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他看似粗犷而简略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存在意识。本文通过对海明威作品所体现的世界的荒诞感、人生的虚无感、死亡意识、准则与选择,以及表现手法与存在主义的关系的探讨,认为海明威的创作在内源上与存在主义是一致的,而且对“二战”后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

  • 标签: 海明威 存在主义
  • 简介:触觉器官是我们最大的感觉器官,但人类对触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医学、生物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层面,在文学研究领域鲜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加令顿的《触觉现代主义》可谓这方面富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在这部专著中,加令顿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触觉,特别是人手与阶级、地位、大众消费、心理欲望、性别关系、自我认知、认知能力拓展、人际交流、时间与空间定位等的关系,探讨了文学中的触觉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之间的美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察了现代主义文学触觉转向背后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动因。同时,她还探讨了人手与身体分离后的种种可怕后果。

  • 标签: 加令顿 《触觉现代主义》 触觉 社会地位 记忆 自我
  • 简介:<正>普希金是俄国第一个达到世界高度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站在拜伦和莎士比亚两位巨人的肩上才取得成功的。拜伦的诗作曾激发了普氏磅礴的浪漫诗才,莎氏则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两者结合的创作方法上给予普氏以巨大的影响。(从总体看来,莎氏对普氏的影响大于拜伦)很久以来,我国的有关研究者只注意研究拜伦对普氏的影响,却忽视了莎氏。近年来,我国有人开始研究莎氏对普氏的影响,但却又基本上是复制和发挥苏联有关学者的片面观点,即认为莎氏对普氏的影响只在现实主义方面,

  • 标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双重影响 创作方法 研究者 作品
  • 简介:"现实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俄国文艺学派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它对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学转向,以及翻译政治批评范式的建立都具有启发意义.本文在考察该理论内涵和学术立场的基础上,运用现象学文论对其核心概念"艺术现实"和"历史现实"等进行分析,指出"艺术现实"与"历史现实"的非对应性以及它自身的非单值性,正是影响其"历史现实"、"原著艺术现实"和"译著艺术现实"三者等值关系成立的原因所在.

  • 标签: 现实主义翻译理论 现象学 艺术现实 学术立场 历史现实 非对应性
  • 简介:《砖巷》以孟加拉裔移民在西方的生存状况为题材,中间以书信和记忆的形式穿插对孟加拉的呈现和回望,将东方和西方并置在一起。作者通过构建两姐妹纳兹奈恩和哈西娜的不同生活轨迹暗示了东方落后的文化和西方进步的文化对个体的成长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其次,小说的叙事语言尽显了东方的异国情调,其对穆斯林群体的呈现,也沿袭了西方的东方主义传统。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进行东方主义解读,认为西方社会对第三世界移民的无形歧视和压力使不少第三世界移民作家把向西方社会兜售其民族文化和异国情调作为他们在西方社会立足的策略。社会的历史语境和当下现实都使得第三世界移民作家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东方主义倾向。

  • 标签: 《砖巷》 东方主义 东方 并置 人物塑造
  • 简介: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次大战之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后来流传到欧洲。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欧洲艺术家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美国从事艺术活动。虽说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不同,但可以把他们的艺术创作领域分成两种艺术倾向。一种是行动派,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美国 艺术流派 艺术风格 行动派 色彩派
  • 简介:莎士比亚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各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流派纷至沓来,以其独特的视角突出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夸大和扭曲了莎士比亚,使得莎剧进入一个全新的万花筒似的斑斓的世界,烙上了现代主义的杂色印记,显露出怪异的光芒.

  • 标签: 莎士比亚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怪异 莎剧 世界文学 独特
  • 简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英国现代小说家D.H.劳伦斯的现代主义视野。文章论述了苏伦斯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讨论了他与其他现代派作家之间在创作理念上的共性与差异。文章通过对劳伦斯四部重要小说的考察,从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他从挚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执着跨越,并充分揭示了他在英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独立而自觉的现代主义精神。

  • 标签: 劳伦斯 现代主义 创作视野
  • 简介:纳桑尼尔·霍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像阿瑟·丁姆斯戴尔那样饱受人格分裂痛苦的人物,展现了人性中更深层自我的强大,以及人与它作斗争的悲剧性过程。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人性观去观察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说霍桑一百多年前就在像弗洛伊德那样研究人,像现代主义文学那样描述人,把人的非理性因素提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并且认为人只有通过非理性的因素才能认识世界。

