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等职,官至朝奉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擅长诗歌,精于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名、、凡人物、史实、释道、士女、鞍马、山水、走兽、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元符三年(1100)因风痹告老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

  • 标签: 李公麟 宋代 画家 知识渊博 宋神宗 古器物
  • 简介: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是美术界的饕餮盛宴,它反映出全国美术创作的基本面貌。就本届展览中的山水画面貌而言,书卷味淡了、书写性有弱化的趋势,令人担忧山水未来的发展态势。本文是观展后的有感而发,剖析了影响本届山水水平面貌的一些原因,抛砖引玉,旨在找准未来的创作方向和提升日后的创作水平。

  • 标签: 山水画 书写性 评价标准
  • 简介:中国画传统科中,花鸟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花鸟有不同技法、风格和流派体系,依题材内容,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依技法,以描写手法的奔放或精工,分为写意花鸟和工笔花鸟。另有纯以彩色图之的“没骨”运墨而五色俱的水墨、洗尽铅华的“白描”附丽其阐。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意境创造 写意花鸟画 审美关系 审美客体 题材内容
  • 简介:莱辛和郑板桥是中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诗观在动静分离与动静结合、美丑不同与美丑并存、美中重真与真中存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这样的不同是在中西方诗观的背景下形成的。

  • 标签: 莱辛 诗画异质 郑板桥 诗画一律
  • 作者: 陈琪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顾名思义,就是文人所做之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近代绘画大师陈衡恪先生在其《文人画的价值》一文中提出:“什么叫做文人画,就是画里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定是画以外有许多文人的思想,看了这一幅画,必定使人有无穷的感想,这作画的人必定是文人无疑了……”可见,文人画必须要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艺术功夫。[1](p49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罗汉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的图像艺术,在中国画史上的分科。属于道释人物画中的佛教画。本来罗汉形象表现在中国绘画上。可能在四世纪之际便已开始了,画史中记载东晋戴逵曾过罗汉像,北方十六国时代的石窟壁画中也曾出现过佛弟子像,那应是中国最早的罗汉。在早期罗汉形象的创造中,画家们在创作中也加以宗教崇拜的成分,罗汉的造型中融入一种非凡人的形象特征来彰显其神性,除了绘画自身的审美功能之外,又融入了人们辟邪祈福的思想愿望。

  • 标签: 罗汉画 中国绘画史 流变 形象特征 道释人物画 图像艺术
  • 简介: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翁振新先生的写意人物就饮誉艺林,被争相传摹,成了我们当时青年学子习的典范,我有幸直接受教于他,至今仍受益非浅。近十年来,他精进不懈,始终恪守着艺术家真诚的信念和严肃的人生态度及创作态

  • 标签: 写意人物画 品读翁振新 水墨写意
  • 简介: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潘天寿是一位“传统出新”典范。在潘天寿那里,文人已不再是书斋清玩,或雅集遣兴之物,而是需要认真梳理、研究的学术事业。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背景下,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山水已经变成了民族文化心灵和历史情感的寄托,在此基础上,他的山水创作和理论探索具有了全新的时代意义。

  • 标签: 潘天寿 形式语言 山水画 时代气象
  • 简介:在文化消费时代,文化场域像个万花筒,又像个大转盘,飞速旋转又令人目迷五色,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何在这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时代留下一点痕迹,并引起人们关注从而产生“注意力经济”的效应呢?命名是一个学术性地实施利益企图的文化策略。

  • 标签: 文化场域 身份焦虑 新文人画 “注意力经济” 编码 消费时代
  • 简介:卫生宣传画作为特定领域的宣传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在外观设计上,无论是色彩、构图还是装裱,别致用心的设计往往能够捕获观众的目光,实现最初的宣传意图。但是卫生宣传的"巧妙设计"不仅仅包含艺术价值,还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实例解析卫生宣传的艺术价值,并从医院文化建设、人民文化素养和卫生教育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发掘了卫生宣传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卫生宣传画 巧妙设计 价值
  • 简介:捧读《济谋梅》一书,屋外正阴雨连绵。我不知道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本画册。这个季节,也许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其实“独自”对于济谋来说,恐怕更能预示出画家的一种状态,一种被“意义”和“神谕”所敞开的状态。

