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不同疗效。方法选取维持血液透析患者86例,分为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β2微球蛋白、Kt/V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血红蛋白较高,而血磷、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更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但两组在血清白蛋白、血钙、25-羟基维生素D、Kt/V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骨代谢异常,且能够更有效清除β2微球蛋白。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透析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穿刺皮下血肿原因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15例发生皮下血肿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血肿原因护理对策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例影响透析血流量,其余14例均无堵塞,透析流量正常。结论引起动静穿刺皮下血肿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实施积极有效护理措施等能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延长动静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护理
  • 简介:总结210例血透患者动静成形术术前术后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臂功能锻炼,以及术后自我护理,锻炼监测护理等。患者动静成熟良好,手术成功率达93.33%。认为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对于成形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人造血管内自体动静血液透析充分影响两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个星期3次,单次透析时间4小时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并按照血管通路分类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病例35人;观察组血管通路为人造血管内,病例35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后,KT/V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造血管内自体动静透析充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动静与人造血管内比较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人造血管内作为血管通路相比自体动静具有穿刺方便、血流量较大等优势,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比较差、自身建立动静难度较大者自身外周静脉血管耗竭患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离心穿刺法与改良向心穿刺法、离心向心交替穿刺法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择使用新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每组16例患者。实验组1采用离心向心交替穿刺法,实验组2采用向心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离心穿刺法,以透析12个月内肌酐、KT/V值检测结果评估透析充分,比较三组患者血管瘤、狭窄、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种穿刺法对透析充分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比较,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结论通过三种穿刺方法比较,改良离心向心穿刺法并不影响透析充分,但却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动静使用效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穿刺方法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分段式考核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维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97例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宣教,干预组实施分段式健康宣教知识考核。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动静知识知晓程度以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动静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静知识宣教分段式考核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动静使用和维护知识知晓程度,延长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健康宣教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年 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 60 例使用动静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 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流不足、狭窄、闭塞、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满意率(100%)大于采用常规护理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77 %);结论 早期使用动静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动静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即以临床护理专家研究,患者愿望和现存研究资源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1]。动静肾功能衰竭(肾衰)晚期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首选血管通路,正确预防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对维持正常功能和提高通畅率有十分重要意义。本院血透室成立15年来,对于血透患者动静护理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应用循证护理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内瘘闭塞 循证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 预防 NURSING 临床护理专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并发症影响,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建立动静血液患者6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与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动静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肿血栓、瘘管疼痛、感染、堵塞等动静并发症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血管钙化(VC)程度与动静(AVF)失功关系。方法收集HD患者自体AVF成形术废弃桡动脉,行钙化染色后分组观察,记录一般情况和检测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VF失功危险因素。结果110例HD患者中17例(15.45%)存在不同程度VC。重度钙化组血肌酐(1172.33±490.75)μmol/L、中位透析时间[72.92(8.40~182.17)]月较非钙化组轻中度钙化组明显增高(P〈0.05);AVF失功与血红蛋白(r=0.480,P=0.000)、血磷(r=0.256,P=0.007)、钙磷乘积(r=0.293,P=0.002)、血肌酐(r=0.309,P=0.001)、透析时间(r=0.266,P=0.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AVF失功发生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程度VC对1年AVF失功并无影响,长期透析导致重度VC危险因素,AVF失功与血红蛋白、血磷、钙磷乘积、血肌酐、透析时间呈正相关,血红蛋白HD患者发生AVF失功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中应用循证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3年 5月 -2016年 5月在医院接受高位动静手术 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8.0%、 92.0%,对照组分别为 48.0%、 52.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 标签: 循证护理 血液透析 高位动静脉内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动静中产生实际价值意义。方法: 本次在我院收入血液透析动静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40例,均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1/2患者采取基础护理,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控制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动静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保证研究合理,随机等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治疗动静患者68例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成熟与使用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成熟与使用时间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肾病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老年糖尿肾病患者4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22例观察组患者则行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方式对老年糖尿肾病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肾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AVF)血栓形成护理危险因素优化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8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动静血栓形成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抽绳式、穿刺血肿每月>1次、超滤量每次≥2L和血流量≥200ml动静血栓形成率相比,扣眼式、穿刺血肿每月≤1次、超滤量每次<2L和血流量<200ml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方法、超滤量、血流量和穿刺血肿等护理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控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预防动静血栓形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 护理危险因素 优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寻血液透析理想血管通路.方法对27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端-侧术.结果手术均一期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使用良好,满足了透析需要.结论前臂远端动静端-侧永久血液净化通路理想选择.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前臂动静脉端—侧内瘘术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通过建立血管通路,借助透析导管进行透析,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在治疗期间,动静作为血管通路,需长时间接受透析治疗,不仅操作繁琐,还易给患者增加精神压力,提高应激反应,增加动静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丧失功能,不得不重新造。相关研究发现,早期护理目的、针对更强,能满足血液透析患者身心需求,进而减少动静并发症发生。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对动静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早期护理 动静脉内瘘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失功率作用。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个化护理干预实施后35例维持血液透析动静患者作为干预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实施前35例基线资料相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透析3个月、6个月动静失功率。结果干预组3个月、6个月内失功率分别为2.86%和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因人而宜,患者更易接受和配合,从而降低了动静失功率。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