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析和掌握导致前往医院急诊部进行急性心衰抢救病患的病因分布。通过对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近年来的急诊抢救案列的统计和分析,对形成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进行研究。统计的病例共计158例。导致急性心衰的病因有很多种,不一样的致病原因所重点分布的年龄层也各有不同。经过研究,得出急性心衰的病例在急诊室就诊整体比例中的占比较高,且男性多于女性的结论。

  • 标签: 急诊室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间接胆红素的血症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高间接胆红素的血症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高间接胆红素的血症,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鉴别,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我院的93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共有74例患者因为血液系统疾病而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占79.6%,有66例良性疾病,占70.9%,8例恶性疾病,占8.6%,19例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0.4%;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就诊时血小板计数分布、男女比例等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为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提供免疫指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比较多,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鉴别,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病因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护理实施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和SAS评分,并分析牙体牙髓病的病因。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此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缓解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病因 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病因及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我院收治6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有6例并发脓肿(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经过综合的治疗与护理后,均治愈出院,无乳瘘并发症。结论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乳腺炎的病情快速得到控制,使乳腺管通畅,缩短治疗周期,并保证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病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发生情况,为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历做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病情的详细询问以及做相应的检查项目等,确定患者头晕的病因。结果在全部52例头晕患者中有22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有21例为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有9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的患者。结论在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当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占42.31%,其次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占40.38%,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原因占17.31%。并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 标签: 神经内科门诊 头晕患者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以头晕症状为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来逐渐提高门诊头晕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同一时期神经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Dix-Hallpike试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分析显示,头晕患者的类型包括前庭中枢性头晕、周围性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系统性疾病性头晕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头晕,各发病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20%、48%、3%、28%、1%。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偏头痛性眩晕是最为常见的头晕性疾病,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占比率较低而病因不明的头晕,医师对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进行血管病因筛查尤为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头晕患者 病因
  • 简介:摘要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临床上,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妊娠严重并发症,很容易对母儿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对38例前置胎盘孕妇进行调查,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前置胎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流产史、引产史、多产史、前次剖宫产史、高龄、辅助生育技术史、吸烟及盆腔炎史等。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引起了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探讨前置胎盘孕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与治疗进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前置胎盘 发病原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史的肠梗阻病因诊断当中的误诊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复查确认为误诊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得到的数据,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60例误诊患者当中,常见的误诊病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急性假性结肠梗阻、食团性肠梗阻以及蛔虫性肠梗阻等,其中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病因误诊的首要因素(P<0.05)。结论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肠梗阻误诊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除去粘连性肠梗阻,其他病因引起的肠梗阻也是不能忽视的,医疗人员也要对其同样重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在发热患者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康健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象血液进行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并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总变异率为54.65%(47/8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82);MCHC、HCT、RDW-SD和MC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对象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细胞形态检查对诊断发热患者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 形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疗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阴道流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抗感染、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并观察2组妇产科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流血病因。结果60例患者中,其妊娠因素流血者21例,占比35.00%,其生殖炎症者20例,占比33.33%,其子宫外器质性病变者14例,占比23.33%,创伤性疾病者4例,占比6.67%,其他1例,占比1.67%,且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引导流血的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并依据其病情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以此提高临床疗效,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阴道流血 妇产科 临床疗效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并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分析其致病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其致病因素包括感染性(36%)及非感染性(64%)两大因素,导致小儿腹泻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痢疾杆菌(30%)、轮状病毒(24%)、志贺菌(10%)、空肠弯曲菌(3%)。结论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对症抗菌类药物及微生态制剂灌肠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大肠埃希菌 轮状病毒 空肠弯曲菌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慢性咳嗽病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分析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136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有131例得到明确病因诊断,其中单一病因108例,合并病因23例,病因不明确者5例。明确诊断病因中,前三位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27.2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2.79%)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1.03%)。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慢性咳嗽众多病因中,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主要原因,根据病情进行综合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致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青年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老年组)及健康中青年体检者(对照组)各51例,调查比较3组是否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等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中青年组急性心梗患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系统性红斑狼疮、吸烟、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高血压、高血糖低于老年组,肥胖、饮酒过量、系统性红斑狼疮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致病相关因素较多,且与老年组有所不同,积极应对高危因素,对避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92例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白内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92例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中,各类病因在所有手术眼中所占的比例以葡萄膜炎最高,有50例所占比例为54.34%,其次为青光眼20例,所占比例为21.74%,其余常见病因依次为感染性角膜病10例,所占比例为10.87%,高度近视12例,所占比例为13.04%。经手术治疗后,7位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视力较差,5位患者检查不合作外,其余80位患者眼(86.96%)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葡萄膜炎、青光眼和感染性角膜病是我国地区并发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病因。术前根据并发性白内障不同的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运用不同的手术技巧,术后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 标签: 并发性白内障 分析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01月至2017年0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25例患者中,男性76例(60.80%),女性49例(39.20%),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125例患者中,96例(76.80%)有明确病因,其中高血压42例(33.60%),动静脉畸形35例(28.00%),内科疾病12例(9.60%),血液系统疾病6例(4.80%),妊娠状态2例(1.60%);29例(23.20%)原因不明。125例患者中,饮酒因素76例(60.80%),吸烟因素36例(28.80%)。125例患者中,显效34例(27.20%),有效49例(39.20%),无效22例(17.60%),死亡20例(16.00%)。结论高血压、动静脉畸形是引发青年人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经恰当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所以,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标签: 青年人 脑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所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病机分析,实施辨证分型治疗,其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了解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实现“标本兼治”,符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消渴病 病因 病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晚期产科出血产妇中选取100例,所有研究对象采取仰卧位,应用GELOGIOE9、PHILIPS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频率保持在3.0-5.0MHz。检查时,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而后重点检查胎盘情况,最后对研究对象的多个切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探究造成产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并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经产后证实,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由于轻型胎盘早剥导致妊娠晚期出血的患者共有23例(超声漏诊2例),由于重型胎盘早剥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10例(超声漏诊1例),由于边缘性前置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28例(超声漏诊3例),由于部分前置性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27例(超声漏诊2例),由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12例(超声漏诊2例)。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10.0%。结论通过采取超声检查可以使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患者明确判明发病原因,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 产科性出血 出血原因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头晕为主诉患者的常见病因,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5年12月-2016年1月42例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MRI、TCD等辅助检查,分析头晕病因构成及性别差异。结果周围性眩晕、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中枢性头晕、原因不明的头晕及内科疾病所致的头晕所占比例分别为48%、30%、3%、17%、2%。头晕前有情绪、睡眠障碍者占21.16%,头晕伴视物旋转症状者占37.07%,伴恶心和(或)呕吐者占41.77%。结论周围性眩晕是门诊头晕的最常见类型,而周围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是BPPV,并且主要是女性;大部分出现头晕的患者,其疾病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性症状,这能为患者提示及时的疾病诊断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门诊 头晕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64例老年患者,对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诊断的差异。结果64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老年人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和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的检查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胰腺炎 病因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