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以ATP含量作为血液质量的评判指标,对4-32℃区间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液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列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假设ATP的浓度y=f(d,t,s)是时间d、温度t和起始浓度s的连续函数,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线性回归理论对模型加以拟合,得到了ATP浓度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一般数学物理方程,根据方程推算在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和32℃温度下,以CPDA-1保存的全血分别可以有效保存35、35、29、22、18、18、13、8、7、6、6、5、4、4和3天.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保存温度变化时血液质量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为准确判断变温血质量、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血液保存 ATP 线性回归 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方法:根据《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与常见病防治方案》的规定,对体检项目的有关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和质控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核对查验。结果:对比中学生与小学生的体检结果,肥胖和超重情况以及视力低下在中学生组较多,沙眼以及龋齿情况则为小学生组较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2000名 中小学生 健康体检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措施对预防小学生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血吸虫重度流行区的一所小学2-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432例,给予强化措施,持续三年,所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均无失访。干预前后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学生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发生率,同时统计干预前后学生接触疫水情况、血吸虫感染率。结果干预后学生对血吸虫防治知识评分、健康行为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强化措施干预前,学生疫水接触率为34.0%,干预后疫水接触率降为15.5%,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娱乐型降为8.1%,下降最为明显;干预前学生血吸虫感染率为12.5%,干预1年后感染率下降为6.0%,干预2年后为5.1%,干预三年为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吸虫重度感染区小学生给予强化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是一种效果好、操作简便的教育模式,值得在小学推广。

  • 标签: 强化措施 小学生 血吸虫感染 效果
  • 简介:  【摘要】通过对xx小学四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龋齿发生原因的认识情况。问卷结果显示,了解龋齿产生原因的学生不到20%,并且78%的学生不了解专门的口腔卫生护理,认为口腔卫生不重要。同时,患有龋齿的学生占据85.3%,患病率较高,男女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换龋率略低于女生。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讲解龋齿发生的原因、如何预防,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并进一步探讨导致小学生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抑制小学生龋齿发生方式,提出具体可实施的预防对策,并向广大家长宣传龋齿的危害,提高监护人以及孩子本人对龋齿认识率,减少小学阶段龋齿的发病率。

  • 标签:   小学生 龋齿 口腔健康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学校365名小学生并以MHRSP调查,分析其结果。结果1、男生的学习障碍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2、农村户口学生的学习障碍、性格缺陷、品德缺陷和不良习惯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3、低年级学生性格缺陷阳性检出率最高,并向高年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小学生学习障碍、性格缺陷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势在必行15。

  • 标签: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障碍 性格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学生多发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有效的预防手段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年间,本地一所小学的1000例学生,进行研究,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按照常见疾病的标准,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根据结果总结学生患病的规律,以及对策。结果龋齿的患病率较多,女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患病人数,明显的高于男生,以及低年级的学生。同时学生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手段干预之后,在2015年,几种多发病的人数大大的下降。结论在小学生群体中,其常常会患有龋齿、近视、感冒等疾病,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患有的常见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与预防,使得患病人数较多。针对该情况,当地的疾控中心需要对学校和学生、家长,三方进行常见病预防与控制手段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重视疾病的发生,并且积极带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加强体育锻炼,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促进身体素质的改善,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小学生 多发病 规律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及评价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文数据分析资料来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选本地区100名中学生,调查中学生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并研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名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是42.00%,女性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男性,10岁以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10岁至14岁;非每天刷牙、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常喝碳酸饮料、常单侧咀嚼、刷牙不用温水、未定期口腔检查的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率显著更高。结论分析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并予以对应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视力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中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保健行为。在校园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缺乏对于眼部的保护,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学生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和干涩的状态下,不仅难以保障学习效果,而且可能产生高度近视等问题,出现眼睑松弛和眼球突出问题,学生被迫要戴上眼睛,不论是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本文研究了中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因素,而后探讨了培养学生眼睛保健行为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中小学生 视力 影响因素 保健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龙海市城区石码镇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改善该地区中小学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龙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2013学年城区石码镇学生体检资料,采用“中小学学生体检统计软件3.0版”进行分析。结果1.龙海市区中小学生参检12526人,营养不良人数达2933人(23.4%),超重1564人(12.5%),肥胖1316人(10.5%);2.中学营养不良状况显著高于小学,而超重、肥胖率则低于小学。结论龙海市城区中小学出现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亟待解决,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营养调查 学生营养 学校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州县某小学传染病暴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为该校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全州县某小学2014年-2015年两年间学校医务室统计的暴发传染病的21个班级和未暴发有传染病的43个班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得资料按照单因素、多因素条件来进行分析,控制措施的分析采用综合分析评分方法。结果2014-2015年两年全州县某小学传染病暴发共195例,暴发率为7.19%,所有病例集中暴发时间在夏季和秋季,其中腮腺炎暴发占比42.56%。多因素研究表明,进行健康宣教、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措施是传染病暴发的保护因素。暴发的相关控制措施的评价以优11个班级,中6个班级,差4个班级。结论建立良好的传染病暴发评估机制,做好传染病暴发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控制和分析,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可有效地防控该校传染病的暴发。

