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00例慢性硬下血肿并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有8例患者术后复诊发现血肿复发。结论慢性硬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原因有自身特点、疾病本身因素、及手术相关因素等。

  • 标签: 慢性膜下血肿 术后复发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本院42例慢性硬下血肿,行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结果该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手术损伤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硬下血肿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的40例慢性硬下血肿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全组均行头颅CT扫描。手术方式均为钻孔引流术。结果恢复良好者35例(87.50%),血肿复发3例(7.50%),颅内积气2例(5.00%)。结论钻孔引流术对慢性硬下血肿的治疗安全、简单、效果好。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慢性 钻孔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滑膜 软骨瘤病 关节游离体 X线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硬脊外麻醉镇痛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两组病人手术均使用硬脊外麻醉方法,研究组34例,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通过硬脊外管接上PCA泵,对照组病人34例,术后即拨除硬脊外导管,由病房护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小时内情况。结果PCA泵的使用,方法简便,有其利弊,两组镇痛效果对照P>0.05。结论运用PCA泵,重点放在生命体症的观察,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较高,不同程度地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需逐步完善。

  • 标签: 硬脊膜外麻醉镇痛 护理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硬下血肿患者68例,65例均采用引流钻孔术治理,3例因血肿液化不完全,引流困难,实用传统开颅手术。结果68例患者,其中治愈58例,好转7例,3例采用传统开颅术的患者,好转3例,但1例出现出现严重并发症头痛十分厉害,治愈率为(98.53%),65例患者均采用了引流钻孔术治疗硬下血肿患者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3个月内实施CT复查,患者均无复发,且1例出现严重复发症患者也出现了明显好转迹象,头痛明显减轻。讨论引流钻孔术治疗硬下血肿具有减小患者创伤面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骨钻孔 传统开颅术 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例外伤性硬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下血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3例慢性硬下血肿的发生率占外伤性硬下积液总患者例数的7.1%;患者积液现象转化为血肿的时间段为病情发生后的3个月,3例患者均通过钻孔引流的方式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发生外伤性硬下积液现象是引发慢性硬下血肿的主要因素,钻孔引流法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老年人(大于60岁)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来源的金银花类药材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比较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活性,根据研究结果为临床用药和以山银花为原料的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对不同来源的金银花类药材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抗氧化活性山银花>金银花。

  • 标签: 金银花 山银花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是近年来关于肿瘤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热点,氧化应激损通过细胞新邵转导途径,影响细胞基因表达,其产物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将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甚至过度增殖从而引发肿瘤。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抗氧化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揭示肿瘤防治的一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活性氧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辛伐他汀对CHD患者氧化应激作用对血脂的影响,观察了辛伐他汀及安慰剂对66例CHD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应用生化法分别测定CHD患者MDA、SOD、TG、TC、LDL-C和VLDL-C水平,并与安慰剂服用者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经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患者SOD水平上升,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血清SOD及MD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TG、TC、LDL-C和VLDL-C较治疗前下降,而H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上升(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患者血脂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CHD患者氧化应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益于血脂的调节。

  • 标签: 冠心病 辛伐他汀 氧化应激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壳聚糖创面修护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皮肤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先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彻底的清创,然后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医用壳聚糖,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炎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的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体平均愈合时间(8.4±0.8)天要明显长于实验组的总体愈合时间(6.2±1.1)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发生率(12%)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创伤创面的修复,医用壳聚糖创面修护可以明显的减少愈合时间及创面的炎症反应,预防疤痕的形成,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用壳聚糖 创面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总结慢性硬下血肿治疗经验。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78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在局麻或者全麻+监护下,采用单孔钻颅外引流或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对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78例患者有1例血肿机化患者拒绝开颅手术出院,1例全麻下行开颅机化血肿清除术,2例行保守治疗,其余74例患者均采用单孔钻颅外引流,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且轻微。结论慢性硬下血肿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骨瓣开颅术等,术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体会 手术方式选择
  • 简介:摘要本文对1例男性纵隔绒毛癌脑转移病例进行报告,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男性纵隔绒毛膜癌 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讨论新生儿肺透明病的护理要点与心得体会,加强护理意识与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4例新生儿肺透明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在正确合理用药(如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采取机械通气等治疗的前提下,加强护理。结果经过加强护理后,大部分患儿康复出院,少数发生并发症,其中5例患儿因严重的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2例患儿因肺出血合并DIC死亡。结论在积极的治疗新生儿肺透明病的过程中,加强保暖、规范无菌操作、呼吸机的合理应用等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治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鞘积液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探头频率为7.5~10.0MHZ的SIEMENS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2例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无痛性包块的男性小儿进行彩超检查,收集腹股沟区或阴囊内为囊性包块(即鞘积液)的病例42例,按照其不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如下单侧鞘积液37例,其中睾丸鞘积液22例,精索鞘积液10例,睾丸精索鞘积液3例,交通性鞘积液2例。双侧鞘积液5例,其4例为双侧睾丸鞘积液,1例为右侧睾丸鞘积液合并左侧精索鞘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小儿鞘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硬下血肿患者39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存活27例,非手术治疗存活12例,死亡7例,家属放弃治疗2例。预后良好14例,轻残7列,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存活2例。结论急性硬下血肿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迅速解除脑受压和减轻脑缺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骶部硬脊外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以至于骶管阻滞目前被看作是骶部硬脊外间隙阻滞的主要替代方法。骶部硬脊外间隙阻滞的操作技术简单、安全。骶部硬脊外间隙阻滞在小儿应为首选的硬脊外间隙阻滞技术,因为与腰部(或者胸部)硬脊外间隙阻滞技术相比较,其很少具有引发并发症的危险。

  • 标签: 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 麻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