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高频心电图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朱卫平,崔希云(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1高频心电图的产生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脏无创伤性检查的新技术。自1903年荷兰人WilliamEinthoven...

  • 标签: 心电图分析 无创伤性检查 冠心病人 高频成分 希云 波群
  • 简介:目的分析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尺骨冠突骨折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9-55岁,平均30.6岁。左侧12例,右侧23例。根据国内王友华分型方法,Ⅰ型骨折9例,Ⅱ型骨折14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5例。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石膏固定保守治疗1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2例,其中螺钉固定11例,克氏针加张力带及钢丝固定9例,克氏针加丝线固定2例;冠突重建1例,骨片摘除2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2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和肘关节不稳定。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57.1%),良8例(22.8%),可5例(14.2%),差2例(5.7%);优良率为79.9%。肘关节骨化性肌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表现3例,无肘关节强直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Ⅰ型尺骨冠突骨折除了骨折块突入关节间隙影响肘关节活动,需行手术摘除碎骨片,其余可行保守治疗;Ⅱ型冠突骨折若骨折块无明显移位,也可采用石膏后侧外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进行治疗。若内侧韧带损伤严重,则行韧带的修复或重建。Ⅲ、Ⅳ型冠突骨折不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而且同时注意修补或重建韧带以稳定肘关节。

  • 标签: 尺骨冠突 肘关节 治疗
  • 简介:随着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地设计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产品,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征求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能投放市场的定型产品.

  • 标签: 医学应用 技术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 科学技术 社会需要 性能测试
  • 简介:现行脉冲回波超声成像装置存在的固有缺点直接影响了超声成像装置的轴向分辨率,使得成像系统产生随机相位噪声或斑纹噪声。本文分析了产生随机相位噪声或斑纹噪声的原因及其对成像系统轴向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斑纹噪声的模拟和实验结果。

  • 标签: 脉冲回波背向散射 轴向分辨率 斑纹噪声
  • 简介:目的分析正常早产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特性,以便研究EEG对早产儿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上海诺诚Nation9200型便携式16导脑电图机,对12例2005年11月~1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出生时无窒息史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早产儿(27~34周孕龄)进行EEG描记,对其中随访了解正常生长至今(1年零5个月)的8例正常早产儿回顾性分析EEG特性。结果所有早产儿EEG均有波形交替,脑电图波幅〈15μV的部分连续不超过37s,在全部EEG描记时间段内占45.3%;而15μV~50μV的活动部分可连续25s,占到37.5%;〉50μV的高波幅活动部分连续不超过24s,占17.2%。主要以2~3Hz的δ波上叠有7~12Hz节律的波为主,两侧导联对称性比较,在枕叶有较好的对称性,而在颞叶则对称性较差,右侧导联波幅高于左侧(〉50%)的占50%。结论正常早产儿EEG有特定的频率类型,了解和认识这些特性,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EEG 特性
  • 简介: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脑电反馈方法,该方法将脑电生物反馈和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脑电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和循环,调节敏感的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脑电反馈对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
  • 简介:为了进行电触听代偿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套应用软件。该软件有两种工作方式:(1)非实时刺激方式:以10.000Hz的频率单路采样,本软件提供了FFT和AR模型两种信号处理算法。并有频谱编码和最大峰编码两种方式。(2)实时刺激方式:由8路采样采集来自8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计算机对信号进行简单的平均处理后,实时输出刺激。文中还列出了不同信号处理算法和编码方式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到AR结合最大峰编码较适合于语音处理;对于自然声,有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可用最大峰编码,无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应使用频谱编码方式。两种工作方式中,非实时方式信号质量高,信号处理及编码方式灵活,但只能作为触听代偿训练设备;实时工作方式可应用于实际的触听代偿器。

  • 标签: 电触听代偿 实时刺激 非实时刺激 频谱 编码
  • 简介:颅内病灶的术前精确定位是手术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如何做到简便、快捷和准确定位是每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随着CT和MRI影像技术、三维立体定向和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的发展,术前精确定位已基本实现,但导航和立体定向需要特殊昂贵的专用设备,基层医院不便于推广。笔者根据20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立体几何学原理.总结出一套简便快捷的象限区域定位法,经临床应用10余年,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 标签: 临床应用 定位法 三维立体定向 颅脑 精确定位 导航技术
  • 简介:目的将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生物相容性的TiNi合金用于接骨件.方法先将TiNi合金设计成接骨扒钉、接骨板、骨髓波形针和接骨环,然后进行形状记忆处理.根据TiNi形状记忆合金件的形状进行变形,将变形后的TiNi状形记忆合金件与断骨进行连接.之后,随着体温或体外热源对合金的加热,温度达到合金的Af点后,变形后的TiNi状形记忆合金接骨件便可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或尺寸,将断骨紧固在一起.结果结合牢固、不易变形和松动,性能优于不锈钢.结论TiNi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扒钉、接骨板、骨髓波形针和接骨环可以用于接骨手术中.