  • 标签: 全州县 小学 传染病暴发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口腔健康对于全身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其中小学生们的口腔健康已成为众多学校关注的对象。目前龋病是小学生们口腔常见病和防治重点。防治的关键是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目的本次调研,通过团队成员集体讨论,结合自身口腔专业知识,展开针对乡村小学生口腔预防知识普及程度及口腔健康现状的调查,了解新化县四都中心小学学生们口腔预防知识、患龋情况,为今后开展乡村小学生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群抽样法对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该学校学生们口腔健康现状良好,但口腔预防基本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学生们缺乏专业的口腔预防保护意识。

  • 标签: 乡村小学生 口腔预防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泉州市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现状,为我市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市区中小学进行整群抽样,抽取7所小学、10所中学共34468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肥胖和沙眼等疾病的患病率。结果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肥胖和沙眼检出率分别为76.32%、48.59%、22.76%、12.60%、0.19%;不同年级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不良、肥胖患病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上升。结论泉州市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视力不良,卫生教育部门应该落实学生健康教育等各项干预措施,减少患病率。

  • 标签: 中小学生 视力不良 龋齿 营养不良 肥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46-02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各形态和机能指标的增长规律和变化趋势,分析生长发育的水平、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及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改进中小学体育教学及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岚山区60所中小学792个班级34749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中小学生中存在许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疾病及缺点。结论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好健康教育课,切实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然而现阶段学生近视逐渐趋于低龄化发展,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视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而应及时实施预防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因,并提出了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教育策略。

  • 标签: 近视眼 预防教育 中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对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 88名小学生,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n=44)给予校医护理干预,对照组( n=44)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学生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沙眼、近视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学生护理总有效率和沙眼、近视发生率 94.54%、 18.18%、 22.73%明显优于对照组 61.36%、 36.36%、 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4598、 8.3322、 7.6173, P<0.05)。结论:校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值得推广。

  • 标签: 校医护理 小学生 近视 沙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海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状况,为改善本地区中小学教学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龙海市创卫区域范围中小学校12所共66间教室进行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黑板高度、灯桌距、微小气候(二氧化碳浓度、冬季室温)合格率均为100%;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桌面照度、噪声、教室课桌、课椅合格率分别为51.52%、54.55%、45.45%、0%、0%、0%;2.学生课桌、课椅符合率分别为11.93%、15.09%,中学>小学(2=206.28,P值<0.05;2=176.42,P值<0.05);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中学>小学(2=20.32,P值<0.05)结论龙海市创卫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突出问题为课桌椅和教室内噪声合格率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

  • 标签: 教学环境 学校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