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聆听后的不同感觉,我将唱片中和舞台上的演奏、演唱大师(名符其实的)大致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大师可以让听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的表演中找不出任何技巧的缺陷和表情的不当,我们只有对着舞台或音响起立鞠躬——再鞠躬。这一类

  • 标签: 瑞士 钢琴家 埃德温.菲舍尔 德奥钢琴学派 风格
  • 简介:本文从欣氏调性观念的基础、对传统调性的评论、欣氏调性观念的特点和欣氏调性观念中的传统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欣米特调性观念的特性以及与传统调性理论的关系,认为欣氏是新调性理论的创建者,寓传统于创新之中。

  • 标签: 调性观念 调性关系 根源音 调性中心 音序I 调性功能
  • 简介:当代苏联杰出的现代派作曲家谢林,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著名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为依据,花费十年心血自编脚本并作曲,于1976年创作完成了同名歌剧。《死魂灵》于1977年6月7日在莫斯科苏联大剧院的首演成功。不仅为谢林的音乐创作生涯又添一座丰碑,同时也是现代歌剧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果戈里发表于1842年的长篇小说《死魂灵》,通过帝俄文官契契科夫为收买虽已身死而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遍访某城四郊地主,从中骗取押金的故事,揭露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地主贵族愚昧懒惰、贪得无厌,外省官吏的昏庸腐败,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 标签: 谢德林 苏联大剧院 音乐创作 维奇 俄国农奴制改革 注销户口
  • 简介:狭窄蜿蜒的鹅卵石道,夕阳下几座古老的教学,在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世界里,佩斯··法扬斯以遗世独立的超然和淡定,展示着惊心动魂的美……

  • 标签: 桃源 夕阳 魏晋
  • 简介:<正>我院作曲指挥系学生余隆于1987年赴联邦德国自费留学后,曾先后在科降音乐大学及柏林艺术大学研习指挥,学业上不断有所进步。前不久,在德国图林根爱乐交响乐团招聘第一常任指挥的角逐中,余隆在26名竞争者中,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于10月1日起被该乐团聘为第一常任指挥。他指挥的首场演出,包括福莱的《佩里阿斯与梅丽桑》、普

  • 标签: 联邦德国 指挥 自费留学 交响乐团 大学 竞争者
  • 简介:梅耶荷与东方的关系,尤其是与中日传统戏剧的关系,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把这个关系搞清楚了,不仅有助于了解梅耶荷戏剧美学的形成,而且可以把梅耶荷当成一面镜子,反观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戏曲自身,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观照中国戏曲,因此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传统戏剧 中日 东方艺术 中国戏曲 戏剧美学
  • 简介:塞夫斯基(PiotrAnderszewski,1969年生)是当今走红的青年钢琴家,他的成名是由于一次传奇性的经历--1990年当他参加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时,初赛因演奏贝多芬的而引起轰动,但他却又出人意料地在进入复赛后退出了比赛,此举更使他一时间声名大振.这种情况与1980年22岁的南斯拉夫钢琴家波格雷里奇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因其太个性化的演奏最终未能得奖引起轰动而名扬天下的故事颇有类似之处.

  • 标签: 国际钢琴比赛 青年钢琴家 圆舞曲 贝多芬 变奏曲 演奏
  • 简介:罗迪安·康斯坦汀诺维奇·谢林(ShchedrinRodionKonstantinovich,1932-)是当代俄罗斯最负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他所创作的作品涉及到各种体裁和题材,并把钢琴音乐创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于1972午创作完成的《复调手册》由25首体裁各异的复调前奏曲组成。文章从对位技法的角度,将作曲家运用次数最多、使用手法最独特的几种对位技法进行了归纳,并试图通过分析此作品能够对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谢德林 《复调手册》 对位技法 模仿技法 镜像结构 固定模式
  • 简介:“最近一位朋友对我说,象您这样一位有威望的音乐家出来主持一个通俗歌曲的比赛,真不容易。”对丁善教授的采访就从这句话开始。丁教授说,这表明至今仍有不少人看不起通俗音乐,认为它层次低。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丁教授认为通俗歌曲娱乐性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提高通俗歌曲的思想感情,增强艺术性和民族性,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音乐形式。作为上海——巴黎世界歌赛筹委会名誉主席的丁教授日前刚刚主持了中国选手选

