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前言位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取得高速经济增长的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人们的注目。一般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也会壮大起来,新加坡也不例外。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条件,国内通常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因此与国内总产值比达450%~50%的高储蓄率和达30%以上的投资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新加坡的经常收支

  • 标签: 新加坡 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
  • 简介:俄国结构主义代表洛特曼倡导以模式研究代替名称—形态研究,由孤立观察、描写事物转向对事物整体系统分析。作为艺术结构的重要法则,洛特曼差异美学揭示了文本为总体有序化与局部有序化结合的复杂系统。由此,俄国结构主义不仅肯定了文本的内在结构,同时也彰显了结构的开放性,避免了法国结构主义自足封闭性、不及物的极端倾向,是在历时和共时的交汇处、历史继承性与现实创新性之间开出的中间方案,体现了开放的人文思想与求真的科学思想的和谐交融。

  • 标签: 洛特曼 俄国 结构主义
  • 简介:本文探讨的重点是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泰国在农业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及其分布结构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了农业研究资金的总投入概况、研究资金在研究机构中的分配结构和在农业各部门的分配结构,以及农作物部门研究资金的分配结构问题.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本文在开头首先将扼要谈及泰国的农业研究机构,这样既有利于大致了解泰国农业研究的机构设置及其功能,也便于了解下文将述及的研究资金在研究机构中的分配结构问题.

  • 标签: 研究资金 分配结构 农业研究 八十年代 投资结构 资金投入
  • 简介:南太平洋二十二个岛国分布在辽阔的太平洋上,面积共3000多万平方公里。该区域西北以北马里亚纳群岛为界,东至法属波利尼西亚和皮特凯恩岛,南抵汤加和新喀里多尼亚,西到帕劳。其中陆地所占面积不到2%(见表1)。巴布亚新几内亚陆地面积最大,达462,840平方公里,占该区域陆地面积的83%,其次是所罗门群岛,面积28,520平方公里。剩下的岛国面积都很小,最小四个岛国托克劳、图瓦努、皮特凯恩岛和瑙鲁,各占面积30平方公里或更少一些。虽然有些太平洋岛国比较集中(如纽埃和西萨摩亚),但许多岛国(基里巴蒂、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属下的岛屿甚为分散,而且相隔遥远,这种状况造成行政管理、交通

  • 标签: 太平洋岛国 皮特凯恩岛 十二个 图瓦 巴蒂 增长前景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保护结构。首先,本文描述印度尼西亚工业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尼西亚的工业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一直都符合自由化支持者的以下说法:“顺境势必产生坏政策,逆境势必产生好政策”。其次,对有效保护率的分析表明,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更加自由化了,特别是在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诸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其它特惠贸易协定等国际性,地区性承诺,也促进了制造业的自由化。三,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比泰国更快,而且可能赶上了马来西亚的贸易自由化速度。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有效保护率 制造业 结构 贸易自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简介:一、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能力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Pelikan,1996)。根据崔卫国等(2004)关于地区差距与地区合作的研究和杨先明等(2005)关于能力结构与合作的研究,笔者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能力结构 FDI 配置能力 增长要素 学习能力
  • 简介:本文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012年12月1日在“21世纪世界权力结构中的俄罗斯”年度国际会议暨“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立20周年、《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国际关系体系未来发展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原则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拉夫罗夫认为,世界正经历深刻变化,未来世界将是多极格局,单极霸权主义没有前途。他还阐明了俄罗斯应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 标签: 俄罗斯 对外政策 国际体系 多极世界
  • 简介:<正>去年以来,欧洲形势急剧变化。40多年来以美、苏分别为盟主的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对垒、制约的两极欧洲安全格局开始解体。欧洲各方根据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和组合,将重建安全结构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建立“未来欧洲新秩序”和设计90年代欧洲安全结构的过程中,欧洲人将比以往拥有更大的发言权,电将更能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本文拟就西欧主要国家的立场和态度作一分析。

  • 标签: 西欧国家 欧洲安全结构 欧洲人 北约 欧共体 欧安会
  • 简介:<正>80年代东盟国家经济(本文不包括文莱)经历了从高速到低速再到高速增长这样一个波浪式发展阶段。从1987年起,东盟国家经济在摆脱了80年代中期的衰退之后,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高达7.4%,是继70年代之后第二次高速增长。这次高速增长同70年代不同的是在推行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为主的前提下取得的。经过这4年的发展,东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

