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rtisomol糊剂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术后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15个患牙随机分为4组,A组134例,B组121例,患牙髓炎;C组137例,D组123例,患慢性根尖周炎,A、C组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B、D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观察各组术后1周内疼痛反应情况及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不论牙髓炎还是慢性根尖周炎,Cortisomol糊剂根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的疗效均为Cortisomol糊剂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牙髓炎患牙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用于根管充填可以减少术后反应的发生,临床疗效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材料。

  • 标签: Cortisomol糊剂 根管治疗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间质干细胞是一种非造血干细胞,但拥有向间质和非间质组织细胞分化的能力,而且这些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如分泌细胞因子、向其他细胞系分化及细胞与细胞的接触机制等改变临床疾病的病理过程,目前间质干细胞作为细胞工程种子细胞被越来越多的体内外实验证实其临床使用价值,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退行性疾病。因此,对于其本身细胞向各种成熟细胞分化的内在机制的充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借此希望通过对目前的间质细胞在体内外和临床试验的诱导分化方向的实验做一概述,可以为间质细胞作为治疗方式提供临床支持依据。

  • 标签: 间充质细胞 分化 细胞工程 退行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道曲张静脉扎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方法电子纤维胃镜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六环扎器对45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进行56例次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1次扎后曲张静脉基本消失,其余30例患者曲张静脉显著减轻,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实施良好的护理是食道曲张静脉扎术安全有效的保证。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扎术(EVL)对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及EVL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13-2014年消化道出血并行EVL的患者151例,探讨其疗效并分析EVL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15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EVL术,术后予以对症护理,其中8例患者术后再发出血,2例死亡,余149例患者正常出院结论EVL是治疗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患者肝功能要求相对较低且疗效显著等优点,EVL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门脉高压,EVL,护理
  • 简介:胃息肉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虽本身多无症状,但因其有引起恶变出血可能,故多需要治疗。过去治疗多以高频电切除为主,但术后多有出血等并发症。2008年开展扎器治疗胃息肉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套扎治疗 胃息肉 临床分析 贲门息肉 消化道疾病 高频电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MSC)的培养纯化条件,得出结论脐血中含有MSC,可以作为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

  • 标签: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纯化
  • 简介:摘要理想的根管充填料应具备一定的抑菌作用,近年来我们使用一种自制的根材料,对于根管预备比较困难的弯细根管、C型根管、侧穿根管及各种变异根管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充填效果。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这种自制根材料对感染根管内部分常见的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厌氧菌中间型类杆菌(Bi)的抑制作用。结果自制材料组的抑菌性明显优于牙胶尖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制材料对Sa和Bi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牙胶尖组只对Bi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Sa基本无抑菌性,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 标签: 自制根充材料 抑菌性 需氧菌 厌氧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下肢脱伤行VSD治疗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双下肢脱伤同时经VSD治疗的患者6例,将对其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2例第二次进行VSD治疗,再植皮成活,4例第一次VSD治疗后回植皮成活。无1例发生静脉血栓、压疮和严重感染。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策略有利于双下肢脱伤的皮肤成活,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双下肢 脱套伤 VS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静脉曲张扎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胃镜治疗进行护理配合。结论应用多环扎器时,护士需协助术者将装好扎器的胃镜送入食管齿状线附近,确定扎部位,术者将环对准曲张的食管静脉,按下吸气控制阀持续吸引,使食管黏膜、黏膜下曲张静脉吸入套扎管柱内,直至扎管柱被曲张静脉充满,出现完全“红视”和内镜可见度消失,旋转安装在内镜钳道上方的操作手柄即牵拉引线,释放圈,圈脱落后将静脉扎牢成饱满的球状,重复上述操作,完成所有曲张静脉扎治疗。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扎法包皮环切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386例患儿进行包皮环扎器包皮环切术中,其中包皮过长1874例,包茎512例。年龄2-1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天,并1-3周后电话随访护理指导并总结护理经验,术后效果满意。小结扎法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患儿创伤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在配合相关的护理方法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套扎法 包皮环切术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扎术在痔疮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94例痔疮并伴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均应用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患者行自动痔疮扎术进行治疗,参照组47例患者则采用传统扎术进行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数据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便血控制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结论:自动痔疮扎术在治疗痔疮伴出血患者时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且该术式还有助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痔疮 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皮肤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上肢皮肤脱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显微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显微外科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30名患者脱皮肤全部存活,占总数的88.24%;有2例在手术后第二天发生了血管危象,脱皮肤远端张力高,占总数的5.88%,对患者的拆除部分进行缝线之后得到改善,皮肤存活;另外2名患者因脱皮肤损伤较重,在手术后第四天出现伤口周缘坏死,通过对患者实施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后得到改善,大部分皮肤存活,另外一小部分通过换药后得到痊愈。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上肢皮肤外形和肢体感觉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上肢皮肤脱伤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上肢皮肤套脱伤 显微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避孕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育龄夫妇如何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避孕方法是关系夫妻感情、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除了宫内节育器,最常用的避孕药具即避孕和短效口服避孕药。这两种都有其优缺点,因此每位育龄妇女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合理的选用一种适合的避孕方法。本文通过对避孕以及避孕药的避孕原理和优缺点来阐述如何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素质的避孕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 标签: 避孕 避孕套 短效口服避孕药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动痔疮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扎器对50例内痔患者施行自动痔疮扎术,观察手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手术顺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10-15分钟,平均13分钟,术后主要不适感有急便感或坠胀感30例,1例术后出血,无疼痛、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自动痔疮扎术治疗内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内痔 痔疮套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器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