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置管后管理维护及改进护理方法在预防感染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42例PICC置管留置的患者进行研究,给予预防感染管路维护与护理改进,观察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并发症方面,置管后本组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护理满意度方面,本组达到95.24%。结论PICC置管后,加强管理维护及改进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预防感染 管路维护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高风险职业,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而胰岛素注射针头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风险。按防止职业暴露的规范要求,使用过的注射针头是不应取下而直接丢放到利器盒里,但是使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虽然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但由于胰岛素笔并非一次性使用并丢弃,护理人员不得不取下胰岛素注射针头,而且胰岛素注射针头较短,用手直接取下针头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风险,那么采取措施防止胰岛素注射针头引起的职业暴露极为重要。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针头 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防止宫腔粘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22例及子宫纵隔患者16例,分别给予宫腔镜操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与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肝功复查为正常,亦无胃肠道等明显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分娩、自然流产次数均优于手术前(P<0.05)。有淋漓持续出血者1例(2.63%),通过肌注黄体酮患者停止出血,经宫腔镜复查30例(78.95%)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均未再见。结论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防止宫腔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肝功正常,且大大降低自然流产次数,增加成功分娩的机率,降低术后用药带来的不良症状发生机率,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发生机率减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临床 戊酸雌二醇 宫腔粘连 效果 宫腔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防止引流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颈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引流管及引流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引流管及引流器,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流管意外脱落率及引流器意外脱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固定装置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应用于头颈部术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引流管意外脱管与引流器意外脱落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固定装置的满意度。

  • 标签: 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 头颈部 意外脱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阿扎司琼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镇痛泵患者18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治疗为A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阿扎司琼治疗为B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阿扎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为C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三组患者镇痛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好于A组。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好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阿扎司琼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还可大幅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镇痛泵 地塞米松 阿扎司琼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近期就诊患者探讨并分析低温预防护理预防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出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合计100例,手术常规护理和介入体温护理患者比例为11,分别被选为本次分析的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并讨论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患者体温,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PT、尿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后引流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差异是有意义的,即(P<0.05)。结论介入体温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手术的整体耐受性明显增加,非常利于手术后的康复,因此体温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并发症 开腹手术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三种不同的排气方法在四种不同的静脉通道中,进行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排除头皮针针栓处微量空气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输液并需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220例,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72岁,这220例患者分别使用了四种不同的静脉通道一次性钢针(头皮针);浅静脉留置针;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并且留置针、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均使用头皮针连接肝素帽输液。分别采用回血排气法(方法1)、滴入药液法(方法2)、回抽空气法(方法3)在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方式互换时排除头皮针针栓处微量空气,观察操作时是否有空气进入血管。结果三种方法在四种静脉通道方式中排除微量空气的效果有差别。结论头皮针注射者使用三种排气法均适合;浅静脉留置针、PICC者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者适合使用方法2和方法3;因此应根据病人个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个体化操作,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满意。

  • 标签: 静脉通道 静脉输液 静脉注射 空气 血管
  • 简介:摘要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在胬肉向角膜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牵扯产生散光,或因胬肉生长遮蔽瞳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此外由于充血肥厚的胬肉组织位于睑裂部,还影响患者的美容及身心健康。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转位术 巩膜暴露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无痛胃镜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38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采用新型的麻醉镇静剂,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在无痛、舒适的状态中顺利完成无痛胃镜的检查。结果38例患者中,没有麻醉意外以及并发症状的产生,所有患者均在检查结束后1-14分钟内清醒,检查过程非常顺利。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无痛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使患者在轻松、无痛且舒适的状态中,更好的配合无痛胃镜的检查,使无痛胃镜检查的结果更加精确,缩短检查的时间,提升诊断的效率和治疗的综合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胃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提高治愈率,全面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急救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以及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16名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优质组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并将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对于优质护理的满意率为97.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满意率72.2%。结论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大大高于对于常规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 标签: 颅脑外伤 急救措施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术后交接与护理措施的相关事项。方法针对患者麻醉术后的交接与护理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麻醉术后患者在交接过程中,针对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的术后药物作用影响情况、术后患者交接以及患者术后转移等护理工作中存在部分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改善麻醉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加强交接过程中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建设以及患者转移过程中相关安全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麻醉术后交接与护理的质量。结论加强麻醉术后患者的麻醉恢复管理,提高交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以及提高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对于改善麻醉术后患者的交接以及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麻醉术后 患者交接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位护理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整个过程,骨科几种特殊体位及护理措施,提示护理中应针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要结合人体力学要求。避免剪切应力或旋转应力的产生,达到省力,防止损伤及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骨科 体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噪音概念及ICU噪音来源,ICU噪音对患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对策,已提高医护人员对噪音的认识,加强ICU管理,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ICU 噪音污染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结核病防治实施质量,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降低结核病疫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发展。方法健康促进人员培训痰涂片检查与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治疗。结果自2003年至2013年我院开展结防工作扎实有效,发病率递减,无复发率无死亡率。结论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可以达到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发病。

  • 标签: 结核病 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