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国内经济的下滑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东盟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国际组织,2001年表现比较活跃。在经济一体化、科技、控制爱滋病和禁毒、反恐斗争及地区安全等方面,东盟加强了内部和国际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展望2002年,东盟将在经济合作、一体化和地区安全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一、加强内部团结合作,推动一体化进程东盟于1967年成立。1994年5月发表了《东南亚十国关于建立东南亚共同体的声明》,明确提出东南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体化的目标。此后,东南亚一体化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1年,东盟加强了内部团结与合作,推动了一体化进程。(一)推进经济一体化1、加强金融

  • 标签: 东盟 2002年 经济合作 区域一体化 地区安全 亚太地区
  • 简介:四、经济调整的代价(一)宏观调整代价第4表将那些以1984年12月备用协定为前提的宏观经济的设想部份数据与实际数字作一对照。该宏观经济设想将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零,进口定为负增长,并假定贸易收支趋于顺差。这种设想要求本身就非常严格。尽管如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公共部门赤字等的“实绩基准值”现在实际上已经达标,抑制迅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与缩小经常收支

  • 标签: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 贸易收支 货币基础 金融机构 国内信贷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不仅使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富有成效,安全领域的合作成果也日益丰富。2011年6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签署的《上合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言》,对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对巩固和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联系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 合作经济 发展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积极发展对非洲的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均展开了密切合作。印度加强其对政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政治上的大国梦想、能源上的巨大需求、对新兴市场的渴望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的现实需要。展望印关系的未来,印度将继续加大对关注力度,推动印全面合作,增强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以更好地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中印两国在对关系上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适度加强在对事务上的协调与对话,推动中印三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 标签: 印非关系 印度对非政策 中非关系
  • 简介:<正>印尼总统苏哈托签署的一九八四年第二十九号“总统决定书”,取消了一九八○年第十四号“总统决定书”里关于“原住民”与“原住民”的提法。此事在印尼各界反应强烈,众说纷纭。取消“原住民”提法,实际上是对过去错误政策的否定。是印尼政府一项明智的决策。

  • 标签: “原住民” 印尼 积极意义 决定书 工商会馆 政府
  • 简介:特朗普政府上任初期的情况显示,特朗普和选战期间以及早期的表态言行一致:自恋、善变且乐于利用群众的焦虑和偏见.尽管他的政府远未完成组建,至2017年2月中旬,特朗普仅确定549个职位中的34个人选;另外,其内阁成员只有14人得到确认,但政府政策的基本形态极为清晰.他选择的内阁和顾问组人员包括鼓吹増加贸易保护力度,増加美国商业自由度的人物,他们还曾表达极端的反穆斯林情绪以及社会保守主义态度,否认人类应当为气候变化负责.本届政府对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包括墨西哥和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威胁继续升级贸易对抗,并惩罚没能追随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美国公司.特朗普己经决定美国退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一个构成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政策经济主干的多边贸易协议.

  • 标签: 特朗普 政局稳定 东南亚 交易者 政府政策 美国商业
  • 简介:欧洲视非洲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在一体化进程中也始终将非洲作为其身份的外部对应,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过去十年来,非洲经济迅速发展,考虑到非洲大陆蕴涵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欧盟日益关注在非洲的利益,通过倡导"可持续"能源开发理念,对非洲实施新的能源开发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非洲一直保持着积极友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非洲不仅成为中国能源安全多样化风险分担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验场所。中国援助非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结合中国经验走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换能源"的对非洲能源开发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于中国和欧盟对能源安全的可持续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双方在非洲能源开发中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径。非洲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可持续开发的关注,促进了中国和欧盟在非洲能源开发中的合作。

  • 标签: 非洲能源 能源安全观 可持续发展 中欧合作 开发模式
  • 简介:前言东盟各国因内需、外需均很旺盛,因此顺利地保持着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年初以来,几个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增长减速,正在谨慎地将金融政策从对付危机政策转为平时的政策。但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又陷入不明朗状态的情况下,东盟各国不仅面临着通胀压力,还要考虑到国内外利率差距扩大所引致的汇率上涨等,

  • 标签: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东盟 稳定增长 课题 现状
  • 简介:随着菲德尔·拉莫斯最终就任菲律宾总统,隧道的尽头终于露出一丝光芒。对一个新政府于6月30日的和平过渡所产生的长期影响不能低估。这个国家的许许多多经济困难——随着它从六十年代曾是该地区最有希望的国家之一逐渐论为众所公认的后进国家——实际上都是由政治不稳定带来的。