  • 标签: 丁善德 世界大赛 对我说 朱逢博 音乐形式 名誉主席
  • 简介: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全球化的生态语境,黄梅戏以其善于吸收融汇的优势引起广泛关注,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脱颖而出,黄新就是其中一位。

  • 标签: 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 改革开放 全球化
  • 简介:二、打破层次间和谐的配器技法在层次间制造拍频音响状态是纽加打破层次间和谐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源于他在1967—1968年间创作的钢琴独奏作品——《孔型设计》。在这首作品的中间段落,纽加把我们带入了声音探索的新领域。他将两个频率十分接近,而且振幅也大体相似的声音用震音的织体快速地交替,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相互重叠的音,这些音的频率在临届带宽度产生了干涉现象。在本文中,干涉现象主要体现的结果是拍频。

  • 标签: 技法研究 配器 层次化 结构 干涉现象 1968年
  • 简介:<正>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丁善先生的八十华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八十年只不过是短短的瞬间,然而中华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却已从洋歌填词式的学堂歌曲初级阶段,发展到今日乐坛上歌剧、交响乐、室内乐等各种体裁音乐作品争奇斗妍的一派璀灿景象。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音乐风尚也在频繁更迭。世界音乐史进入了由斯特拉文斯基和勋柏格等20世纪怪才所开创的新纪元之后,更是以小跑步的姿态奔走疾驰着。后

  • 标签: 丁善德 音乐创作 作曲家 艺术作品 交响乐 音乐文化
  • 简介:<正>我的前两篇文章均以“汉龠”为题,所讨论的是汉儒心目中的龠——一种竹制管乐器的专名。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汉世以往,龠在史籍记载中及各代宫廷大乐的实际应用中,其单管按孔之制已成定例。其“三孔”之说,显然来自许慎、郑玄等人,“六孔”之说,则秉承了毛亨《诗传》之解。汉儒龠说已成为三千年来人们心目中的典范。在清理了屡有纷争的汉儒龠说之后,对于这一意义上可能有着较大变迁的古老概念,有必要加以更深入的探讨。笔者撰写前文时,因考虑到与“汉龠”这一特定概念的距离,有意将部分更深层的材料留后处理。今以此为基础,撰《余解》一文;并仍借“汉龠”二字,以续前文。

  • 标签: 特定概念 实际应用 史籍记载 汉儒 郑玄 许慎
  • 简介:只有出现了大批的小提琴作品和演奏家之后,才会出现小提琴训练教材.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小提琴大约于十六世纪中叶便问世了,但一直到十七世纪后半叶,才出现了像科列里这佯真正的小提琴家.小提琴的经典作品是从十八世纪开始有的,而十九世纪则是小提琴名家辈出、小提琴音乐灿烂辉煌的纪元,并且一直影响到时至今日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 标签: 随想曲 小提琴演奏家 练习曲 小提琴家 歌唱性 音乐表现力
  • 简介:杰出的德国大师保罗·兴德米特(PaulHindemith1895——1963)的作品与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创作形成了强烈对照。这首先说明这位作曲家的整个艺术活动的美学倾向性。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概念本身对他来说是荒谬的,为因他的生活与创作的根本立场是艺术为一切人……兴德米特的积极人道主义立场和勋伯格上流社会的思想立场是背道而驰的”本世纪二十年代,兴德米特成了多瑙埃兴根、巴登——巴登、柏林音乐节的著著组织者与活动参加

  • 标签: 钢琴艺术 新维也纳乐派 巴登 赋格 勋伯格 和声色彩
  • 简介:为更好地总结琵琶大师刘海先生在琵琶演奏、创作、教学、乐改方面的艺术贡献,探讨琵琶艺术在21世纪如何更好地发展,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共同举办的刘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7至19日在海南举行.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大院校及专业团体,提交了论文30余篇,对刘海的琵琶音乐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音乐学家的与会,使得会议更具学术性.

  • 标签: 刘德海 琵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