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身体评估是评价身体及其功能的系统过程,是医师和护士用于病人状态评估的有效的手段。随着药学监护的兴起和发展,身体评估已成为药学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在国外身体评估技能在临床药学教育中的应用,供我国药学院校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身体评估 药学监护 临床药学教育
  • 简介:目的:建立完整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利于药物转运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细胞生长过程中跨膜电阻(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细胞接种到Transwell板后的第7天,TEER值就已达到209,75Q·cm^2,第10天后,几乎成线性上升,直到第22天到达-个稳定值627Q·cm^2:细胞生长的第3天,磷酸酶活性非常低,第15天时磷酸酶活性比较高。到了第22天时,磷酸酶活性进-步增加,AP/BL为第15天时的2倍。结论:建立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致密且完整,检测细胞生长过程中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建立成功。

  • 标签: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跨膜电阻(TEER)值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104例开展临床对比研究,依据患者病例尾数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样本容量均为5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入院时,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较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有效减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现在我国对于药品零售行业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对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都进行了强制认证,而药店中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人员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单单凭借认证也不足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GSP认证体系当中的一些条款也需要进一步实现量化 ,并且另有一些条款内容有一定的模糊性,大大影响了 GSP认证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本文针对药店的 GSP认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零售药店 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的洁净区(室)环境监测是GMP中重要的一方面,洁净区(室)环境监测是运用仪器、生物等现代科技手段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 标签: 洁净区(室) 环境监测 悬浮粒子 浮游菌 沉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院前CPR培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样本均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校大学生2672名,实施现场指导和知识宣教,对比培训前后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结果:培训实施前后在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分数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院前CPR培训后提升了学生对CPR的了解,保证学生CPR的技能操作水平,促使CPR急救在社会上广泛应用,推广价值较高,可在各个校区实施。

  • 标签: 大学生 院前培训 CPR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科学开展风险评估是实施药用辅料风险管理的前提,由于辅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欧盟辅料风险评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辅料属性参数的风险指数评分系统,用于总体评估辅料安全性、功能性和质量属性等与制剂质量相关的风险水平。该方法经过验证,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效开展辅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药用辅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快速定量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误吸风险,探究不同医护方法、患者不同体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误吸风险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方法:根据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对患者可能造成误吸的影响,分别划分2-3种情况进行赋分,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98例,通过赋分表定量评估误吸的可能性,根据误吸风险高的患者降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误吸病例的发生。结论:根据定量评估风险表,可以迅速定位误吸高风险患者,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发生误吸风险。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误吸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在我院体检的150例患者,根据其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影像特征,结合彩色血流分析,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状腺腺瘤的超声特征:有明确的边缘,有规则的边缘,边缘常有声影,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CDFI的血流显示为0、 I型。结节型甲状腺肿声学特征:非对称性甲状腺肿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结节之间有点状或带状较强的回声。CDFI:血流显示为I级和II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结节的边缘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有可能侵犯周围呈蟹脚样。CDFI:血流显示为 II、 III。病理诊断中,150例甲状腺结节中,80例为甲状腺腺瘤,60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结果:150例甲状腺结节中,72例为甲状腺腺瘤,68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2+60+10)/150=94.67%.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各异,但其诊断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利于区分良性、恶性肿瘤,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在我院体检的150例患者,根据其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影像特征,结合彩色血流分析,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状腺腺瘤的超声特征:有明确的边缘,有规则的边缘,边缘常有声影,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CDFI的血流显示为0、 I型。结节型甲状腺肿声学特征:非对称性甲状腺肿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结节之间有点状或带状较强的回声。CDFI:血流显示为I级和II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结节的边缘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有可能侵犯周围呈蟹脚样。CDFI:血流显示为 II、 III。病理诊断中,150例甲状腺结节中,80例为甲状腺腺瘤,60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结果:150例甲状腺结节中,72例为甲状腺腺瘤,68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2+60+10)/150=94.67%.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各异,但其诊断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利于区分良性、恶性肿瘤,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快速定量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误吸风险,探究不同医护方法、患者不同体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误吸风险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方法:根据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对患者可能造成误吸的影响,分别划分2-3种情况进行赋分,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98例,通过赋分表定量评估误吸的可能性,根据误吸风险高的患者降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误吸病例的发生。结论:根据定量评估风险表,可以迅速定位误吸高风险患者,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发生误吸风险。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误吸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治疗高血压与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与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9例,社区治疗)与对照组(n=39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比,2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与高危人群实行社区治疗,能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高危人群 社区治疗 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测在其评估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旨在评估小儿哮喘肺功能检测对疾病评估的价值。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疾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患儿的呼吸功能状态,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控制水平。此外,肺功能检测还有助于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可以追踪患儿的呼吸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疾病控制水平。因此,小儿哮喘肺功能检测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哮喘,肺功能检测,疾病评估
  • 简介:目的研究国外效益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估要点,为进一步研究效益风险评价提供建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国际管理科学创新中心关于药品效益风险的评价体系与要点进行研究。结果各国在评价对象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但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纳入多方意见,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公开透明。结论建议开展药品效益风险方法学与实证研究,为构建符合我国监管需要的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 标签: 药品 效益 风险 评价
  • 简介:目的调查十所部队医院急诊科设备条件及管理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急诊演练、物资检查、纪录抽检、操作考核等方式,对所在急诊科的设备条件、人员素质、制度落实及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部队医院急诊科是一个起点低发展快的专科,其建设逐步引起领导的重视,资金投入较多,设备改善显著,但发展不平衡,在组织管理、设施配备、人员编制、技术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确立急诊的独立专科地位,稳定急诊专业人才,创建一个设备完善,功能健全的急诊科,组成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快速反应队伍迫在眉睫。

  • 标签: 医院 急诊科 医疗设备 管理 人员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12h、24h作乳酸水平测定,并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多发伤患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18例,入院后6h、12h、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APACHEII评分、入院当时乳酸水平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 标签:
  • 简介:开展合理用药评估工作可有效制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泛滥,可促进中小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严格执行公开、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制订合理规范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重点监控抗感染药物,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是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 药事管理
  • 作者: 冯远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攀钢西昌医院影像科冯远莉血管内超声是一种显示血管横断面的有效诊断方式,可对血管腔内径和横截面积进行有效测量,针对粥样硬化斑块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血管内超声可对斑块学特征进行有效分析,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介入治疗以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