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阶梯组(30例)和头部抬高组(30例)。三阶梯组接受三阶梯俯卧位。头部抬高组接受头部抬高15°俯卧位,均干预2周。记录俯卧位干预前及俯卧位即刻.5min.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8个时间点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结果:俯卧位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比较,干预效应均P

  • 标签: 早产儿 三阶梯俯卧位 呼吸功能
  • 简介:目的青霉素瓶定量饱和盐水漂浮法和Kato-Katz法对钩虫卵检出的效果比较.方法与结果用青霉素瓶定量饱和盐水飘法和Kato-Katz法双盲检测487例居民粪样,两法的钩虫卵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4%和26.0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法联合使用的总阳性度为35.73%,较两法单用分别提高了7.19%和9.65%,表明两法有互补作用,可以结合使用.对钩虫感染度的估计,当EPG≤100时,定量漂浮法与Kato-Katz法相当(P>0.05),但对EPG>100的粪便定量漂浮法估计过低.结论饱和盐水飘浮法更适于轻感染病例的虫卵定量检查.

  • 标签: 定量饱和盐水漂浮法 KATO-KATZ法 EPG
  • 简介:目的观察六孔灸盒灸法对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六孔灸盒灸法对2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孔灸盒灸法可以改善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血氧饱和度。

  • 标签: 肺气肿 呼吸困难程度 血氧饱和度 灸法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用P<0.05来表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用P<0.05来表示。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人为控制二氧化碳分压,为双向腔肺吻合术后患儿寻求一个更科学的二氧化碳分压值,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最佳化。方法选择20例矫形满意的双向格林术后病人,通过调整人工呼吸机参数,将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多个可接受的平台值,人为的将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25-30mmHg、30-35mmHg、35-40mmHg、40-45mmHg、45-50mmHg、50-55mmHg。并严密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严密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各种二氧化碳分压值病人恢复状态,并详细记录,从中检验得出能使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肺血流量最大化,也就是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的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可使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结论在保证手术矫形满意,容量负荷适当情况下,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对病人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双向腔肺吻合术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且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应用的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主要来源于大规模临床试验及专业协会推出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AMI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为AMI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方向。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多种血生化标记物如cTnI、CRP、NT-BN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意义,下面将逐一进行叙述。

  • 标签: cTnI CRP NT-BNP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肌梗死 预后 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观察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蓝光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排序分组,45例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45例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隙衔接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蓝光治疗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检测血氧饱和度的临床价值[1]。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数字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筛查,观察组在传统基础上联合血氧饱和度检测,比较两组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联合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传统筛查,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原地区新生儿复杂性心脏病在传统筛查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氧饱和度检测[2],可以有效提高筛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复杂性心脏病 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