  • 标签: 人格分裂 现代主义文学 非理性主义 纳桑尼尔·霍桑 美国 文学评论
  • 简介:对《赎罪》归类不同,对其元小说结尾评论也依之不同:将其归入后现代小说者,多认为结尾是点睛之笔;而将其归入现实主义小说者,则认为结尾只是画蛇添足之举。《赎罪》在表层情节上符合哈钦的后现代编史元小说定义,但与编史元小说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深层结构相比,《赎罪》却有本质区别。首先,两部作品可能因世界结构不同,从而编史元小说元素所依存的世界层次也不同;其次,二者可能因世界各层次间的互动方式不同,从而编史元小说元素的呈现方式也不同。究其动因,以《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代表的典型编史元小说意欲暴露历史书写的语言建构本质,而《赎罪》则在后现代风潮回落的世纪之交,以编史元小说的创作元素反思后现代创作本身,集中探讨了文学创作的伦理价值这一命题。

  • 标签: 编史元小说 《赎罪》 可能世界 文学伦理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生了分化,由20年代弥漫的感伤浪漫主义转为30年代潜流的田园牧歌浪漫主义。郁达夫的《迟桂花》具有浪漫主义形态转变的过渡色彩。与《沉沦》比较,能够发现《迟桂花》在思想情感、叙事风格上的浪漫主义流变的过渡印记;与《边城》联系,可以看到《迟桂花》的审美承接价值,真切感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变化。

  • 标签: 浪漫主义 郁达夫 《迟桂花》 过渡
  • 简介: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聚焦于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形式:俄国形式主义主要是在传统语言学和布拉格学派的框架下研究具体诗歌语言的特点与功能;新批评同时受到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影响,语义为其研究核心;而结构主义批评则直接受到了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影响,探讨的是宏观的诗歌语言结构系统和读者的“文学能力”。从俄国形式主义以诗歌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发展到新批评包纳形式之外其他传统因素的批评理论,最后是结构主义的涵盖历史文化和读者范畴的阐释结构,体现了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具体到系统、从极端到折衷的发展脉络。

  • 标签: 形式主义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 发展脉络
  • 简介:正本书通过对管理学文献的考察,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结构及其在20世纪60年代的重构方式,揭示了雇主采用1968年的反文化语言发展了新的工作实践,以及更为成功和隐蔽的剥削形式。本书认为资本主义新精神的成功仰赖于卓越批判的再起,从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

  • 标签: 资本主义 新精神 语言发展 管理学 反文化 剥削形式
  • 简介: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批评史伴随着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史,被称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母矿”。梳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弗兰肯斯坦》女性主义批评文献,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并可追溯过去约40年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这部小说研究重点和批评方法的演进历程。通过把握该小说女性主义批评历时发展脉络,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小说文本与生育体验、女性创作之间的互文关系,进而展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与这本小说女性研究关注点之间的互动变化。

  • 标签: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女性主义批评
  • 简介:著名汉学家葛兰言曾断言“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尽管表述各异,但可知许多著名汉学家对此颇为赞同。以之来衡断中国的宇宙论,一个重要的后果便是,它会消除古典中国哲学核心词汇本来具有的某些模糊性蕴含,而使之变得齐整划一。中国勿须超越性上帝的观念,此说虽流传深远,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所赖以成立的坚实基础是“实在/表象”之类的二元对立思维,因此不能适用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儒家的宗教性不把独立、自省、实体性的“神圣作用者”作为表象之后的真实存在,也不把它视为宇宙意义的根源。儒家把世界视为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自身便具有自我转型的能量。人类的宗教情感就是宗教意义的发动者,它广泛地、内在地展现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出富有生机的精神力量。人类既是鼓舞人生世界之神圣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神圣价值的奉献者本身。

  • 标签: 宇宙论 本体论 超越性 自然 人类中心的宗教性 上帝中心的宗教
  • 简介:新感觉派是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但是,此流派经历了短暂的几年时间,便走向解体,其中,新感觉派的主将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由新感觉派走向了新心理主义.日本新感觉派转向新心理主义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性的.新感觉派与新心理主义都受到西方非理性哲学和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表现对象、思想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虽有相异之处,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新感觉派之流向新心理主义是必然的.本文试比较其异同,并对这两种文学流派的探索和流变作出自己的评价.

  • 标签: 新感觉派 新心理主义 文学流变
  • 简介:一般来说,在西方建筑界,格罗皮乌斯、米斯、柯布西埃和莱特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年龄比他们较年轻的建筑师被认为是第二代,第三代则是从20世纪50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的青年建筑师。首先是第三代反对第一代建筑理论,后来第二代也起来反对了。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建筑艺术 建筑理论 悉尼歌剧院 约思·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