  • 标签: TINI合金 形状记忆 接骨件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发病特点。结果66例8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男24例,女42例,年龄15~90岁,平均(37.15±16.76)岁;单侧50例,双侧16例,其中64例为II型副舟骨,2例为I型副舟骨,由于副舟骨存在,胫后肌腱解剖异常而功能受损。根据平足症分期,I期17例,II期26例,III期15例,IV期8例,柔韧性平足47例,僵硬性平足19例。结论副舟骨源性平足症临床较为常见,为胫后肌腱功能障碍性平足症,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出现,其中女性、II型副舟骨发病率高。副舟骨异常存在导致胫后功能失调为副舟骨源性平足原因。

  • 标签: 副舟骨 平足症 发病特点 回顾性分析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发现右侧睾丸肿大1周”于2006年8月7日收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右侧睾丸肿大,无明显疼痛及坠胀感,无会阴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肉眼血尿,乳房不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4.2cm×1.9cm,其内见1.4cm×1.2cm×1.1cm实性肿物,边界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中低混合回声,可检出较丰富血流信号。

  • 标签: 睾丸支持细胞瘤 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睾丸肿大 无肉眼血尿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Dick氏钉内固定后矫形丢失情况。方法对使用Dick氏钉、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2例随访对照分析。结果用Dick氏钉钉内同定组,由于万向关节的松动,远期手术矫正有明显丢失。结论AF系统与Dick氏钉相比结构更简单,使内植物住具备复位、固定功能的同时操作方便、有效。

  • 标签: Dick氏钉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采用基于Lopez-Mancini-CalbetDivergence(LMCD)的统计复杂度分析方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信号、心脏性猝死信号与正常窦性心律信号进行统计复杂度分析。方法采用Bandt-Pompe算法对符号序列进行模式概率统计,分析了充血性心力衰竭信号、心脏性猝死信号与正常窦性心律信号的统计复杂度。结果3种心律信号的统计复杂度存在差异,正常窦性心率信号的统计复杂度最高,充血性心力衰竭信号次之,心脏性猝死信号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基于LMCD的分析方法得出的3种心电信号的统计复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MCD的统计复杂度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3种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心电信号,为辅助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 标签: LMCD 正常窦性心率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性猝死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监护仪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临床科室,为医学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病人信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可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信息存储和传输是一种监护病人的重要设备。

  • 标签: 监护仪 迈瑞PM-9000电源 故障维修
  • 简介:动力髋加压螺钉(DHS)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技术现在临床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因为它具有使骨折端控制加压,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高的成功率,我科对收治的15例DHS失败的患者进行了跟踪分析,我科认为DHS内固定效果与术前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和术中的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引起重视。

  • 标签: DHS 内固定失败 动力髋加压螺钉 原因分 股骨粗隆间骨折 预防
  • 简介:荷电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正电性荷电材料表面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对负电性的细菌、病毒和细菌内毒素有较强的亲和作用。本文介绍了将纤维、颗粒、微孔滤膜及深层滤器等各种形式的荷电材料用于纯水与药液除细菌内毒素、血液除菌、败血症治疗以及饮水中病毒浓缩回收等技术,分析应用前景。

  • 标签: 荷电材料 除菌 除细菌内毒素 病毒浓缩
  • 简介:1995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骨质活检取样器,经30例临床应用,认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骨质活检取样器由两部分组成。微型环锯,为空心柱状体,优质不锈钢削磨制成。一

  • 标签: 临床应用 取样器 结构简单 设计研制 活检 骨质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基于CT断层图像快速且精确地建立全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应用有限元分析其力学特性以评价建模方法的优势。方法在Mimics中直接读取符合Dicom3.0标准的股骨原始CT数据,经阂值设定、区域增长及形态学操作等生成股骨初始3D模型,后期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生成最终的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然后在ANSYS中分别对应用Mimics得到的模型和统一弹性模量的模型加载200N的垂直载荷,比较两者应力分布的异同。结果获得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共含有143780个节点和99650个四面体单元,其弹性模量与CT值(密度)相关分布,取值范围在6.01~15.59GPa之间。与统一弹性模量的模型相比较,应用Mimics得到的模型其应力呈现离散性分布。结论应用Mimics可以建立更符合股骨机械结构和力学性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缩短了建模时间,据此模型得到的股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更为可信,以辅助指导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 CT数据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DHS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 简介:本文讨论了纤维蛋白胶的配方、工具和使用方法,并报告了6例临床经验。纤维蛋白原浓度需>40mg/ml,凝血酶浓度>500U/ml能立即凝固,<50U/ml,凝固时间>60秒。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工具和配方。抑肽酶并非必要成份。通过6例初步临应用总结使用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纤维蛋白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