小白藤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 简介:城市林地土壤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海市林地土壤成分复杂、肥力低下的现状,对不同林地类型土壤分0-10cm、10-30cm、30-100cm三层进行基本理化性质的调查,对各项指标进行归类分级,得到不同林地类型及不同土层的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海市林地土壤总体养分偏低,普遍存在土壤压实、物理性质退化等问题。同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阐明未来的土壤保育方向,对进一步改良上海绿化林地土壤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土壤肥力 养分指标 内梅罗综合指数 土壤评价
  • 简介:为更好地促进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活动的开展和森林游憩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民到山地森林景区游憩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统计得到游憩者在森林游憩活动中的出游次数、目的、组织形式、出游季节及时间、对北京周边森林游憩景区和游憩项目喜好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和收入的游憩者在游憩活动中的差异。最后,在北京森林公园总体布局、游憩区及游憩项目建设、游憩区内风景游憩林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 标签: 森林公园 森林游憩 风景游憩林
  • 简介:运用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法,以处于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的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纯林为试验对象,在相似的立地条件和施肥种类、方式、用量等条件下.踏勘后选择坡向分别是东南坡向、南坡和东坡,中下坡位的毛竹笋用林、材用林分,林分经营年限14—18年,立竹度2420—2640株/hm^2,其中材用林和笋用林各设置标准地6块,共计12块标准地。

  • 标签: 毛竹笋用林 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酸度 笋材 林分经营 系统定位
  • 简介:当前,我国林业建设正处在“六大工程”、“五大转变”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小康,林业必须大发展。然而,目前有关森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和健全,少数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惜以身试法,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为此对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林区社会治安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

  • 标签: 新特征 暴利 林业建设 小康 六大工程 森林
  • 简介:简述了开化县2017年古树普查基本情况,依据普查结果对当地古树资源的树种组成、树高、胸径、冠幅、空间分布(水平与垂直分布)、植物区系分布和生长势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保护利用建议,为该县古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古树 特征 保护利用 建议
  • 简介:文章对我国热带地区出现的稀有植物喜荫草S.tenellaBl.的种群结构及其所在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喜荫草在野外出现的频度较小,不易于被发现;但其种群结构较为稳定,更新良好。而且,喜荫草种群所在群落存在一定数量的本土特有种和保护植物,喜荫草能与它们良好的共生,它主要生长区域集中在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得到良好的保护。

  • 标签: 喜荫草 种群结构 群落特征
  • 简介: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06年5月-2007年4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不同林龄(幼林、中林、成林)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2~1月份。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与5cm深的土温存在着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因素模型模拟结果显示,5cm土温和土壤表层含水量能够共同解释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68.9%~91.9%(p〈0.05)。不同林龄下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为中林〉成林〉幼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在幼林、中林、成林中分别达到71.89%、71.02%和73.53%。幼林、中林、成林样地土壤异养呼吸CO2年释放量分别为29.072、38.964和30.530t·hm^-2·a^-1。

  • 标签: 土壤异养呼吸 沿海防护林 林龄 木麻黄
  • 简介:论述了落叶松枯梢病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程度,通过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 标签: 落叶松 枯梢病 形态 防治
  • 简介:毛竹实生苗造林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便于引种等优势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文章总结了毛竹开花林分的特征、促进开花结实的措施,分析了桂林毛竹种子生产与实生苗需求的状况,以期为毛竹实生苗造林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开花结实 种子生产 实生苗 桂林
  • 简介: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生长季植物配置、地表覆盖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海淀区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以复合结构为主,两层以上配置方式绿地面积比例超过绿地总面积的80%,乔木+灌木的配置模式比较常见。草坪是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覆盖材料中的主要类型,其中草本花卉在复合地表覆盖道路绿地中也较为常见;2)海淀区道路绿地在生长季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80.89%和55.29%,但有近45%的道路绿地是裸土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7.37%,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63.74%,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仅占绿地单元总数的9.36%,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0.47%;4)五环以外道路绿地地表覆盖状况最好,二环到四环随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差。行道树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最低,地表覆盖材料单一,而街头绿地裸土灌丛率最高。总体来看,海淀区道路绿地的地上植物配置主要是增加了灌草覆盖率,而地表土壤裸露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多数道路绿地存在"头上有绿荫,脚下有裸土"的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养护等改进意见。

  • 标签: 道路绿地 地表裸露 灌草覆盖率 地表覆盖率 生态养护
  • 简介:论述了东北东部地区主要植物种子的特征,以及具有这些特征的种子所特有的扩散方式、特点与类型.

  • 标签: 种子 扩散 影响因素
  • 简介:文章以珠海市10个典型乡村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古村和新村的人居林风貌特征,结果表明:1)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植物组成较为丰富,研究区植物共有149种,其中乔木96种,隶属40科80属,灌木15种,隶属12科15属,藤本种类3种,隶属3科3属,草本35种,隶属28科35属,林木主要由龙眼、黄皮、荔枝、榕树、香樟、香蕉、竹、木棉、鸡蛋花、仙人掌等观赏型和经济型树种组成,2)珠海市乡村人居林体系比较完整,非常重视风水林营造,古村的林木覆盖率整体上高于新村,古村平均为36,5%,新村平均为27,8%,3)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整体呈现“外围樟树、竹林环抱,道路榕树、龙眼点缀,各家龙眼、黄皮、荔枝、三角梅、罗汉松等果树花木满院,公共空间榕树、木棉、樟树等大树遮荫”的植物景观风貌.

  • 标签: 乡村人居林 古村与新村 风貌特征 珠海市
  • 简介:选择苏州渔阳山保存较为良好典型的太湖湖滨带作为试验地,并根据距离水体的远近,将湖滨带从近水体到高岗地分别设置三个实验区,探讨了湖滨带土壤全氮、有效氮、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湖滨带土壤有效氮含量近水区〉中水区〉远水区,土壤湿度和水淹作用对土壤氮素含量具有影响作用;土壤有效氮呈明显季节波动秋季〉春季〉夏季,在植物生长旺盛季节维持较低水平;土壤有效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有效氮与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沿水分梯度土壤有效氮受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湿度、植被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水分梯度 湖滨带 土壤氮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