  • 标签: 神谕 世界 “意义” 状态
  • 简介:作为芬兰革新派设计运动发起人之一,塔皮亚·威卡拉在20世纪40—60年代为依塔拉玻璃艺术公司设计的三个系列产品可以说是同时期北欧设计风格演变与发展的呈现。结合这三个系列产品,对其玻璃艺术设计进行解析可以从更本质的层面帮助我们认识他设计思想的本质以及芬兰玻璃艺术设计的指向和意义。

  • 标签: 塔皮欧·威卡拉 玻璃艺术设计 自然 民族主义
  • 简介:戏剧人物,缘于少年时期与戏剧的情结。我的家宅,左邻右舍多是演艺界人士,在旧社会,他们收入甚微,晚景非常凄凉。有的因为疾病和吸毒,就更加穷困潦倒。我幼年时非常喜欢看戏,常跟随他们潜入戏院免费白看戏。在戏台上,他们扮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一过虚假荣华富贵的瘾,卸妆之后,还得为油盐柴米发愁。每当创作戏剧时,总有他们的身影萦绕着我。饱含人生哲理的戏剧艺术,绚丽多彩的戏剧人物,易于介入我对传统绘画的学习,造型和笔墨技巧得以任意发挥。一时间,我的戏剧人物,受到各方人士的鼓励,并出版了戏剧人物画集。

  • 标签: 戏剧艺术 天地 戏曲 梨园 意态 戏剧人物
  • 简介:从历史上看,许多文人士大夫一踏上仕途之路,就注定要历经身心磨难和曲折,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使人精疲力竭,唯有投身艺海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同样承受着生存、生活的巨大压力,强烈的意识到了修身养性的需要。而文人之于传统文人的文化功能昭示我们,它对人的心理及生理颇为有益,既能自娱又能娱他,可以这么认为,这一艺术样式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需要,所以它的价值难以估量。

  • 标签: 文人画 文人从政 现实作用
  • 简介:中国动漫民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具有民族特色的人像形象。为了探索动漫女性形象设计的中国风格,需要深入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之中。在中国美术史上仕女画成就突出、特色鲜明,势必能给当代动漫女性形象设计带来诸多启示,有助于推动动漫形象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

  • 标签: 仕女画 动漫形象设计 女性形象
  • 简介: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体系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并称为姊妹艺术。二者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山水创作理念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以期大众对这两种艺术的关系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古典园林 创作理念 体现
  • 简介:纵观界的历史发展过程,由初期到鼎盛时期,再到没落之时,伴随着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反映,界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艺承接并展现了中国画常采用的透视表现手法——“俯视法”。虽然界创作在表现体积感和纵深感的三度空间上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透视关系,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并没能发展成科学意义上的透视理论。笔者试图从中西方文化理念上将界体现的透视现象与西方透视法作比较,探索透视在界画中的表现与消亡。

  • 标签: 界画 俯视法 透视观 发展 消亡
  • 简介:在近现代中国花鸟大师的作品里,有这么二位艺术家款识印鉴的号尤为独特,一是齐白石,除了号白石,还有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齐老先生说这是纪念其老家所在的地方;另一位是沈耀初,其号诏安士渡村人,常作为款识印鉴钤于作品上,七十岁后又改为士渡叟。

  • 标签: 中国花鸟画 齐白石 题材 乡情 近现代 艺术家
  • 简介:这是一篇十年前就想写的文章,可是一直耽搁下来了。以前我仰慕林容生的,对他本人却不甚了解。2001年,我到福建师大进修中国写意人物,容生老师传授山水,先生忙碌,遗憾只有晤面之缘。2004年,我考入了该校美术学研究生,夙愿得偿,容生教我们书法,有了师生的名分和感情,使我更慕其为人。他教学认真负责,谆谆善诱,一心一意想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我们,

  • 标签: 青绿山水画 审美 故园 写意人物画 福建师大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