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法国动力学气象实验室开发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考察了海陆地形高度对阻塞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式中地形高度的存在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阻塞事件的发生位置,使气候态的阻塞发生区域产生调整。可以看出海陆地形在阻塞形成中起固定阻塞位置的作用,也可以加强阻塞的强度,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

  • 标签: 阻塞 地形强迫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对内蒙古地区旱涝变化特征与1月太阳活动周期作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对属于小概率事件的全区性多雨年,以及概率较小的西少东多年和西多东少年的长期和超长期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指示意义。

  • 标签: 太阳活动 内蒙古 旱涝变化 |
  • 简介:2015年上半年福建省雷闪活动频繁,雷闪日为128天,为近12年同期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大部分地市初雷闪日比往年偏早;雷闪总次数达19万多次,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同期第二大值,仅次于2014年。雷闪高发期在4—6月,其中6月份雷闪次数最多;雷闪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8:00,08:00.11:00雷闪活动最弱。雷闪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州东北部沿海、莆田中部和泉州中北部,但各月集中区又有所差异,呈现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其中莆田、福州的雷闪密度最高。雷闪强度分布呈单峰特征,负闪集中在2—14kA之间,正闪集中在4—40kA之间。上半年共发生雷电灾害事件47起,导致5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252件家用设备和公共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

  • 标签: 雷闪El 雷闪次数 时空分布 雷闪强度 雷电灾害
  • 简介:借鉴波特“五力模型”对我国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用户需求环境进行简要分析,权衡并评价诸种力量变化,要获得持久发展优势必须探索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创新,从运行机制、内生机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 标签: 气象服务 机制创新 社会管理 市场环境 社会环境 用户需求
  • 简介:通过回顾2004年7.10暴雨后北京天气预警机制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论述了预警信息的传播质量,即预警信息传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广泛性,是实现预警信息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并且指出:(1)多种媒体集体参与的整合传播是保证传播质量的前提。(2)不同性质的预警要选用不同的传播渠道。(3)预警机制决策者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确保预警传播的制度化。

  • 标签: 预警信息 社会价值 信息传播 价值最大化 防灾减灾 信息社会
  •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闪电频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雷电灾害事故加剧,防雷安全形势凸显严峻。为进一步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损失,本文根据重庆市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工作经验,提出树立公共服务理念、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防雷安全体系强化防雷社会管理的三大措施,运用法律、技术、经济和文化手段加强防雷减灾管理,以期达到强化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地位,促进防雷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防雷安全 社会管理 强化 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 闪电频率
  • 简介:利用1972~1997年的历史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对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长期预报有着重要指示意义。

  • 标签: 厄尔尼诺事件 热带气旋活动 东海 长期预报 指示意义 历史资料
  • 简介:2007年3月10日,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以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运作)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同意在2007-2009年共同举办“气候酷派”系列活动

  • 标签: 合作备忘录 气候变化 环保领域 中国科技部 合作伙伴关系 文化教育
  • 简介:本文用1980-1982年的资料揭示了夏季青藏高原上存在准一周、准半周和准十天的大气短周期振荡.而且这种振荡与高原东部有限区域的低涡活动及下游降水有较好的超前相关。

  • 标签: 大气 振荡 周期 降水 相关关系
  • 简介:通过对2007年“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期间的北京奥组委、市政部门、赛场技术专家等高端决策用户的调查评估,发现决策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其基本符合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调查分析表明:对于大型赛事活动,决策用户不仅对气象信息的预报准确率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气象信息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和发布渠道等方面也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决策气象服务不仅要注重预报准确率,同时要通过不断地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努力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该评估工作为气象部门进一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决策气象服务 评估 效益调查 北京 预报准确率 用户需求
  • 简介:根据江西省气象局和江西省委农工部联合开展的"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专题调研活动结果,进行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求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可以有更大作为.扎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和应尽职责.各级气象部门应以贯彻落实2006年国务院三号文件为契机,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不断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致力于实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气象科技新突破,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提高农村和农民利用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能力.

  • 标签: 气象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服务 研究
  • 简介:气候变化情景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气候模拟的基础,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境条件、社会管理等假设组成了社会经济情景。IPCC先后发展了SA90、IS92、SRES等情景,应用于历次评估报告。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发展,SRES情景的不足逐步显现,为此,IPCC调整了情景的发展方法和过程,发展了新的情景框架[1-2],于2007年发布典型

  • 标签: 社会经济 IPCC 影响评估 区域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情景
  • 简介:介绍了目标管理的产生与在气象部门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云南省气象局在实施目标管理8年中的具体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目标管理提出了几点措施。

  • 标签: 目标管理 气象部门 气象局 云南省
  • 简介:2011-2012年冬季欧洲的严寒再次提醒人们出现寒冷气候的可能性。因此,近年来太阳活动的减弱尤为引人注意。Solanki等指出,从2008年开始的太阳活动11a周期第24周,可能与1913年开始的第15周到23周不同,特别与第20周大为不同。图1给出沃尔夫数(黄色)及群太阳黑子数(蓝色)。

  • 标签: 太阳活动 极小 太阳黑子数 寒冷气候 严寒
  • 简介: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延河流域1952—2008年降水量与甘谷驿站径流量进行分析,并以1952—1994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1995—2008年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7年来延河流域正常降水发生概率达80.7%,径流年型以偏枯和枯水年为主;年降水量和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突变分别发生在1995和2005年;与1952—1994年相比,1995—2008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较基准期分别减少11.1%和27.3%;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6.2%和53.8%。

  • 标签: 延河流域 径流 降水 人类活动 影响
  • 简介:全球气象合作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合作,实际上从气象科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像是大气层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样,为人类的幸福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有组织的国家问气象活动,起源于闻名的1853年布鲁塞尔气象会议及随后的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展的全球气象协调合作。IMO更是将早期的气象合作引向极致,并最终促成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诞生,并成为世界科学和技术合作和应用的典范。本讲综合介绍WMO成立前的国际主要气象活动

  • 标签: 气象科学 协调合作 国际组织 WMO 世界气象组织 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