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叙述了毛泽东人民抗战思想,毛泽东人民抗战思想的重大意义,在该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战争策略,采用人民战争思维,实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抵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提高了民族士气,锤炼了民族性格,重塑了民族灵魂。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强化人民主体思想,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当家人所应享有的权利。

  • 标签: 毛泽东 抗日战争 人民
  • 简介:1955年3月21日,一份撤销高岗、饶漱石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他们党籍的《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被通过了。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还作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

  • 标签: 毛泽东 高饶事件 中国共产党 孟虹 高岗 刘少奇
  • 简介:毛泽东很熟悉道教,他很早就接触道教文化,并对它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据陈士榘将军回忆,早在井冈山时期,在有次谈到中国的文化特点时,毛泽东就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儒、道、佛三大家组成,最不好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中国历代尊儒,尤其是皇帝老子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其实它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上智下愚的主张,毫无革命精神

  • 标签: 老子 道教文化 儒家 尊儒 孔子 回忆
  • 简介: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同志一生没有专门的关于人口问题的著作,他的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做革命的促进派》等著作及其他许多讲话中.

  • 标签: 计划生育 毛泽东 人口思想
  • 简介: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中华文物的保护工作.解放北京时指示保护北京古城建筑:每到一处视察时,都叮嘱地方领导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 标签: 文物保护 毛泽东 地方领导 古城建筑 保护工作 中国人民
  • 简介:<正>辛亥革命爆发后,还在长沙读中学的毛泽东便投笔从戎,加入湖南革命军,参与推翻满清的斗争。清帝退位以后,18岁的毛泽东重新考虑自己的学业,于是时常留心报纸上各类学校的招生广告。起初,一所警官学校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并前去报名。但在考试之前,另一所学校刊登的广告改变了他的主意。该校开设了肥皂制造课程,毛泽东认为制作肥皂是实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富国富民,于是打算将来

  • 标签: 招生广告 湖南一师 辛亥革命爆发 清帝退位 《新青年》杂志 《物种起源》
  • 简介:毛泽东诗词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话题。数十年来,论者云集,著作如林,新论迭出。近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龚国基教授所著《毛泽东与诗》一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6月出版),深感这是一部毛泽东诗词研究佳作。《毛泽东与诗》一书的特点,可用新、全、深三字概括。所谓...

  • 标签: 毛泽东诗词研究 政治家 诗歌理论 诗词创作史 艺术特色 美学特征
  • 简介:毛泽东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作为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的军事理论体系,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毛泽东 军事思想 科学体系
  • 简介:时局的动荡和民族的灾难,使胸怀改造中国与世界鸿鹄之志的青年毛泽东在完成五年半的师范教育后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但把握不定"主义"真谛的毛泽东只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提出"呼声革命"这一温和的改良社会方案。即便如此,残酷的社会现实很快使"呼声革命"碰壁。经过深刻的反思,毛泽东最终选择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世界观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呼声革命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延安时期,黄霖曾任中央警卫团长,直接为中央首长服务。毛泽东随和,亲切,幽默,而又深邃,充满智慧和才华,给他的印象是那样深刻,给他的教诲是那样难忘,40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 标签: 延安时期 黄霖 中央首长 刘亚楼 直罗镇战役 革命生涯
  • 简介:1949年1月,费孝通在西柏坡和毛泽东有了第一次接触。从这时起到1957年,费孝通和毛泽东见面多次。据费孝通自己说,1957年以前,毛泽东请他和冯友兰吃过两次"湖南饭";反右斗争开始后,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边和他谈过一次话。除此之外,费孝通在各种

  • 标签: 毛泽东 费孝通 社会学 西柏坡 张东荪 知识分子
  • 简介:毛泽东的外祖母和母亲都笃信佛教。在毛泽东出生前,他的母亲文氏已生过两个孩子,均夭亡。1893年12月26日,文氏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她唯恐这个儿子再夭折,将毛泽东寄养在娘家,拜后山龙潭口一块巨石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他的小名就叫“石三伢子”。

  • 标签: 佛教文化 毛泽东 母亲 儿子 祖母
  • 简介:周发源在《船山学刊》2016年第1期撰文认为,毛泽东是一座丰碑,是巨大的精神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毛泽东的人格风范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继承和发扬,其主要体现在立志高远、惟真务实、坚忍不拔、虚怀若谷、严于律己五个方面。毛泽东的高远志向主要体现在胸怀天下、为国为民、坚信马列三个方面。

  • 标签: 人格风范 毛泽东 中华民族精神 周发源
  • 简介:<正>未来学是近几十年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对未来进行研究和预测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历史的加速发展,尤其是新的世界技术革命的兴起,它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认识作用和社会功能,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门科学。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自然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揭示,已为科学的未来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宁也以其卓越的理论预见和成功的实践完善了马克思、恩

  • 标签: 毛泽东哲学 未来观 科学预测 预兆性 未来预测 未来学
  • 简介:毛泽东明确提出过"商业挂帅"的主张;但在1949年到1976年间,轻视商业乃至抑商思潮弥漫,这是一对饶有兴味的矛盾。结合起来作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可望深化有关历史问题的认识,并消除对有关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某些误解。

  • 标签: 毛泽东 商业挂帅 抑商 思想渊源
  • 简介: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丰富多彩,感人至深,有无数伟大的功绩被亿万人民所牢记所传颂,也有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折射出不平凡的思想和精神,感动并教育着当今和后世。其中包括他学习外语的故事。

  • 标签: 学习外语 故事 东学 毛泽东
  • 简介:毛泽东阅文读书不断毛泽东希望通过"文革"的大乱进而大治,发动之初并没有想到时间会拖得那么长。1967年他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文化大革命"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束,然后召开九大。但事与愿违,1969年4月九大过后,运动愈演愈烈,局势的发展他已难以驾驭。

  • 标签: 九大 罗青长 赵炜 汪东兴 维尔德茨 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