  • 标签: 东盟国家经济 次高速增长 波浪式发展 经济结构 80年代 年均增长率
  • 简介: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政治思想和欧洲政治一体化理论在欧洲有相当大的影响。“后民族结构”政治是哈贝马斯为欧盟设想的理想政治发展方向,建构欧洲公民集体认同是欧盟一体化继续前行的动力。本文在评述和分析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后认为,欧盟“后民族结构”政治的实现仍有很多现实性制约因素。

  • 标签: 欧洲 政治 一体化 “后民族结构” 集体认同
  • 简介:一、迅速的工业化与贸易结构1.高速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大概观80年代后半期以后东盟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可知贸易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至少东盟各国、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80年代后半期以后的经济

  • 标签: 东盟 直接投资 贸易结构 后半期 日本 印尼
  • 简介:亚洲多边防务外交是地区政策越来越重要的方面,也是学界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香格里拉对话(SLD)成立于2002年,东盟防长会议(ADMM)始于2006年5月,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Plus)于2010年10月开始举行,这些都是地区对话和外交领域重要的新趋势。这些进程也拥有第二轨道的多边伙伴,即东盟防务与安全研究院系统的研讨会(NADI),该约定类似于长期存在的有影响力的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ASEAN-ISIS)。

  • 标签: 东盟国家 国际问题研究 ASEAN 西太平洋 多边主义 非正式会议
  • 简介:本文旨在找出那些影响越南中小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主要是通过短期债务来筹措营业资金。一家企业的所有权还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筹措营业资金的方式。越南中小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总资产)增长、营业风险、企业规模、企业联网及其与银行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企业的(资产)确实性(Tangibility)呈负相关关系。盈利能力似乎对越南中小型企业的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诸如企业所有权、企业规模、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和企业联网等决定因素所产生的强烈影响,反映了在诸如越南等过渡性经济的资金筹措过程的不对称性。

  • 标签: 中小型企业 资本结构 杠杆作用(借贷筹资) 联网 银行关系
  • 简介:70年代之前,中东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几乎所有国家仍停留在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水平。以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大力推进和石油的大量开采,中东地区的面貌涣然一新。中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地。海湾产油国凭借其巨大的石油外汇收入,跻身于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列。大多数国家以农业

  • 标签: 中东地区 经贸结构 石油工业 服务业 技术密集型产品
  • 简介:本文以系统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美国对华决策系统的结构和单元,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决策系统是一种T字形结构,其单元包括总统、国会、思想库和利益集团,结构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而单元之间的互动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起伏.

  • 标签: 国会 美国对华政策 总统 思想库 利益集团 互动
  • 简介:中印皆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目前两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的巨大压力,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由于中印两国都有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两个快速膨胀的巨大市场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而且也为两个经济结构迥异、产业优势互补的经济体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

  • 标签: 结构调整 互补性 合作前景
  • 简介:印度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市场经过数十年发展,其融资途径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为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印度的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市场监管中仍存在着: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界定不合理、债务风险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控缺乏透明及充分的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作保证等诸多问题。印度的监管实践经验对于规范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 标签: 印度地方政府 债务融资 监管 投资者保护
  • 简介:2016年下半年杜特尔特任职以来,菲律宾的南海政策以及对华关系都出现了明显的调整,但对这一政策调整到底能走多远以及这一调整背后的动因仍在探讨之中.南海仲裁案的裁决改变了菲律宾关于南海争端的利益认知,而这为杜特尔特的南海政策转向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菲下一步的南海政策目标将调整为如何更好地捍卫其专属经济区权利.

  • 标签: 菲律宾 南海仲裁 杜特尔特 南海争端 认知结构
  • 简介:现在谈国际局势往往会和所谓"国际秩序"问题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的舆论环境中,所谓"国际秩序"就是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而从美国主导的角度看,中国的崛起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所以,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主要是美国以确保其霸权地位为核心的战略所构成的挑战。

  • 标签: 美国霸权 国际环境 霸权地位 国际秩序 国际格局 中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