  • 标签: 后进国家 政治不稳定 菲德尔 菲律宾总统 拉莫斯 外国公司
  • 简介:权力转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维护中美战略稳定成为攸关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构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是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石。传统战略稳定理论主要基于美苏两大对称性阵营的敌对关系,对于不对称性和动态权力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不足。基于非对称战略平衡视角,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应以保证中国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基础。在机制层面,中美要加强交流、协商和谈判以建立相关机制,逐渐形成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共识,推动达成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协议、条约等法律性承诺,从而构建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政治框架。在结构层面,中国无需谋求与美国对等的核力量。统筹考虑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构筑包括核实力、核威慑决心和核威慑信息传递的完备核威慑战略,确保处于弱势的中国拥有对美国进行核反击造成美不可承受损失的能力,是实现中美核战略稳定的关键。

  • 标签: 中美关系 权力转移 战略稳定 核战略稳定性
  • 简介:西方学者几乎毫无例外地将发展与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然而,泰国,包括其他一些战后取得飞速发展的东亚国家,恰恰是在威权政治所形成的稳定的政治局势之下获得发展的.由选举所产生的文人政府,尽管他们的组阁符合民主程序,其领袖亦可称为出色的政治家,但他们常常只能维持一个只能以月计的短期政府,政局始终处于混乱状态之中,以致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稳定是泰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取得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 标签: 稳定 威权政治 民主 发展
  • 简介:本文探讨的是菲律宾伊富高民族的口头叙事文化“呼德呼德”。《呼德呼德》在东南亚地区第一个人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德呼德”和伊富高人,梳理了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接着探讨了“呼德呼德”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具体的表演形式等;最后论述了“呼德呼德”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所处的困境,以及国际组织和菲律宾政府展开的文化保护行动。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诗 民俗学 菲律宾 东南亚文化
  • 简介:新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再工业化战略规划是具有联邦意义的创新规划。其内容主要是创新发展原料型经济,实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通过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和从根本上改造升级现有生产设施,将激活新西伯利亚强大的科研创新潜力,最终使新西伯利亚成为俄罗斯与西伯利亚地区原料型经济发展的典范。

  • 标签: 新西伯利亚 经济 工业化
  • 简介: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周年。“双百”方针的贯彻走过曲折、坎坷、发展的历程。历史经验表明:贯彻“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学术平等”是通向这必由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东南亚研究应如同学术界其他领域一样,在团结和谐的气氛和活泼宽松的环境中,开展热烈自由的争鸣、平等融洽的讨论,务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日趋兴旺繁荣。本刊这一期发表《我国栽种槟榔自明代始》一小文,意在表明我们对于开拓这个新局面的愿望和决心。我们欢迎争鸣切磋一类的文章,包括对本刊载文的评论补正。本刊愿与同仁协力耕耘,使东南亚研究的“百花园”里,鲜花更绚丽,果实更丰硕。

  • 标签: 中越关系 槟榔 “双百” 东南亚研究 学术自由 明太祖
  • 简介:出席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日东海安全对话”第二轮会议的专家,围绕“海上执法机构的定位及执法活动”、“执法机构与军队的关系”、“日本西南方向防卫力量强化”和“充实海空联络机制的思路”等主题进行了坦诚对话。与会专家认为,虽然两国短期内仍有难以克服的分歧与矛盾,但在维护海上安全与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地区秩序方面仍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而今后也应持续开展此类国际法领域的中日交流,以增进理解、保持沟通,拓展共识,并研划更多可供两国政府参考的合作建议。

  • 标签: 中日东海安全对话 海上执法机构 东海安全稳定 国际法
  • 简介:欧亚地区存在这样一种实体,它们拥有国家的基本特征,但是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而无法成为国际法上的国家,作者将其定义为"无公认国家行为体"。它们在法律上都归属于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因外部力量的支持得以存在,而原属国失去了对它们的实际管辖权。本文以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科索沃与北塞浦路斯为例,分析了"无公认国家行为体"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得到承认的程度差异,指出它们是民族矛盾以及外部势力介入的共同产物,其出现不仅为国际局势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导致自身国际境遇的孤立化和边缘化,更是欧洲一体化的逆过程。由于承认的缺失,无公认国家行为体的地位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但从其内部现状及国际影响来看,这不是一个应该鼓励的现象。

  • 标签: 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 分裂主义 干涉 承认 欧洲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