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是秋冬季多发的疾病,医院医护人员因接触患病人员多,接触病原菌机会多,工作空间相对封闭,既容易被感染,又容易成为传染源,在流感流行中处于核心位置。特别儿童流感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由于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就诊的病人增多,呼吸科和儿科医务人员存在很高的感染风险。

  • 标签: 呼吸科 儿科 医务人员 流感
  • 简介:摘要: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刺伤带来的感染危险依然很高,如何预防针刺伤以及针刺后如何规范处理再成为探讨热点。因此,本文围绕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展开研究,分析了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保证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急诊科 针刺伤 防范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为手术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其也应该重视自身职业危害防护。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封闭环境工作,而且其所面临的主要是手术患者,为此这部分护理人员会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上手术室设备因素也会对护理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干扰,所以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职业危害防护。本文在观点探讨上,就当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对应防护措施进行了观点的阐释。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现状,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时间以及对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层级、学历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3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管路滑脱45例、药物准备错误35例、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32例、无菌操作不规范43例、医嘱转抄错误28例、护患纠纷或投诉30例、执行给药错误24例、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20例,且不同层级、不同学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管理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现状,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时间以及对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层级、学历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3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管路滑脱45例、药物准备错误35例、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32例、无菌操作不规范43例、医嘱转抄错误28例、护患纠纷或投诉30例、执行给药错误24例、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20例,且不同层级、不同学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管理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以进行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采取米司酮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入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计5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将常规治疗施行在治疗B组中,在此基础上将 米司酮保守治疗施行在治疗A组中,每组各26例。对上述两组治疗有效率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A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采取米司酮保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子宫肌瘤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伤寒沙门菌肠炎儿童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耐药性等情况。方法:收集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肠炎590位患儿的粪便标本,经细菌培养、分离得到48株(48例)伤寒沙门菌,并以此48例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为监测对象,并对检测对象致病菌在医治期间的耐药性进行药敏试验,记录48例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型、药敏结果等情况。结果:在本研究中儿童伤寒沙门菌感染肠炎发病率为8.14%,根据研究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伤寒沙门菌感染阳性组(48例)和伤寒沙门菌感染阴性组(542例),对两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发现,阳性组患儿出现发热(37.95%)、呕吐(52.08%)、血便(33.33%)的概率均较阴性组(2.95%、20.48%、1.11%)高,而糊状便(50.00%)低于阴性组低(p<0.05);在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男女比例约为1.087:1,秋季患病率较高(41.67%),且以0-5岁儿童较多见(91.67%),其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患病人数最多(54.17%),其实验室检查中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降钙素原出现异常,其百分比分别为64.58%、64.58%、60.42%、70.83%、39.58%。在本研究中共有55株耐药株出现,以SMZ耐药率最高,两种血清型耐药率比较,对SMZ的耐药性具有差异性(P<0.05),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舒普深、特治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伤寒沙门菌肠炎患病率约为8.14%,临床症状多以发热、呕吐、血便、糊状便较常见,其男女比例约为1.087:1,秋季患病率较高(41.67%),且以0-5岁儿童较多见,对SMZ、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舒普深、特治星、美罗培南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 标签: 非伤寒沙门菌 肠炎 儿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上一类以潜伏期长、多发、发病隐匿等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类型,慢性传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以及高血压等,由于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及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几点关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希望能够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锁骨中段位移骨折手术和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收治需要给予治疗的共100名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病症的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按是否给予手术治疗为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之后对比不同指标数据,主要包含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以明确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本次应用spss20.0统计学数据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记录比对和分析。结果:两组病患给予差异性治疗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对比疗效方面。是开展手术治疗的50名病患数据占据优势,对比应用手术疗法的50名病患数据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病患的数据较接近,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前大量实践研究以及本次数据结果比对可以看出,对于锁骨中段位移骨折的病患需要首选手术展开治疗,可以保障,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其明显优于手术疗法的效果,并且,两种方法均能保障病患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好并发率发生相对较低,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锁骨骨折手术 非手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应用于疫情情况之下感染科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感染科护理人员中选择26名参与此次研究,选择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以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参比组、干预组,各13名护理人员,参比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二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焦虑心理情绪评分、抑郁心理情绪评分均较参比组低(P<0.05)。结论:于疫情情况之下,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摆脱负性心理的困扰,干预效果较优。

  • 标签: 心理干预 疫情 感染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对照组,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防知识评分及防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并选择该时间段内我院各个临床科室内的(40例)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对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评估,之后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医务人员干预前后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干预之后,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的认识程度明显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体液暴露前、无菌操作前以及接触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医务工作者是医疗活动践行的主体,因此,病案管理人员需要在具备充分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全面提高病案管理质量,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真学习病案书写的基本规范。继续教育是近年来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病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能够完善当前病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为多元化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奠定有力基础。加大对病案管理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针对当前病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助力病案管理人员综合道德素质的提升。

  • 标签: 病案管理人员 继续教育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情景模拟演练应用于护理人员急救培训中的价值。方法:于本科室在职护理人员中抽选23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比较情景模拟演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结果:情景模拟演练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除颤仪评分、急救仪器设备管理评分、抢救车管理评分、常用急救物品和仪器使用以及相关知识评分、专科抢救流程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特勤疗养人员疗养期间行饮食护理,对其健康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的特勤疗养人员选为研究对象,共120人,以接受疗养的时间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一为对照组,二为实验组。前者行常规疗养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行饮食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特勤疗养人员的营养素摄入情况、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均衡特勤疗养人员的营养素供能比例,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 标签: 饮食护理 特勤疗养人员 疗养期间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替罗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替罗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替罗班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替罗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至2022年收治的156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将患者编号为1-156,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7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米司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78例患者中,子宫肌瘤治疗、终止妊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和紧急避孕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8.89%和100%。实验组78例,治愈5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78例,治愈30例,有效3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9.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司酮可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疾病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疾病 治疗 米非司酮 常规治疗 区别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