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参与病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的工作体会。方法:1.选取我院住院药房两个时段内的每月下病区服务记录,做对比分析。2.选取我院住院药房两个时段内对病区的审核干预记录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管理后的用药合格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高警示药品当前存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通过药师参与管理能够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使用安全合理性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使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收治的 147例疑是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即尿液葡萄糖检验;采用生化检验法,即诊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两者联合检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患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 结果:147例检验者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共有 101例,常规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64.4%、 58.7%;生化检验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81.2%、 69.6%;两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93.1%、 73.9%。患病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 正常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的检验效果相较于常规检验更好,但两者结合的检验的诊断灵敏度更高。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正常水平,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双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对 80例次长期性双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 , 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如何正确使用导管、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80例置管患者中导管口皮肤红肿者 12例,其中股静脉置管 4例,颈内静脉置管 8例。结论:应用双腔导管留置需要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以及对患者防止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血液净化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药学干预对于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进效果。 方法: 将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 100 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 50 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药学干预,参照组行基础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其抗生素使用率与参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内数据对比为 P < 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进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时间,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学干预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促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前的住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后的住院患者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3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6.67%、73.68%,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降低住院患者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应用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PDCA循环 抗菌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这为临床手术的执行带来一定压力。高频电刀作为一种围术期新兴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其切割速度较快,易于操作,精确度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极大提高手术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的手术费用。但是由于部分手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极易造成以外伤害,引发医患矛盾以及医疗纠纷。基于此,本文将对围术期患者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建议。

  • 标签: 围术期患者 高频电刀 安全问题 预防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因服用甲硝唑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60例的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历以及临床资料来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并针对不良反应制定合理、安全的用药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 50例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 3例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有 2例发生代谢系统不良反应、有 1例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 2例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 1例发生肾脏损害、 1例发生口腔溃疡。结论 使用甲硝唑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另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等也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需明确患者的病史并注意合理用药。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因服用甲硝唑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60例的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历以及临床资料来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并针对不良反应制定合理、安全的用药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 50例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 3例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有 2例发生代谢系统不良反应、有 1例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 2例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 1例发生肾脏损害、 1例发生口腔溃疡。结论 使用甲硝唑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另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等也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需明确患者的病史并注意合理用药。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XDJH-1型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探索XDJH-1型心电监护仪的保养和维护的策略。方法:对2019年6月到2021年年6月期间XDJH-1型心电监护仪出现的200次故障进行资料分析,分析导致XDJH-1型心电监护仪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使用保养和维护策略进行探索,了解日常保养与维护对XDJH-1型心电监护仪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在XDJH-1型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进行使用保养和相应的维护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发生率,提高报警效果。结论:导致XDJH-1型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为使用不当、日常保养工作不到位、报警值的设置不当等。因此完善XDJH-1型心电监护仪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制度,采用有效的保养与维护方法,对延长XDJH-1型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寿命,提高检测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XDJH-1型心电监护仪 使用问题 保养与维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展开常规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异分析。方法:研究期:2021年3月-2021年9月,以40名神经内科护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该40名护生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观察组,n=20),常规教学对照组(对照组,n=20),于研究期内接受六个月教学,教学结束对不同组护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培训教学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的积极作用,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 PBL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运送标本过程中,使用标本条形码流程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医院的收取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标本条形码流程管理模式,对两组标本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共收标本1300000件,其中差错14例,投诉发生73件,平均每次收取标本时间为25.54±2.34分钟。实验组收标本1300000件,其中差错5例,投诉发生11件,平均每次收取标本时间为12.46±1.14分钟。实验组标本收录过程中,差错问题发生率和投诉情况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每次收取标本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标本的运送过程中,使用标本条形码流程管理模式,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标本管理效率,减少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实现运输人员工作效率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标本标本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运送标本过程中使用标本条形码流程管理思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和适应证,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方法:对临床常见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供解决方案。结果:通过严格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抗生素采购和使用管理,将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合理。结论:临床抗生素使用较多,病程较长,而且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很多药源性疾病,需要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抗生素 药理学特点 药源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7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就治疗 6 个月后组间生存质量及血压水平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QO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 SBP 及 DBP 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7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就治疗 6 个月后组间生存质量及血压水平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QO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 SBP 及 DBP 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7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就治疗 6 个月后组间生存质量及血压水平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QO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 SBP 及 DBP 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飞行中无意中遇到恶性劣天气可给通用航空飞行员造成毁灭性结果(NTSB国家运输安全理事会,2005;GohandWiegmann,2001)。写这份报告是为了决定天气显示图与教育培训范例是否可以改进飞行员与大雷雨保持距离的能力。Beringer与Ball(2004)发现使用天气图的飞行员可被分为两种使用者(战述的和战略的)。尝试使用信息并导航通过或非常接近危险天气的飞行员是战术性使用者。

  • 标签: 航空飞行员 决策能力 教育培训 天气 通用 图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妇产科 2017年 03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共 66例,按照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 33例并对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组 33例并对其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恢复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 P< 0.05);综合护理组产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 P< 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可以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单位治疗的Hp相关胃炎患者5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序贯疗法,观察组采取益生菌+序贯疗法,比较2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在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可减轻胃部炎症,可提升疗效,安全性高。

  • 标签: 益生菌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单位治疗的Hp相关胃炎患者5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序贯疗法,观察组采取益生菌+序贯疗法,比较2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在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可减轻胃部炎症,可提升疗效,安全性高。

  • 标签: 益生菌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胃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