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铜阳极泥分银渣中锡的含量。通过硝酸溶解,过滤除铜,还原铁粉置换分离锑、铋、砷等元素,消除了铜阳极泥分银渣中的铜、锑、砷等杂质元素对锡测定的干扰。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9.7%-100%。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1%。操作过程简单,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 标签: 铜阳极泥分银渣 碘酸钾滴定
  • 简介:摘要盐酸黄酮哌酯主要呈现出一种白色粉末或者晶体状态,化学方程式为C24H25NO4.HCl;C24H26ClNO4,其分子量为427.92。本文将针对盐酸黄酮哌酯试药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的策略。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黄酮哌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中维生素C对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模拟维生素C阳性尿液和患者静滴维生素C前、中、后尿液标本开展检测,测定其NIT、BLD、BIL、Glu以及VitC含量。结果VitC水平为1+(1.4mmol/L)时,NIT、BLD、BIL以及Glu表现为负干扰,BIL以及NIT出现假阴性;若VitC3+(≥5.6mmol/L)时,NIT、BLD、BIL以及Glu的假阴性率为100.00%;采用维生素C进行静脉滴注1~2h,若VitC3+(≥5.6mmol/L)时,NIT、BLD、BIL以及Glu的假阴性率为100.00%。结论尿中维生素C检测可减少实验误差,更好的满足临床对尿液检验的过筛作用。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维生素C 影响
  • 简介:采用粉末压片制样,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石灰石、白云石等灰岩类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同时测定灰岩类样品中主次量组分(SiO2、Al2O3、TFe2O3、MgO、CaO、K2O、Na2O、MnO、P)的快速分析方法。通过灼烧减量对SiO2、Al2O3、TFe2O3、MgO、CaO5种主量成分含量进行换算后建立校准曲线,大大地改善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通过实验优化了制样条件,对灰岩类试样进行精密度考察,各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对石灰石、白云石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与标准推荐值或传统方法的测定值一致。

  • 标签: 粉末压片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灰岩样品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标准,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硼浓度的实验原理,评定含锂水中硼浓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验涉及到的各因素所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本次实验,得到实验室测定硼浓度的误差存在程度,同时为分析出更加准确的硼浓度数据的实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 标签: 电位滴定法 含锂水 硼浓度 不确定度
  • 简介: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有关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找出影响不确定度因素。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有关物质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有效控制该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有关物质 不确定度分析
  • 简介: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高纯稀土镱配合物中痕量的氧化钙和氧化铁,有效避免基体干扰。当钙元素分析谱线为393.366nm和396.847nm,铁元素分析谱线为259.940nm和261.187nm,硝酸酸度控制在5%,基体浓度为6g/L时,高纯稀土镱配合物中痕量氧化钙和氧化铁的含量能准确测量。铝、镁、钠、硅、钾、锌、镍、铜、磷等元素对测定基本无干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aO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9%,加标回收率在91.0%~105.5%之间;Fe2O3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8%,加标回收率在96.0%~104.0%之间。

  • 标签: 高纯稀土镱配合物 痕量氧化钙 痕量氧化铁 标准加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各类急性炎症患者的血标本,采用i-CHROMATM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对这些血标本进行溶血前和溶血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观察不同程度的溶血对该检测项目的影响状况。结果标本轻度溶血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与对照组的测定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重度溶血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与对照组的测定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度溶血可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确保标本的检验质量,应尽量避免使用溶血标本进行检测。

  • 标签: 溶血 免疫荧光法 超敏C反应蛋白 影响
  • 简介:摘要加强对土壤中所含的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定期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干扰较少,采样量少等特点,本文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铅、镉含量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可供同行交流。

  • 标签: 土壤 铅镉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测定
  • 简介:为了寻找提取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喜树果原料,用HPLC法对湖北、四川、江西、广西和甘肃等五产地喜树果中的10-羟基喜树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喜树果中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差异较大,广西产的喜树果中的含量最高,为0.125%。

  • 标签: 喜树果 10-羟基喜树碱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以1%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3)-乙腈(87:13)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结果加替沙星与各杂质分离度良好,各杂质相对校正因子在0.6-1.3范围。结论以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简单可行,为加替沙星滴眼液拟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加替沙星滴眼液 有关物质 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不断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害人类的健康。实验采用ICP-MS法测定云南省楚雄某冶炼厂周边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r、Zn、As、Cu、Pb、Mn、Ni、Cd、Hg)含量,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酸度。结果:土壤中Pb和Cd元素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余重金属未超标;土壤酸度为中性土壤。

  • 标签: 土壤 重金属元素 含量 土壤酸度 ICP-MS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黎药胆木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钛、硼、钡、镍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通过ICP-AES同时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结果各重金属元素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精密度良好,RSD值均<2.0%;加样回收率为89.8%~100.1%。结论该方法具有便捷、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同时测定黎药胆木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标签: 胆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重金属元素 中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效果。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中丙二酰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析结果。结果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最低,部分甚至无法检测到,丙二酰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Ⅰ含量较高。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能够对黄芪中4种皂苷类成分进行准确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黄芪 皂苷成分 测定
  • 简介:摘要钨、钼常以共生或伴生的状态形成金属矿床,这就需要解决多金属矿物分离的技术问题,快速、准确地测定多金属矿物中钨、钼的含量对找到成矿规律意义重大,可以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传统的测定方法操作复杂,且耗时长,效率低,所用试剂对环境污染严重。经过对测定方法的改进,采用酸溶法和碱熔法结合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的方法,操作便捷,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矿石 钨钼
  • 简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气相色谱分析工具日益普及和推广使用,气相色谱法的高分辨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也日益引起钢铁生产企业的广泛注意。为了全面掌握副产煤气中硫化物种类和含量,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分析肯定了气相色谱测定钢铁企业煤气中硫化物的方法。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高炉煤气 硫化物
  • 简介:摘要在食品检验中,砷被认定为有害元素。其砷含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检验结果是否合格的判定。食品中对总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砷斑法、银盐法等。本研究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测定食品中的总砷含量,对测定条件及干扰情况等相关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测定结果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5.65%,加标的回收率为94.6%~102.6%。研究表明该方法测定食品总砷含量具有操作方法简单、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等优点,适合在食品测定操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氢化物 原子吸收光谱法 总砷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可靠的前处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纯牛奶中喹乙醇及其代谢物3-甲基-喹嗯啉-2-羧酸(MQCA).方法样品经盐酸水解,乙腈-乙酸乙酯(1∶1,V/V)提取,分析了直接浓缩及分别经PAX、PE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的结果;以乙腈-0.05%氨水为流动相,经InertsilODS-3色谱柱(2.1mm×100mm,3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直接浓缩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喹乙醇的方法检出限为0.06μg/kg,方法定量限为0.20μg/kg,在0.20、1.00、5.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69.8%、111%、97.4%;MQCA的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方法定量限为0.10μg/kg,在0.10、1.00、3.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75.8%、112%、117%.结论该检测方法适用于纯牛奶中喹乙醇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 标签: 喹乙醇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纯牛奶 兽药残留
  • 简介:大气沉降物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测定大气沉降物中砷的传统方法较多,但传统方法干扰较大。因此针对大气沉降物样品的复杂性,在样品中加入盐酸、硝酸、高氯酸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沉降物中砷含量,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大量有机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为大气沉降物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检测数据。方法分析成本低,测定的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0%,样品加标回收率高于90%。

  • 标签: 大气沉降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