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例与其他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6月21日~2010年6月01日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监测的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9年6月21日~2010年6月01日共监测流感63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身体发热、咽喉疼痛,甲型H1N1流感的持续高热(﹥39℃)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其他流感,其他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流感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流感在临床特征上除发热症状外无明显的差异,对高热流感患者进行甲流的病原学检查,有助于甲流的发现和防治。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流感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社区居部分人群共206人作为研究对象。接种疫苗人群作为观察组,未接种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人群接种疫苗前上一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为5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流感疫苗后6个月内流感样疾病发病率为31人(3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人(52.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前上一年的上呼吸道系统感染疾病发生率57.3%,显著高于接种后28.2%发病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疫苗具有一定的预防流行性感冒样疾病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流感样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感疫苗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黄南州人民医院流感样的监测分析,掌握流感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社会和政府开展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南州人民医院疑似流感患者样进行检测,汇集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南州人民医院疑似流感患者样中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5),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黄南州流感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年龄段流感暴发具有明显差异性,应健全黄南州特殊暴发性传染病的管理,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提供差异性的防控措施,加强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

  • 标签: 流感 患病率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浦区国家级流感监测点医院流感病原学及其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发热门诊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5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4027份,检出87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1.73%,5年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流感病毒分型检测,其中B型282份(26.83%),A(H3N2)型575份(54.71%),A(H1N1)型194份(18.46%)。2011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其余年份以A(H3N2)型为优势毒株。流感发病高峰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2011~2015年4个季度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感病毒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有不同的流行株和流行规律。加强对流感毒株变化分析,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异株,为发现流感代表株、推荐疫苗组成成分和制定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流感 流感监测 流感毒株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肖庚富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囊膜蛋白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病毒学领域重要期刊《病毒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太原市2017—2018年流感监测年度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本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结果本监测年度年共监测门急诊病例872854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3979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1.60%,0~14岁组所占流感样病例总数比例较高。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586份,阳性率16.96%。检测到型别有甲型H1N1、甲型H3、甲型H7N9、乙型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阳性率最高的亚型为甲型H1N1,其次为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3。流感病毒检出高峰今年1月和去年12月。结论太原地区流感样病例集中在0~14岁,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并且流行的优势毒株有变换。坚持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对控制流行与预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进行流感与肺炎疫苗联合接种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预防保健科收治的75名老年人临床资料,并对其疫苗接种后30min-第3d、第4-7d、第8-14d三个时间段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老年人中10名存在轻度局部或全身性反应,占13.33%,并于接种后48h内消失。结论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后仅出现轻度反应,两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高。

  • 标签: 流感 肺炎 疫苗 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5例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儿的精心治疗,34例患儿已经完全恢复健康出院,1例患儿病情正在好转。结论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患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1起小学生流感暴发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理提供经验。方法对2011年5月31日~6月19日榆社县社城中心校发生的1起流感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本次疫情历时20天,全校共发病68人,罹患率为40.24%,病例均为学生,以一年级和六年级居多,罹患率分别为68.75%(22/32)、52.00%(13/25)。检测咽拭子标本11份,8份乙型流感病例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暴发。

  • 标签: 乙型流感 暴发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疑似禽流感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针对疑似禽流感患者102例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进行心理沟通、尊重患者、心理疏通、生活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关于禽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后,均能够正确的对待禽流感,采取有效的隔离与治疗措施。结论对于疑似禽流感的患者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必须将患者进行隔离,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的性质、特性很难接受治疗,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后,患者均能够顺利的进行治疗和隔离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禽流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桐乡市2011年1月-2012年2月流感监测结果,采取行之有效和结合实际的防控措施,控制流感流行。方法采用荧光PCR方法,得出2011年1月-2012年2月桐乡市流感样病例检测结果,分析流感流行特征。结果2011年1月-2012年2月桐乡市共检测流感样本308例,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7.53%,以B型流感(9.09%)和甲型H1N1流感(8.44%)为主。结论桐乡市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甲型H1N1主要流行在2011年1月-2月,B型主要流行在2011年2月-5月,12月和2012年1月,流感监测能够提供早期预警信号,为本地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病毒核酸检测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在我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3000例学生,记录其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随访调查,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及时进行治疗。结果学生中发生不良反应共34例,占总接种例数的1.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其中2例出现发热情况,体温高于38摄氏度。结论在3000例接种人数例,出现不良反应约占1.13%,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流感疫苗安全性较高,可进行普遍接种预防流感

  • 标签: 流感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多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具有起病急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流感病毒可以分为三种,即甲乙丙,其中甲型极易诱发感染和较为流行。本文对2012年到2015年巴中市的流感病毒进行监测,并分析监测结果,从中得出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确保市民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2012&mdash 2015年 流感监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3—2016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以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活动情况。结果贵州省2013—2016年共检测4057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出阳性标本5840份,阳性率为14.39%。其中以季H3最多,检出3877份,占比66.39%。阳性数最高的是1-年龄组,检出1869例;阳性率最高的是5-年龄组。2014年、2015年阳性率表现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峰;2013年、2016年表现为春、秋季高峰。结论2013—2016年我省流感呈现春秋季和夏季高峰的流行特征,儿童、青少年是流感发病的主要人群,季节性H3和新甲型H1作为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出现。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对组织培养中的脱病毒及其病毒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脱病毒技术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微芽嫁接、热处理配合茎尖培养、热处理配合茎尖微芽嫁接等,病毒检测技术包括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法、生化法和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等。

  • 标签: 组织培养 脱病毒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肠道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和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之一,凡是养殖地就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寄生虫病发生,特别是在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被寄生虫感染的土壤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1。对肠道寄生虫虫卵的分离提纯工作是进行寄生虫病研究分析的主要工作,也是必备工作,对进一步研究肠道寄生虫的致病性、药物效应、产生的耐药性和对肠道寄生虫的免疫性有重要意义。在结合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对肠道寄生虫卵的分离纯化的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提高了虫卵的回收率和虫卵的存活率,简化了工作流程。目的利用更方便有效的方法分离纯化肠道寄生虫卵。方法利用饱和食盐水和33%硫酸锌混合溶液从土壤里提纯肠道寄生虫卵。结果悬浮法成功将虫卵提纯,省去了过滤的繁琐工作,提取的虫卵密集且存活率高,提取率饱和食盐水和33%硫酸锌溶液>33%硫酸锌溶液>饱和食盐水>蒸馏水。结论肠道寄生虫卵的分离提纯用硫酸锌和饱和食盐水的混合液提纯效率高于普通的虫卵提纯,且杂质少,虫卵密集,存活率高。

  • 标签: 猪肠道寄生虫卵 分离 纯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流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2%>89.1%)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0<5.5%)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门诊流感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门诊 流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