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大学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对象来自于浙江省某市高校大学性行为问卷调查。对2540名已经发生性行为,并回答了是否曾经被诊断为性病的学生,被纳入分析。结果在2540名已经有性行为的学生中,39(1.5%)名学生报告曾经被诊断患过性病。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中,排除可能的混杂回素,有一个以上的性伴侣,有过肛门性交的历史,自己或性伴侣怀孕和流产的经历,认为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可能/较高/很高”,依然显示与被诊断为性病有显著性关联。结论必须尽快在大学中间开展性病预防工作。防止性病传播不仅需要传播相关知识,还需倡导推迟性行为的发生,减少性伴侣数,每次性行为均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及预防非计划怀孕和人工流产等综合性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性病诊疗服务。

  • 标签: 性病 影响因素 大学生
  • 简介:目的探村SARS对大学心身健康的影响及规律。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大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真组内部SCL-90测评分,除人际敏感项以外.其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各指标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调查组与常模组比较.调查组显著高于常模组的项目有阳性项目数、恐怖和精神病性。而显著低于常模姐的项目有阳性均分、躯体化及人际敏感等;同时揭示了调查组前10位阳性症状表现。结论SAILS封大学心身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 标签: SARS 大学生 心身健康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症状自评量表 调查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多维健康概念的完美境界似乎更应作为一种理念和追求。多数的人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某种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研究表明,大学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进行适当的体育干预是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或精神障碍的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探讨了体育手段干预大学心理亚健康方面的作用及原则。

  • 标签: 心理亚健康 大学生 体育 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与疾病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2-01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及招募方式。方法对5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对其参加献血是否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原因等进行调查和回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 标签: 大学生献血 反应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大学在药物安全使用上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大学对药品知识和药物安全使用行为,加强对大学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善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药物知识 用药行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朋辈心理辅导是大学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爱心的培养、自我成长、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监控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有六年了,也是一个实践探索过程。对这一资源的开发需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助人意识及助人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需建立必要的机制,经过五个必需的环节。

  • 标签: 大学生 朋辈心理辅导 意义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急性胃穿孔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以1例大学急性胃穿孔病例为例,分析其症状,并对其生活习惯分析引起疾病的原因。结论急性胃穿孔的危险性比较大,应及时治疗。生活中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等。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或复发,大学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 标签: 大学生 急性胃穿孔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对大学进行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营养教育组(以下简称教育组)实施一个学期的营养教育.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分别在营养教育实施前后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结果通过营养教育,教育组知信行有明显改变,而对照组无变化;两个组比较,教育组的知信行显著改善.结论对大学进行营养教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可行性强.

  • 标签: 营养教育 效果 分析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身体状况,为教师资格证的办理把关。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结果2000例受检者中心电图异常率21.7%,多数属于生理性异常。结论医务人员对心电图体检结果要综合分析、判断,掌握心电图体检合格的标准,以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考前焦虑状况。方法运用考前焦虑自测问卷对108名大学进行测试。结果本组大学焦虑自测问卷得分平均分为31.40,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男女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2.49,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的考前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考前焦虑 考试焦虑自测问卷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的性教育、性观念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190名在校大学进行性病与艾滋病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58.4%大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其中女生所占比例(73.3%)明显高于男生(48.7%),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性教育应包括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性知识和性病知识”(94.7%),“性道德观”(90.5%)和“性价值观”(82.6%),“性法律知识”(75.8%)和“计划生育知识”(49.5%)。不同性别的大学在性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性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大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大学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性教育的需求较高,为保证大学的健康成长,建议应加强大学的性教育工作。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 简介:晚上,广西残联主办的“希望”心理咨询电话响了,我拿起听筒,对方却又放下电话。如此情形反复多次,依惯例,我知道一定是一位有严重心理冲突的咨询者,想咨询问题,又不敢咨询。对这类人,要耐心,如果急着追问,反而会把他(她)吓退。果然,经过几次“捉迷藏”,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她怯生生地说,她是个在校大学,平时开朗活泼,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在班上是班干,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各门功课

  • 标签: 女大学生 心理冲突 心理咨询电话 在校大学生 趋避冲突 动机冲突
  • 简介:目的通过对武汉大学在读本科生的调查,探讨大学抑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武汉大学本科学生201人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01名调查对象中,存在抑郁者7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32%;轻、中度抑郁者57人,占抑郁者的80.28%;重度抑郁者14人,占19.72崛。不同性别、学科和年级的大学抑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抑郁状况不容忽视,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和学科。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2010年人才就业统计数据的完成以及教育部2010年对当前大学就业难问题的回应,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再次成为在校学生和高校管理者谈论和思考的热点话题。本文就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研究趋向进行了探索,希冀对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 标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未来趋向 高等教育改革
  • 简介:当代大学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了大学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大学人生的健康发展。研究大学网络成瘾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叙述了当代大学网络成瘾的诊断方法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健康 成因与对策
  • 简介:一般人的生活意境,在一生中,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最先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根本不觉得有问题的阶段;其次是开始有主动的思考力、评断力,到处发生怀疑,到处提出问题的阶段;最后则是通过怀疑而发现人生的方向,以走上解决问题之途的阶段。

  • 标签: 大学生 刺激反应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